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99072发布日期:2020-09-23 01:2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地下管廊换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物流系统是一种具有革新意义的物流模式,地下物流系统不仅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势,而且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货物运输的通达性和质量的重要有效途径;地下物流系统能够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地下物流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地下综合管廊的支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由于特殊的环境原因,需要进行换气处理,以保证地下综合管廊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现有的换气系统只能进行换气,只通过透气窗进行自然换气,换气效率低;并且无法对进入到地下管廊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使灰尘或者病菌进入地下管廊,影响地下管廊的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换气效率高,对进行地下管廊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改善地下管廊内空气质量,保证一个健康的呼吸环境。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便携式空气检测仪定期检测地下管廊内的空气质量;

s2:当检测仪检测地下管廊内空气质量指数差的时候,采用通风换气装置进行换气处理;换气包括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进气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打开电机,电机带动曲轴连杆,进一步带动移动杆和滑动板在进气腔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设置的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形成进气,加速自然空气进入地下管廊的速率,保证地下管廊有充足的新鲜空气;b、自然界的空气通过第三隔板上的通气孔经第一过滤网过滤,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能够过滤自然空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粒污染物;c、第二过滤体的扇叶之间设置第二过滤网,通过气流带动扇叶转动,加快第二过滤网内的活性炭与空气接触效率;d、经过步骤c之后,空气进入到杀菌腔,经过紫外线灯进行杀菌处理,最后经过进气口将新鲜的空气通入地下管廊内部。

s3:使用便携式空气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当地下管廊空气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暂停换气装置;

s4:确认地下管廊内的空气质量指数为安全舒适等级,完成换气。

优选的,在步骤s2中,换气装置在进行进气过程之前,先进行排气过程,打开排气风机,使地下管廊内的污浊空气进入排气管内,通过排气管和排气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优选的,在步骤s2中,进气腔内的工况为:打开电机,电机通过曲轴和连杆带动滑动板向下移动的时候,第一进气孔的风门受到空气吸力的作用,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出气孔的风门处于闭合状态,空气进入滑动板上方;此时,第二进气孔的风门由于受到向内空气压力的作用,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出气孔的风门受到向外空气压力的作用,处于打开状态,气体从第二进气孔进入通气口,加速空气流动速率,提升空气流通量,提高净化效率;当滑动板向上移动时,状态相反。

优选的,在步骤s1和s3中,检测的空气指数包括:地下管廊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经过进气口进入地下管廊的新风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量。

优选的,在步骤s4中,为了确保地下管廊的环境舒适度,地下管廊空气质量指数包括:空气密度、进气口送风流量、空气定压比、室外温度、地下管廊温度。

优选的,所述通风过滤方法采用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物流的换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有排气风机,通过排气风机进行排气;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与壳体镶嵌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气罩,所述进气罩与壳体镶嵌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靠近壳体的一侧形成封闭的进气腔;第二隔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三隔板远离第二隔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另一侧连接有过滤体,所述过滤体的另一侧设有杀菌腔,所述杀菌腔远离过滤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壳体镶嵌连接;进气口内部设有抽气扇。

优选的,所述进气腔靠近壳体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进气腔靠近第二隔板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进气腔内设有滑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中心位置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贯穿第一隔板,且与第一隔板间隙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电机通过连接件与壳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体包括转轴,转轴的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扇叶,所述转轴与第一过滤网通过固定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扇叶之间均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为活性炭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杀菌腔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紫外线灯。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靠近进气腔的一侧设有风门;所述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远离进气腔的一侧设有风门。

优选的,所述风门连接有合页,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的风门通过合页与壳体铰接连接,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的风门通过合页与第二隔板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为hepa高效过滤网,能够过滤自然空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粒污染物,过滤直径为0.3μm;通过设置的活性炭过滤网,吸附空气中有几大分子物质。

优选的,为了保证地下管廊中的空气质量,所述换气装置的新风量v与地下管廊内的二氧化碳浓度c1和新风中二氧化碳含量、人员呼吸二氧化碳的释放量n满足以下关系式:

v=α·(n/(c1-c2));

