室外机及包含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6135发布日期:2020-08-07 18:3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室外机及包含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外机及包含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低温制热时,室外机的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换热器表面形成霜层,空调器在长时间的制热运行下会导致霜层越来越厚,因此需要对室外机的换热器进行必要的除霜。

当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时,会有冷凝水沿着室外机的换热器流到室外机底盘上,再由室外机的底盘上的排水孔排走。而由于此时室外环境温度很低,可能导致底盘上的冷凝水未及时排出底盘已经凝结成冰,长时间则会导致冷凝水结成的冰将排水孔堵住,造成冷凝水囤积。积的冷凝水越多,则凝结的冰越来越厚,轻者导致换热器变形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重者凝结的冰与风叶摩擦碰撞,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传统为了防止底盘结冰的方式主要为:一、设置导热管,导热管布置在底盘的排水孔周缘,采用导热管的热辐射将冰化开,使其通过排水孔排出,但是该种方式成本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二、采用冷媒管化冰,化冰部与冷媒管连通且化冰部设置在排水孔处,化冰部用于流通冷媒冰通过冷媒对排水孔化冰,但是该种方式虽然结构较简单及成本较低,但是延伸出的冷媒管化冰会大大降低机组的能效。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于冷凝水的室外机及包含其的空调器。

一种室外机,包括换热器及起支撑作用的底盘,所述换热器配接于所述底盘上;

其中,所述底盘上具有缺失位,所述缺失位正对所述换热器的底端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底端包括中间段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段两端的头段与尾段,所述头段与所述尾段支撑于所述底盘上,所述中间段正对所述缺失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头段的截面积与所述尾段的截面积之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底端在所述缺失位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缺失位的投影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配接于所述底盘的边缘,所述缺失位为开设于所述底盘上且侧面具有开口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基脚,所述基脚支撑于所述底盘背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配接于所述底盘的边缘,所述缺失位为开设于所述底盘上且侧面具有开口的通孔;

所述基脚从所述缺失位伸向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底端的部分支撑于所述基脚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顶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基脚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均相对于所述底盘朝向同一侧延伸,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均连接,所述底盘、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顶板之间界定形成配接空间,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配接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围设于所述缺失位的周缘,且倾斜向下朝向所述缺失位。

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上述室外机及空调器,底盘上具有缺失位,且缺失位正对换热器的底端设置。在化霜时,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其底端流动,由于底盘正对换热器的位置具有缺失位,则处于换热器的底端的冷凝水直接从上述缺失位流向外界。如此,冷凝水不需要流经底盘,避免了冷凝水在底盘上结冰导致排水孔堵塞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室外机的部分结构的装配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室外机的底盘的结构图;

图5为图1中所示室外机在未装配换热器时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结构的a处放大图。

室外机100底盘10缺失位11第一装配部12第二装配部13第一本体14换热器20底端21中间段211头段212尾段213基脚30凸起31第一侧板40第二本体41第一翻边42第二翻边43第二侧板50顶板60配接空间70第一紧固件80第二紧固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室外机100与室内机,室外机100装配于室外,室内机装配于室内用于与室外机100配合实现室内环境的制冷与制热。

室外机100包括底盘10及换热器20,换热器20配接于底盘10上,底盘10起到支撑换热器20的作用,换热器20用于与室外环境换热,以配合室内机实现室内环境的制冷与制热。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空调器在低温制热时,室外机100的换热器20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换热器20表面形成霜层,空调器在长时间的制热运行下会导致霜层越来越厚,因此需要对室外机100的换热器20进行必要的除霜。当空调器除霜时,会有冷凝水沿着换热器20流到底盘10上,再由底盘10上的排水孔排走。由于室外环境温度很低,导致冷凝水未及时排出底盘10已经凝结成冰,时间较长会结冰会导致排水孔堵塞,造成冷凝水囤积。积的冷凝水越多,则凝结的冰越来越厚,轻者导致换热器20变形影响换热器20的换热效果,重者凝结的冰与风叶摩擦碰撞,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具体地,底盘10上具有缺失位11,且缺失位11正对换热器20的底端21设置。在化霜时,换热器20上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其底端21流动,由于底盘10正对换热器20的位置具有缺失位11,则处于换热器20的底端21的冷凝水直接从上述缺失位11流向外界。如此,冷凝水不需要流经底盘10,避免了冷凝水在底盘10上结冰导致排水孔堵塞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及提高了安全性。

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20的底端21包括中间段211及分别连接于中间段211两端的头段212及尾段213,头段212与尾段213支撑于底盘10上,中间段211正对缺失位11设置。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换热的底端21的全部均正对缺失位11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中间段211的截面积大于头段212的截面积与尾段213的截面积之和。如此,可以减小换热器20与底盘10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换热器20正对缺失位11的面积,如此便于冷凝水从缺失位11流向外界。

