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2088发布日期:2020-06-26 22:5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空气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消毒机。



背景技术:

现有部分加湿器,无论是上加水还是下加水结构,均需打开机体才能为水箱加水,使用后,需要将箱体多余的水倒出,以避免箱体内部长时间积水而造成污染,这种结构的加湿器不适用于消毒液的雾化,会造成消毒液的浪费。而现有的空气消毒机通常是在机体内安装一个或多个杀菌模块以滤除空气污染物,如设光触媒模块、紫外线杀菌模块等,其具有以下缺点:需长时间开启、耗电量大,由于结构固定,不能在成机上添加新的杀菌模块,由于需安装的消毒组件较多,其结构复杂,设计和加工成本高。

由以上所述可知,假设将现有的加湿器的加水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可用于雾化消毒液以作为一种空气消毒装置使用,则可有效降低现有空气消毒装置的消毒效率低、耗能大的问题,并降低设计和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消毒机,其可设有供液结构,无需打开机体即可实现溶液的补给,使用更方便。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空气消毒机,包括机体、雾化装置和供液结构,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供液结构嵌设在所述机体侧部,所述供液结构与所述雾化装置连通,以向所述雾化装置提供液体,所述雾化装置用于雾化液体并向所述机体外部输出气雾。

本发明的空气消毒机将雾化装置和供液结构整合于同一机体上,雾化装置用于产生和输出气雾,供液装置可用于贮存、更换消毒液或水,供液装置嵌装于机体侧部与雾化装置连通从而自动向雾化装置补水,无需打开机体,即可实现消毒液或水的补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空气消毒机可用于空气消毒和增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的,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起雾器、下箱体和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第一风壳、第二风壳和风机,所述下箱体设有雾化腔和进风风道;所述起雾器设置在所述雾化腔内,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风道下端,所述第一风壳盖设在所述雾化腔上以导引雾气排出机体,所述第二风壳套设在所述第一风壳外侧,所述第二风壳内壁与所述第一风壳外壁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在本方案中,第一风壳与下箱体内腔连通以形成气雾通道,以使起雾器产生的水雾可通过出雾口排出,出风通道的气流从出风口排出可带动水雾扩散,从而提升扩散范围和速率,气雾通道与出风通道相互独立有利于保持气雾通道的清洁并防止出风通道凝水,起雾器设于雾化腔内,可避免起雾器嵌装于下箱体底壁时可能出现的漏液问题。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壳包括第一聚能部和第一弧形导引部,所述第一弧形导引部端部设有出雾口,所述第二风壳包括第二聚能部和第二弧形导引部,所述第二弧形导引部端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雾口平齐且倾斜设置。本方案中,出风口、出雾口倾斜设置可增大其出雾角度和扩散范围,并使出雾口的积液沿第二风壳的内壁回流到雾化腔中,且出风口环绕出雾口使出风口的气流带动起雾流动,以增加扩散效率和范围。

优选的,所述雾化腔内设有一中空的凸柱,所述凸柱两端贯穿形成所述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壳内。

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还包括侧部出风口,所述侧部出风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在本方案中,部分气流通过侧部出风口进入雾化腔中,以增大雾化腔内的压强和气雾流速。在设计时,可根据产品的规格对侧部出风口和雾化腔的最大液面高度进行调整,以使雾化腔的最大液面高度低于侧部出风口的底部高度。

优选的,所述供液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和供液装置,所述支撑本体嵌设在所述机体的侧部,所述支撑本体内设有供液腔,所述支撑本体与雾化装置上设有对接孔;所述供液装置可拆卸地设于供液腔内,并通过所述对接孔与所述雾化装置连通。在本方案中,供液装置可拆卸的设于供液腔内,使用户可根据需要将供液装置装配于供液腔内,从而通过供液装置向雾化装置供液,或,将供液装置拆下,通过外部水管向雾化装置供水。

优选的,所述供液装置包括供液罐体和连接组件,所述机体包括进水阀组件,所述进水阀组件设于雾化装置上,所述进水阀组件的进水端穿过所述对接孔延伸至所述供液腔内,所述供液罐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的装配于所述供液腔内并与所述进水阀组件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阀组件根据雾化装置的水位变化自动打开或关闭阀口,从而避免液位过高而影响雾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平台和供液阀,所述供液阀密封设置在所述供液罐体上;所述连接平台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供液腔内,所述连接平台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阀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供液阀与所述连接座相配合,以打开所述供液罐体。在本方案中,供液阀与连接座装配到位后,连接座触发供液阀自动打开阀口,使供液罐体的罐口通过管道与进水阀组件连通,在供液阀脱离连接座或连接未到位时,阀口关闭,使供液罐体的罐口被封闭。

