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2089发布日期:2020-06-26 22:5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幕墙。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外墙框架式支撑体系也是幕墙体系的一种)。

申请公布号为cn10635136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包括外卡钩、边框、外扣盖、内扣盖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两端均设置有向外的内扣盖,内扣盖上设置有内卡钩,内卡钩上表面为水平,与所述玻璃板块的下端面相对应;所述外扣盖上设置有与内卡钩配合的外卡钩。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传统的双层玻璃幕墙,不管在夏季还是冬季,其玻璃幕墙始终是封闭的,使得室内外完全隔绝,没有空气交换,当室内需要通风换气时,通常采用窗户的方式,但是整个建筑上窗户的数量较多,其开启程度参差不一,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物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建筑物美观度的具有换气功能的幕墙。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幕墙,包括幕墙本体,所述幕墙本体包括外墙和内墙,所述外墙和内墙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所述外墙上且位于外墙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气通道内且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关件,所述开关件用于打开或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内墙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内墙背离外墙的面上设置有挡板,所述内墙背离外墙的面上且位于通风口的两侧开设有滑槽,两侧所述滑槽均沿通风口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挡板朝向内墙的面上且位于挡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所述内墙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板带动滑块于滑槽内移动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通风时,通过开关件将进风口和出风口打开,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管挡板移动,使得挡板远离通风口,自然风通过进风口进入至空气通道内,室内的空气由通风口进入至空气通道内,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完成了对室内空气的转换,无需设置窗户,提高了整个建筑物的美观度;当夏天时,通过打开进风口和出风口,将通风口关闭,此时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受阳光直射及外界气温的影响,温度会升高,体积膨胀,形成上升空气,热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出,并带走空气通道内的热量,此过程不断进行,有效降低了幕墙本体表面的温度,减少了建筑制冷的费用;当冬天时,将进风口、出风口和通风口均关闭,此时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在眼光的照射和室内热量耗散的加热作用下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整个空气通道形成一个温室,提高了幕墙本体表面的温度,减少了建筑物的采暖费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关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墙朝向内墙的面上的电缸,所述电缸位于相邻于进风口和出风口所在的位置,所述电缸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进风口和出风口遮挡的开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开启或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时,通过电缸带动开关板移动即可,采用电缸的设置将电缸接通至电路内即可完成对开关板的驱动,结构简单,对开关板的驱动效果较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关板远离电缸的边缘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电缸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和开关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防虫网用于在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时将进风口和出风口遮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缸可带动防虫网移动至进风口和出风口所在的位置将进风口和出风口遮挡,从而防止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开启时,一些飞虫或其他杂物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至空气通道内,提高了空气通道的通风效果;气缸可同时完成对防虫网和开关板的驱动,结构简单。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墙朝向外墙的面上且位于相邻于进风口和出风口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整体呈矩形设置,所述框体和电缸分别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两侧且呈相对设置,所述框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的第一刷毛,所述框体用于供电缸带动整个防虫网通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虫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上会布满杂质,当气缸带动防虫网移动时,防虫网可从框体内穿过,此时框体内的第一刷毛可对防虫网上的杂质进行清刷,从而提高了防虫网的使用效果,防止因防虫网上布满杂质导致堵塞,每次在开启或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时,第一刷毛均可对防虫网进行清刷。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背离内墙的面上沿通风口的高度方向开设有槽体,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槽体内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内墙背离外墙的面上固定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上穿设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内墙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带动齿轮转动,因齿轮与齿条啮合,使得齿条带动挡板移动,采用齿轮和齿条的设置,其传动承载力大,可对较重的挡板进行传动,并且传动距离长,可完成对较大的挡板的驱动,并且具有传动速度快、噪音小和寿命长的优点。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的涡轮,所述内墙背离外墙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涡轮啮合的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蜗杆转动,因蜗杆与涡轮啮合,使得蜗杆可带动涡轮转动,从而使得涡轮带动蜗杆转动,采用蜗杆和涡轮的驱动方式具有自锁功能,可带动挡板移动至任意位置自动固定,防止电机损坏或发生其他故障导致挡板掉落,提高了对挡板驱动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墙背离外墙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电机、板体、涡轮和蜗杆罩设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用于供齿轮伸出的移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可防止涡轮、蜗杆暴露在外生锈,延长了电机、板体、涡轮和蜗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罩朝向挡板的面上且位于移出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刷毛,所述第二刷毛用于在挡板移动时对齿条进行清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轮和齿条啮合带动挡板移动时,保护罩上的第二刷毛可对齿条进行清刷,从而防止齿条上的杂质对齿轮和齿条的啮合造成影响,间接提高了齿条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墙整体设置为透明幕墙,所述内墙设置为防火板和复合铝板制成的双层墙体,所述内墙上设置有多块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全封闭式窗户,所述内墙朝向外墙的面上且位于每个全封闭式窗户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电动百叶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墙设置为透明,在内墙上设置全封闭式窗户,使得室内可享受到室外阳光的照射,电动百叶窗的设置可完成对全封闭式窗户封闭,从而在无需阳光照射时,将全封闭式窗户封闭。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墙背离外墙的面上固定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向电缸、电机和电动百叶窗内供电,所述外墙背离内墙的面上固定设置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用于向蓄电池内供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从而为电缸、电机和电动百叶窗提供电力,提高了幕墙在使用时的环保效果,为室内人员节约了电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电缸带动开关板远离进风口和出风口,此时防虫网移动至进风口和出风口所在的位置,通过电机带动蜗杆与涡轮啮合,使得转动轴带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可带动挡板移动至远离通风口的位置,自然风通过进风口进入至空气通道内,室内的空气由通风口进入至空气通道内,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完成了对室内空气的转换,无需设置可开启或关闭的窗户,提高了整个建筑物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展示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通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保护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用于展示移出口和第一刷毛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展示框体和第二刷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幕墙本体;11、外墙;111、进风口;112、出风口;113、电缸;114、开关板;115、连接杆;116、防虫网;117、框体;118、第一刷毛;12、内墙;121、通风口;122、挡板;123、滑槽;124、滑块;13、空气通道;14、槽体;141、齿条;142、板体;143、转动轴;144、齿轮;145、涡轮;146、电机;147、蜗杆;15、保护罩;151、移出口;152、第二刷毛;16、全封闭式窗户;161、电动百叶窗;17、蓄电池;171、薄膜太阳能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幕墙,包括幕墙本体1,幕墙本体1包括外墙11和内墙12,外墙11和内墙12之间形成空气通道13。