上式中,α为关系系数,取值范围为0.569-3.323;v单位m3/h;c1、c2、n单位为ppm。

优选的,为了保证地下管廊中的空气湿度和合理的温度,通过本装置调节地下管廊的温度,换气装置的换热量q满足以下关系:

q=β·ρlcp(t1-t2);

上式中,ρ为空气密度,kg/m3;l为进气口送风流量,m3/s;cp为空气定压比,kj/(kg·℃);t1为室外温度,℃;t1为地下管廊温度,℃;

β为气压关系因子,取值范围0.863-2.37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通过设置电机带动曲轴连杆,进一步带动移动杆和滑动板在进气腔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设置的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形成进气机构,加速自然空气进入地下管廊的速率,进一步提高了换气速率,保证地下管廊有充足的新鲜空气。

(2)本发明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能够过滤自然空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粒污染物,过滤直径为0.3μm;通过设置在扇叶之间设置第二过滤网,通过气流带动扇叶转动,加快第二过滤网内的活性炭与空气接触效率,提升净化效率,吸附空气中有几大分子物质,提升地下管廊的空气质量。

(3)本发明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通过在杀菌腔内设置紫外线灯,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进一步提升地下管廊的空气质量。

(4)本发明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通过限定c1、c2、n、v之间的关系,保证地下管廊中的空气中合适的二氧化碳浓度。

(5)本发明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通过限定q、ρ、l、cp之间的关系,保证地下管廊中的空气湿度和合理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提升环境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排气管和电机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过滤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过滤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隔板;3、排气管;4、排气风机;5、排气罩;6、进气罩;7、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第一进气孔;10、第二进气孔;11、第一出气孔;12、第二出气孔;13、进气腔;14、电机;15、曲轴;16、连杆;17、移动杆;18、滑动板;19、通气口;20、第一过滤网;21、过滤体;22、杀菌腔;23、紫外线灯;24、进气口;25、抽气扇;26、合页;27、风门;28、扇叶;29、第二过滤网;3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便携式空气检测仪定期检测地下管廊内的空气质量;

s2:当检测仪检测地下管廊内空气质量指数差的时候,采用通风换气装置进行换气处理;换气包括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进气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打开电机,电机带动曲轴连杆,进一步带动移动杆和滑动板在进气腔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设置的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形成进气,加速自然空气进入地下管廊的速率,保证地下管廊有充足的新鲜空气;b、自然界的空气通过第三隔板上的通气孔经第一过滤网过滤,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能够过滤自然空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粒污染物;c、第二过滤体的扇叶之间设置第二过滤网,通过气流带动扇叶转动,加快第二过滤网内的活性炭与空气接触效率;d、经过步骤c之后,空气进入到杀菌腔,经过紫外线灯进行杀菌处理,最后经过进气口将新鲜的空气通入地下管廊内部。

s3:使用便携式空气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当地下管廊空气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暂停换气装置;

s4:确认地下管廊内的空气质量指数为安全舒适等级,完成换气。

在步骤s2中,换气装置在进行进气过程之前,先进行排气过程,打开排气风机,使地下管廊内的污浊空气进入排气管内,通过排气管和排气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在步骤s2中,进气腔内的工况为:打开电机,电机通过曲轴和连杆带动滑动板向下移动的时候,第一进气孔的风门受到空气吸力的作用,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出气孔的风门处于闭合状态,空气进入滑动板上方;此时,第二进气孔的风门由于受到向内空气压力的作用,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出气孔的风门受到向外空气压力的作用,处于打开状态,气体从第二进气孔进入通气口,加速空气流动速率,提升空气流通量,提高净化效率;当滑动板向上移动时,状态相反。

在步骤s1和s3中,检测的空气指数包括:地下管廊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经过进气口进入地下管廊的新风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量。