为便于打开供液腔,所述支撑本体上设有门体,所述门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本体铰接,另一端可相对支撑本体水平摆动以打开或关闭供液腔,所述支撑本体与门体之间设有锁紧机构以锁紧所述门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设有顶针结构,所述顶针结构与所述供液阀相配合以触发所述供液阀打开阀口。

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消毒机的整体示意图1;

图2为空气消毒机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供液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空气消毒机的剖视图1;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7为空气消毒机的剖视图2;

图8为供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雾化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10为空气消毒机的整体示意图2。

标号说明:

机体1、支撑架11、进风口12、机体送风口13、进风腔14、出风通道15、进风风道151、控制面板16、雾化腔17、供液腔18、支撑本体2、第一扣件21、t形轴211、扣钩212、第二扣件22、扣环221、扣板222、安装腔23、安装孔231、连接口232、门体24、铰接部25、雾化装置3、下箱体31、第一风壳32、第一聚能部321、第一弧形导引部3211、挡板3212、连接壁322、凸柱324、出雾口325、第二风壳33、第二聚能部333、第二弧形导引部334、出风口331、侧部出风口332、安装凸台351、集水槽361、排水孔362、起雾器41、聚雾件42、导引壁421、密封面板422、供液装置5、供液罐体51、提手511、凸壁512、连接平台522、扣孔5222、供液阀523、连接座525、顶针结构524、第一顶块5241、连接筋5242、安装筒5231、密封塞5232、竖杆5233、第二顶块5234、弹性件5235、阶梯通孔5236、限位环5237、安装筋5238、进水阀组件6、管道61、电控装置7、风机8、过滤装置9。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述“上”、“下”、“前”、“后”、“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10所示,本发明的空气消毒机包括机体1、雾化装置3和供液结构,所述雾化装置3设置在所述机体1内,所述供液结构嵌设在所述机体1侧部,所述供液结构与所述雾化装置3连通,以向所述雾化装置3提供液体,所述雾化装置3用于雾化液体并向所述机体1外部输出气雾。

上述雾化装置3包括起雾器41、下箱体31和送风机构,送风机构包括第一风壳32、第二风壳33和风机8,下箱体31设有雾化腔17和进风风道151;起雾器41设置在雾化腔17内,风机8设置在进风风道151下端,第一风壳32盖设在雾化腔17上以导引雾气排出机体1,第二风壳33套设在第一风壳32外侧,第二风壳33内壁与第一风壳32外壁之间形成出风通道15,进风风道151与出风通道15连通,机体1的侧壁对应出风口331设有机体送风口13。在本方案中,第一风壳32与下箱体31内腔连通以形成气雾通道,以使起雾器41产生的水雾可通过出雾口325排出,出风通道15的气流从出风口331排出可带动水雾扩散,从而提升扩散范围和速率,气雾通道与出风通道15相互独立有利于保持气雾通道的清洁并防止出风通道15凝水,起雾器41设于雾化腔17内,可避免起雾器41嵌装于下箱体31底壁时可能出现的漏液问题。

上述第一风壳32包括第一聚能部321和第一弧形导引部3211,第一弧形导引部3211的端部设有出雾口325,第二风壳33包括第二聚能部333和第二弧形导引部334,第二弧形导引部334的端部设有出风口331,出风口331与出雾口325平齐且倾斜设置。本方案中,出风口331、出雾口325倾斜设置可增大其出雾角度和扩散范围,并使出雾口325的积液沿第二风壳33的内壁回流到下箱体31中,且出风口331环绕出雾口325使出风口331的气流带动起雾流动,以增加扩散效率和范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机体1的内壁与下箱体31之间设有进风腔14,机体1的外壁对应进风腔14设有进风口12,进风腔14对应进风口12处设有过滤装置9。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机体1的电控装置7设置于进风腔14内,电控装置7包括电控板,机体1的侧壁对应电控装置7设有控制面板1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第一聚能部321和第一弧形导引部3211为分体设计,第二聚能部333与第二弧形导引部334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第一风壳32包括环设于第一聚能部321外周下侧的连接壁322,连接壁322与第二风壳33之间设有螺栓固定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第一聚能部321内设有挡板3212,以将起雾器41工作时溅起的水珠阻挡于挡板3212下。

