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72090发布日期:2020-06-26 22:59阅读:2686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危废仓库或分布式废气产生车间进行换气通风的方法,属于换气通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部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子量大于空气平均分子量,对暂存、生产过程中产生vocs或异味的管理大多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中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限值及项目初步设计工艺计算要求,通常类比选用车间换气系数(为3-6次/小时)。由于仓库或车间面积巨大,对危废仓库而言,库内不同挥发性质的物料分别码堆堆放,全仓库统一规定的换风次数与不同性质物料码堆对应的通风要求难以统一。大面积车间内总体通风送风满足卫生标准、防火、爆炸等标准要求的同时,同样需要满足局部的通风排放要求。目前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了不同污染物不同浓度要求,而通风设计中以整体建筑面积设置换风系数既浪费能源,又难以布置均匀流场,实现大面积车间或危废仓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全区域达标问题。

目前,车间和仓库等场合的气体污染物外排放口按污染物性质可设置在构筑物的上方,如分子量小于空气平均分子量的物质。大部分易挥发性气体污染物或粉尘的分子量大于空气平均分子量,在车间、仓库易下沉到地面,因此通风设计规范一般要求排放吸气口应离地面距离小于30cm,即便这个高度,下沉污染物如hcl及大部分vocs让沿地面扩散,难以完成上进下出达标换气过程。

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空气量的总和计算全面通风换气量。除上述有害气体及蒸气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通风量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

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但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2次/hgbz1的规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车间和仓库等场合的换气通风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简单、效果好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

本发明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方法,是在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危废仓库或分布式废气产生车间)的地下设立管道通风阵列,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内设置向下排放废气的排气管,各个排气管与管道通风阵列连接,排气管中设置有阀门;管道通风阵列连接引风机,将废气污染物排出;在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的上层输入新鲜空气。

所述管道通风阵列向一侧倾斜,高侧一端封住,低侧一端连接引风机。所述管道通风阵列的倾斜角度a为0-15度。

所述阀门可采用地面电动蝶阀。

所述阀门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由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阀门开启的数量及单个阀门的开度,便于生产过程中按需启动排放,根据具体情况智能调节排风风量,以适应地面阀上方局部区域码堆物料或生产设施污染物的释放强度。

所述新鲜空气由废气产生场所顶部设置内吸百叶窗或布设通风管完成。所述内吸百叶窗设置并联的多台,以便按生产状况灵活调整通风负荷。

所述新鲜空气输入量可按局部产生污染物浓度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规定的规定限值,计算所需稀释空气量。

本发明将废气采用向下式排放,可以将处理净化后的尾气在较低位置回送车间,而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新鲜空气由上层输入,这样可实现全车间、危废仓库不同平面区域和高度区域的三维空间,污染物不同释放强度下的局部空间可调节通风换气措施,实现全车间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浓度的达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换气通风方法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2.管道通风阵列,3.排气管,4.引风机,5.内吸百叶窗,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危废仓库或分布式废气产生车间的换气通风,是在危废仓库或分布式废气产生车间等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1的地下设置倾斜式管道通风阵列2,管道可采用圆管,多根连接而成。管道通风阵列2上的各管道向一侧倾斜,高侧一端封住,低侧一端连接引风机4,通过引风机4将废气污染物排出产生场所1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气可以循环利用。管道通风阵列2的倾斜角度a为0-15度。

管道通风阵列2中分布有下排式的排气管3,下排式排气管3是由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1地面伸入地下并连接在通风阵列2的各管道上,排气管3可根据场所1内废气产生的密集程度分布,密集区域设置较多的排气管3。各个排气管3中设置有阀门6,阀门可采用电动的地面蝶阀。所有阀门6可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具体环境可选用可编程防爆控制器。由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6开启的数量及单个阀门的开度,便于生产过程中按需启动排放,根据具体情况智能调节排风风量,以适应地面阀上方局部区域码堆物料或生产设施污染物的释放强度。

此外,在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1的上层(顶层)设置顶部内吸百叶窗5或布设通风管,以输入新鲜空气。内吸百叶窗5也可采用风机,并联设置多台,以便按生产状况灵活调整通风负荷。这样将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新鲜空气在上层输入。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其特征是:是在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危废仓库或分布式废气产生车间)的地下设立管道通风阵列,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内设置向下排放废气的排气管,各个排气管与管道通风阵列连接,排气管中设置有阀门;管道通风阵列连接引风机,将废气污染物排出;在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的上层输入新鲜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管道通风阵列向一侧倾斜,高侧一端封住,低侧一端连接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管道通风阵列的倾斜角度a为0-1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阀门采用地面电动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阀门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新鲜空气由废气产生场所顶部设置内吸百叶窗或布设通风管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吸百叶窗设置并联的多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新鲜空气输入量按局部产生污染物浓度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规定的规定限值,计算所需稀释空气量。


技术总结
一种适用于废气产生场所的换气通风方法,是在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的地下设立管道通风阵列,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内设置向下排放废气的排气管,各个排气管与管道通风阵列连接,排气管中设置有阀门;管道通风阵列连接引风机,将废气污染物排出;在废气污染物产生场所的上层输入新鲜空气。新鲜空气输入量可按局部产生污染物浓度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规定的规定限值,计算所需稀释空气量。本发明可以将处理净化后的尾气在较低位置回送车间,而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新鲜空气由上层输入,可实现不同区域污染物不同释放强度下的不同通风换气措施,实现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浓度的达标。

技术研发人员:苏继新;郑凯;高雪;曹晓晴;吴珊;张启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