具体地,头段212与底盘10的接触面积为25mmx37mm,尾端213与底盘10的接触面积为45mmx32mm。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头段212与尾段213与底盘10的接触面积的具体数值不受限定。

参阅图4,具体地,底盘11包括第一本体14及与第一本体14均连接的第一装配部12与第二装配部13,换热器20的底端21的头段212装配于第一装配部12,换热器20的底端21的尾段213装配于第二装配部13。第一装配部12的底面与第一本体14的底面之间具有间距,第二装配部13的底面与第一本体14的底面之间也具有间距。如此,当将底盘10放置于地面时,第一本体14的底面与地面接触,而第一装配部12与第二装配部13的底面不会接触地面,如此可以增大换热器20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便于冷凝水流走,而不是积留于换热器20与地面之间。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换热器20的底端21在缺失位11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缺失位11的投影范围内。即为,当设置换热器20的底端21的中间段211正对缺失位11时,中间段211在缺失位11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缺失位11的投影范围内。当设置换热器20的底端21的全部正对缺失位11时,底端21的全部在缺失位11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缺失位11的投影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20配接于底盘10的边缘,缺失位11为开设于底盘10上且侧面具有开口的通孔。可以想到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20也可以配接于底盘10的中间位置,此时缺失位11为开设于底盘10上的通孔。

进一步,底盘10的上表面具有倾斜面,倾斜面围设于缺失位11的周缘,且倾斜向下朝向缺失位11。如此,当换热器20上的冷凝水溅射向底盘10上,可以从底盘10上的倾斜面流向缺失位11进而流向外界。

一实施例中,底盘10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换热器20为的横截面为l型,l型的两端分别形成底端21的头段212与尾段213。容易想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底盘10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且换热器20的形状也不受限定。

继续参阅图3,室外机100还包括基脚30,基脚30支撑于底盘10背离换热器20的一侧。基脚30包括至少两个,全部基脚30间隔排布。基脚30可以架空底盘10,从而便于从换热器20上流下的冷凝水流走,而不是滞留于底盘10下。

参阅图5,当换热器20配接于底盘10的边缘时,缺失位11为开设于底盘10上且侧面具有开口的通孔时,至少一个基脚30从缺失位11伸向换热器20,换热器20的底端21的部分支撑于基脚30上。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换热器20的底端21的中间段211支撑于基脚30上,由于基脚30与底盘10共同支撑换热器20,保证了换热器20装配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外机100还包括第一侧板40、第二侧板50及顶板60,第一侧板40与底盘10连接,第二侧板50与基脚30固定连接,且第一侧板40与第二侧板50均相对于底盘10超向同一侧延伸。顶板60、第一侧板40与第二侧板50均连接,底盘10、第一侧板40、第二侧板50及顶板60之间界定形成配接空间70,换热器20设于配接空间70内,从而防止外界对换热器20的干扰。

继续参阅图3,进一步,室外机1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80,换热器20通过第一紧固件80与底盘10固定连接。具体地,换热器20及底盘10上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一紧固件80包括螺栓及螺母,螺栓穿设于换热器20与底盘10的螺纹孔内,螺母旋紧于螺栓以将换热器20与底盘10固定。

参阅图6,基脚30上设置有凸起31,第一侧板40包括第二本体41,第二本体41呈l型,第二本体41的底部与基脚30的凸起31固定连接,换热器20贴合于第二本体41的内侧,第二本体41的顶部与顶板60连接。具体地,第二侧板50还包括与l型的第二本体41的底部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翻边42,两个第一翻边42相对设置,l型的底面与凸起31的顶面贴合,两个第一翻边42将凸起31夹持(两个第一翻边42分别与凸起3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贴合),第二紧固件90将两个第一翻边42与凸起31固定连接。更具体地,第二紧固件90包括螺栓及螺母,螺栓穿设于第一翻边42与凸起31的螺纹孔内,螺母旋紧于螺栓以将两个第一翻边42与凸起31固定。

进一步,第一侧板40还包括第二翻边43,第二翻边43与凸起31的另一侧面贴合,以勾住凸起31,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空调器所包括的室外机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100及空调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底盘10上具有缺失位11,且换热器20的底端21正对缺失位11设置,从换热器20上流下的冷凝水直接从缺失位11流向外界,不必再经过底盘10流向排水孔后流出,减少了冷凝水在底盘10上结冰导致排水孔堵塞的情况,保证了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及提高了安全性;

2、基脚30设于底盘10的底部,以将底盘10架空,从而便于冷凝水流走,而非滞留于底盘10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