上述雾化腔17内设有一中空的凸柱324,凸柱324两端贯穿形成进风风道151,进风风道151的出风口331位于第二风壳33内。

上述进风通道还包括侧部出风口332,侧部出风口332与雾化腔17连通。在本方案中,部分气流通过侧部出风口332进入雾化腔17中,以增大雾化腔17内的压强和气雾流速,凸柱324下部侧壁上设有一凸部以使凸柱324的外轮廓呈“h”形,侧部出风口332设置在凸部上。在设计时,可根据产品的规格对侧部出风口332和雾化腔17的最大液面高度进行调整,以使雾化腔17的最大液面高度低于侧部出风口332的底部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送风机构还包括聚雾件42,聚雾件42包括密封面板422,以及设置在密封面板422上的过孔和聚雾口,聚雾口向下延伸设有导引壁421;密封面板422密封设置在下箱体31的敞口端,聚雾口连通雾化腔17和第一风壳32,凸柱324穿过过孔延伸至第二风壳33内。在本实施例中,导引壁421可提升雾化效率,雾化腔17内的水雾依次通过导引壁421、第一风壳32排向外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导引壁421远离过孔一侧设有缺口,同时侧部出风口332朝向下箱体31的内侧壁开设,避免侧部出风口332出来的风直接从聚雾口排出,使风与雾充分混合。

上述供液结构包括支撑本体2和供液装置5,支撑本体2嵌设在机体1的侧部,支撑本体2内设有供液腔18,支撑本体2与雾化装置3上设有对接孔;供液装置5可拆卸地设于供液腔18内,并通过对接孔与雾化装置3连通。在本方案中,供液装置5可拆卸的设于供液腔18内,使用户可根据需要将供液装置5装配于供液腔18内,从而通过供液装置5向雾化装置3供液,或,将供液装置5拆下,通过外部水管向雾化装置3供水。

上述供液装置5包括供液罐体51和连接组件,机体1包括进水阀组件6,进水阀组件6设于雾化装置3上,进水阀组件6的进水端穿过对接孔延伸至供液腔18内,供液罐体51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的装配于供液腔18内并与进水阀组件6的进水端连通,进水阀组件6根据雾化装置3的水位变化自动打开或关闭阀口,从而避免液位过高而影响雾化效果。

上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平台522和供液阀523,供液阀523密封设置在供液罐体51上;连接平台522可拆卸地设置在供液腔18内,连接平台522上设有连接座525,连接座525通过管道61与进水阀组件6的进水端连接,供液阀523与连接座525相配合,以打开供液罐体51。在本方案中,供液阀523与连接座525装配到位后,连接座525触发供液阀523自动打开阀口,使供液罐体51的罐口通过管道61与进水阀组件连通,在供液阀523脱离连接座525或连接不到位时,阀口关闭,使供液罐体51的罐口被封闭。

为提升连接组件装配的便捷性,连接平台522呈内端敞口的中空状,支撑本体2内设有安装凸台351,且安装凸台351的外轮廓与连接平台522的内腔形状相匹配,以使连接平台522可套设在安装凸台351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连接平台522上设有扣孔5222,安装凸台351的外壁设有固定扣,固定扣与扣孔5222弹性扣合。

上述连接座525设有顶针结构524,顶针结构524与供液阀523相配合以触发供液阀523打开阀口。连接座525呈纵向两端相贯通的筒状,供液阀523可拆卸地装配于连接座525的上侧以使供液罐体51倒设于连接座525上,顶针结构524设置于连接座525的内孔中。