结合图2和图3,为了对室内照明,将外墙11整体设置为透明幕墙(图中未示出透明),内墙12设置为防火板和复合铝板制成的双层墙体,内墙12上设置有多块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全封闭式窗户16,内墙12朝向外墙11的面上且位于每个全封闭式窗户16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电动百叶窗161,在本申请中,电动百叶窗161为现有技术,对其具体结构不再进行赘述。

结合图1和图3,外墙11上且位于外墙1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空气通道13内且位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关件,开关件用于打开或关闭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

结合图1和图3,开关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墙11朝向内墙12的面上的电缸113,电缸113位于相邻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所在的位置,电缸11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遮挡的开关板114;通过电缸113带动开关板114移动,使得开关板114可完成对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的开启或关闭。

结合图1和图3,为了防止飞虫或其他杂质通过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进入至空气通道13内,在开关板114远离电缸113的边缘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15,连接杆115远离电缸113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防虫网116,防虫网116和开关板114位于同一个平面上,防虫网116用于在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通风时将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遮挡。

结合图3和图6,为了防止防虫网116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被其他杂质堵塞,在内墙12朝向外墙11的面上且位于相邻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框体117,框体117整体呈矩形设置,框体117和电缸113分别位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的两侧且呈相对设置,框体117的内壁上设置有的第一刷毛118,框体117用于供电缸113带动整个防虫网116通过;当气缸带动开关板114远离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时,防虫网116可穿过框体117,从而使得框体117内的第一刷毛118对防虫网116上的杂质清刷,提高了防虫网116的使用效果。