在步骤s4中,为了确保地下管廊的环境舒适度,地下管廊空气质量指数包括:空气密度、进气口送风流量、空气定压比、室外温度、地下管廊温度。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6所示,采用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物流的换气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的上方设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连接有排气风机4,通过排气风机4进行排气;所述排气管3的一端连接有排气罩5,所述排气罩5与壳体1镶嵌连接;排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气罩6,所述进气罩6与壳体1镶嵌连接;所述第一隔板2的下方设有第二隔板7,第二隔板7靠近壳体1的一侧形成封闭的进气腔13;第二隔板7的另一侧设有第三隔板8,所述第三隔板8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气口19;所述第三隔板8远离第二隔板7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网20,所述第一过滤网20的另一侧连接有过滤体21,所述过滤体21的另一侧设有杀菌腔22,所述杀菌腔22远离过滤体21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24,所述进气口24与壳体1镶嵌连接;进气口24内部设有抽气扇25。

所述进气腔13靠近壳体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进气孔9和第二进气孔10,所述进气腔13靠近第二隔板7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出气孔11和第二出气孔12;所述进气腔13内设有滑动板18,所述移动板的一侧中心位置连接有移动杆17,所述移动杆17贯穿第一隔板2,且与第一隔板2间隙滑动连接。

所述移动杆1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连接有曲轴15,所述曲轴15由电机14驱动旋转;所述电机14通过连接件与壳体1连接;所述过滤体21包括转轴30,转轴30的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扇叶28,所述转轴30与第一过滤网20通过固定架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扇叶28之间均设有第二过滤网29,第二过滤网29为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杀菌腔22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紫外线灯23。

所述第一进气孔9和第二进气孔10靠近进气腔13的一侧设有风门27;所述第一出气孔11和第二出气孔12远离进气腔13的一侧设有风门27;所述风门27连接有合页26,第一进气孔9和第二进气孔10的风门27通过合页26与壳体1铰接连接,第一出气孔11和第二出气孔12的风门27通过合页26与第二隔板7铰接连接。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二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过滤网20为hepa高效过滤网,能够过滤自然空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粒污染物,过滤直径为0.3μm;通过设置的活性炭过滤网,吸附空气中有几大分子物质。

为了保证地下管廊中的空气质量,所述换气装置的新风量v与地下管廊内的二氧化碳浓度c1和新风中二氧化碳含量、人员呼吸二氧化碳的释放量n满足以下关系式:

v=α·(n/(c1-c2));

上式中,α为关系系数,取值范围为0.569-3.323;v单位m3/h;c1、c2、n单位为ppm。

为了保证地下管廊中的空气湿度和合理的温度,通过本装置调节地下管廊的温度,换气装置的换热量q满足以下关系:

q=β·ρlcp(t1-t2);

上式中,ρ为空气密度,kg/m3;l为进气口24送风流量,m3/s;cp为空气定压比,kj/(kg·℃);t1为室外温度,℃;t1为地下管廊温度,℃;

β为气压关系因子,取值范围0.863-2.37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装置是一种地下管廊物流的通风过滤方法,通过设置电机14带动曲轴15连杆16,进一步带动移动杆17和滑动板18在进气腔13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设置的第一进气孔9、第二进气孔10、第一出气孔11、第二出气孔12形成进气机构,加速自然空气进入地下管廊的速率,进一步提高了换气速率,保证地下管廊有充足的新鲜空气;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20能够过滤自然空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粒污染物,过滤直径为0.3μm;通过设置在扇叶28之间设置第二过滤网29,通过气流带动扇叶28转动,加快第二过滤网29内的活性炭与空气接触效率,提升净化效率,吸附空气中有几大分子物质,提升地下管廊的空气质量;通过在杀菌腔22内设置紫外线灯23,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进一步提升地下管廊的空气质量;通过限定c1、c2、n、v之间的关系,保证地下管廊中的空气中合适的二氧化碳浓度;通过限定q、ρ、l、cp之间的关系,保证地下管廊中的空气湿度和合理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提升环境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