上述供液阀523中部为一纵向贯穿的阶梯通孔5236,顶针结构524包括第一顶块和连接筋5242,第一顶块悬空设于连接座525的内孔中,连接筋5242连接于第一顶块与连接座525内壁之间,供液阀523包括安装筒5231、限位部、密封塞5232、竖杆5233和弹性件5235,限位部包括限位环5237和安装筋5238,限位环5237悬空设于阶梯通孔5236的中部,安装筋5238连接于限位环5237与阶梯通孔5236内壁之间,密封塞5232位于限位环5237的上侧,竖杆5233的一端与密封塞5232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环5237,竖杆523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顶块5234,弹性件5235套设在竖杆5233上并位于限位环5237与第二顶块5234之间。在本方案中,密封塞5232抵顶于阶梯通孔5236的台阶上时对罐口具有封闭作用,可阻止液体流向阶梯通孔5236的下侧,限位环5237与第二顶块5234相配合,可限制密封塞5232向上的位移,当供液罐体51安装到位后,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5234相抵顶,使竖杆5233向上位移并带动密封塞5232打开阶梯通孔5236,供液罐体51内的液体通过阶梯通孔5236流向连接座525,当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5234分离,弹性件5235的弹力使密封塞5232复位,阶梯通孔5236内部通道被封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弹性件5235为复位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供液罐体51的罐口设有一圈凸壁512,凸壁512设有外螺纹,阶梯通孔5236设有内螺纹。

为便于打开供液腔18,支撑本体2上设有门体24,门体24的一端与支撑本体2铰接,另一端可相对支撑本体2水平摆动以打开或关闭供液腔18,支撑本体2与门体24之间设有锁紧机构以锁紧门体2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门体24设置在支撑本体2远离对接孔的一侧壁上,门体24的一端与支撑本体2铰接,另一端可相对支撑本体2水平摆动以打开或关闭支撑本体2的内腔,锁紧机构包括第一扣件21和第二扣件22,支撑本体2的顶壁设有安装孔231,第一扣件21可转动地设在安装孔231上,第二扣件22固定于门体24上侧,通过转动第一扣件21可使其与第二扣件22扣合或分离,第一扣件21与第二扣件22相扣合时门体24被锁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第一扣件21包括t形轴211和扣钩212,t形轴211的上端卡合于安装孔231上,t形轴211的下端延伸至供液腔18内,扣钩212设于t形轴211的下端并与t形轴211相垂直,第二扣件22包括扣板222和设置在扣板222上的扣环221,t形轴211可轴向转动并带动扣钩212水平摆动,扣环221与扣钩212的高度对应,以使扣钩212摆动到预设位置后与扣环221相扣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安装孔231为t形孔,安装孔231的内上壁与t形轴211之间预设有避空间距,以便于用户转动t形轴21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供液腔18的上端设有安装腔23,t形轴211的纵向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23的两端上,t形轴211的下周壁环设有卡槽,扣钩212的一端套设通过卡槽套设在t形轴211上,安装腔23的侧壁对应扣环221设有连接口232,扣环221通过连接口232进入或退出安装腔2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23对第一扣件21具有遮挡作用,避免用户操作时误触到扣钩212,从而提升机体1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门体24与支撑本体2的内腔的上、中和下侧之间设有铰接部25,安装腔23与供液罐体51的顶部具有间隙以与铰接部25错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下箱体31包括集水槽361和排水孔362,集水槽361设于下箱体31的内底壁上并位于靠近支撑本体2的一侧,排水孔362位于下箱体31侧壁上并与集水槽361的位置对应,排水孔362的外端延伸至供液腔18内,支撑本体2的侧壁对应排水孔362设有通孔,排水孔362在使用时处于封闭状态,需要清理雾化腔17的积液时,可打开供液腔18和排水孔362,将积液倒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连接座525的内壳为阶梯状,安装筒5231抵顶于内孔的台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供液罐体51的罐口处设有凸壁512,提手511设有外螺纹,阶梯通孔5236的上侧设有内螺纹,以使供液阀523与供液罐体51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供液罐体51还包括提手511,以便于用户进行提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进水阀组件6为浮球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机体1包括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上端与机体1的底部连接,进风口12设置在机体1的底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机体1的下侧壁设有插接口,过滤装置9通过插接口可拆卸地设于机体1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述机体1的底部延伸至支撑本体2下侧并与支撑本体2的底部连接,从而扩大进风腔14和进风口12,并使机体1的整体视觉更统一。

本发明的空气消毒机将雾化装置3和供液结构整合于同一机体1上,雾化装置3用于产生和输出气雾,供液装置5可用于贮存、更换消毒液或水,供液装置5嵌装于机体1侧部与雾化装置3连通从而自动向雾化装置3补水,无需打开机体1,即可实现消毒液或水的补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空气消毒机可用于空气消毒和增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