结合图2和图3,为了对室内进行通风,在内墙12上开设有通风口121,内墙12背离外墙11的面上设置有挡板122。

结合图3和图5,为了带动挡板122于内墙12上移动,使得挡板122可完成对通风口121的开启或管臂,在内墙12背离外墙11的面上且位于通风口12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123,两侧滑槽123均沿通风口121的高度方向设置,挡板122朝向内墙12的面上且位于挡板122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123内的滑块124。

结合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滑块124沿垂直于滑槽123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23之间脱离,将滑槽123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滑块124与“t”形的滑槽123配合设置,滑槽123的两端呈封闭设置。

结合图3和图4,为了驱动挡板122带动滑块124于滑槽123内移动,在内墙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板122带动滑块124于滑槽123内移动的第一驱动件。

结合图3和图4,挡板122背离内墙12的面上沿通风口121的高度方向开设有槽体14,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槽体14内的齿条141,齿条141沿槽体14的长度方向设置,内墙12背离外墙11的面上固定设置有板体142,板体142上穿设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43,转动轴143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用于与齿条141啮合的齿轮144。

结合图3和图4,为了带动挡板122移动至任意位置自动固定,在内墙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143转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转动轴143上的涡轮145,内墙12背离外墙11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46,电机146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涡轮145啮合的蜗杆147。

当需要开启或关闭通风口121时,通过电机146带动蜗杆147与涡轮145啮合,使得蜗杆147带动涡轮145转动,此时涡轮145可带动转动轴143转动,使得转动轴143带动齿轮144转动,因齿轮144与齿条141啮合,使得齿条141可带动挡板122移动,从而使得挡板122带动滑块124于滑槽123内移动,使得挡板122可完成对通风口121的开启或关闭。

结合图3和图5,为了防止涡轮145和蜗杆147暴露在外生锈,从而延长涡轮145和蜗杆147的使用寿命,在内墙12背离外墙11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电机146、板体142、涡轮145和蜗杆147罩设的保护罩15,保护罩15上开设有用于供齿轮144伸出的移出口151。

结合图3和图5,为了延长齿条141的使用寿命,在保护罩15朝向挡板122的面上且位于移出口15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刷毛152,第二刷毛152用于在挡板122移动时对齿条141进行清理;当齿轮144和齿条141带动挡板122移动时,保护罩15上的第二刷毛152可对齿条141清刷,从而防止杂质对齿轮144和齿条141的啮合造成影响。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对电缸113、电机146和电动百叶窗161供电,在内墙12背离外墙11的面上固定设置有蓄电池17,蓄电池17用于向电缸113、电机146和电动百叶窗161内供电。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对蓄电池17内供电,在外墙11背离内墙12的面上固定设置有薄膜太阳能电池171,薄膜太阳能电池171用于向蓄电池17内供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电缸113带动开关板114远离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此时防虫网116可穿过框体117,使得第一刷毛118对防虫网116清刷,清刷完毕后的防虫网116可移动至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所在的位置,通过电机146带动蜗杆147与涡轮145啮合,使得转动轴143带动齿轮144与齿条141啮合,齿条141可带动挡板122移动,此时保护罩15上的第二刷毛152可对齿条141清刷,清刷后的挡板122可移动至远离通风口121的位置,自然风通过进风口111进入至空气通道13内,室内的空气由通风口121进入至空气通道13内,并通过出风口112排出,完成了对室内空气的转换,无需设置可开启或关闭的窗户,提高了整个建筑物的美观度;当夏天时,通过电缸113和开关板114打开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通过挡板122将通风口121关闭,此时空气通道13内的空气受阳光直射及外界气温的影响,温度会升高,体积膨胀,形成上升空气,热空气通过出风口112排出,并带走空气通道13内的热量,此过程不断进行,有效降低了幕墙本体1表面的温度,减少了建筑制冷的费用;当冬天时,通过电缸113和开关板114将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关闭,并且通过挡板122将通风口121关闭,此时空气通道13内的空气在眼光的照射和室内热量耗散的加热作用下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整个空气通道13形成一个温室,提高了幕墙本体1表面的温度,减少了建筑物的采暖费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