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6954发布日期:2020-10-13 09:2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上的杀菌消毒模块,市场上普遍通过使用活性炭添加重金属离子方式实现,其问题在于活性炭易失效,且失效后用户缺乏有效评估手段。在空气杀菌领域,现有技术均存在较大缺点:紫外照射杀菌需要持续2秒以上的接触才能实现效果;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对空气中的致病菌进行杀除,但剩余臭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杀菌酶限于蛋白特异性,无法实现无差别杀菌;负离子寿命短,因此其有效作用的空间有限。

红外高温杀菌常用于餐具的集中消毒,该功能不存在使用寿命和失效问题。红外杀菌虽已被证明是快速高效的杀菌灭菌手段,但在空气净化领域中红外加热滤筒的实际应用仍存在问题,存在热气流上升逃逸现象、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解决红外加热时滤筒内的热气流逃逸现象,实现加热均匀,提高加热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器壳体、滤筒、红外灯、单向阀组件、离心风机和芯片控制模块;所述净化器壳体具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滤筒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该滤筒具有上开口,且所述滤筒由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红外灯安装在所述滤筒内;所述单向阀组件安装在所述上开口处,该单向阀组件仅向所述上开口的外侧开启,且所述单向阀组件由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离心风机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滤筒的上方,该离心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芯片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净化器壳体上,用于控制所述红外灯和离心风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单向阀组件的开启方式为升降式、旋启式或蝶式。

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半叶和右半叶、转轴和扭簧;所述右半叶连接在所述上开口的周缘,所述左半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右半叶枢接配合,所述扭簧套置在所述转轴上,以提供扭力使所述左半叶复位。

所述左半叶和右半叶的最大挠度大于90°,所述扭簧的最大扭力大于所述离心风机对于所述左半叶的吸力。

所述单向阀组件与所述上开口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单向阀组件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上开口的尺寸。

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单向阀组件的间距不小于所述左半叶的开合半径。

所述耐高温材料为铝合金、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或碳纤维板。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滤筒内,并传递温度数据给所述芯片控制模块。

所述滤筒的内壁和所述单向阀组件面向所述滤筒的一面均镀有红外反射涂层。

所述红外反射涂层为溶胶-凝胶红外反射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通过在滤筒的上开口设置单向阀组件,解决了空气净化器领域中红外加热时滤筒内的热气流逃逸现象,实现滤筒内的空气加热均匀,且加热效率提高。

此外,离心风机工作时可以将滤筒内的热空气从单向阀组件的开口处抽走,不会影响空气净化装置的其它配件,解决高温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单向阀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净化器壳体1;容置腔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滤筒2;上开口21;红外灯3;单向阀组件4;左半叶41;右半叶42;转轴43;扭簧44;离心风机5;芯片控制模块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器壳体1、滤筒2、红外灯3、单向阀组件4、离心风机5和芯片控制模块6。

上述净化器壳体1具有容置腔11,该容置腔11开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

上述滤筒2安装在容置腔11内,并与进风口12相对设置,该滤筒2具有上开口21,且滤筒2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上述红外灯3安装在滤筒2内。

上述单向阀组件4安装在上开口21处,该单向阀组件4仅向上开口21的外侧开启,且单向阀组件4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上述离心风机5安装在容置腔11内,并位于滤筒2的上方,该离心风机5的出风端与出风口13相对设置。

上述芯片控制模块6安装在净化器壳体1上,用于控制红外灯3和离心风机5的工作状态。

参考图1至图5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上述单向阀组件4的开启方式为升降式、旋启式或蝶式。

上述单向阀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半叶41和右半叶42、转轴43和扭簧44,右半叶42连接在上开口21的周缘,左半叶41通过转轴43与右半叶42枢接配合,扭簧44套置在转轴43上,以提供扭力使左半叶41复位。其中,左半叶41和右半叶42仅为区分两者特征,并不限定两者的安装位置。

上述左半叶41和右半叶42的最大挠度大于90°,扭簧44的最大扭力大于离心风机5对于左半叶41的吸力,则单回阀组件4可以优化离心风机5对滤筒2内负压分布的均匀性,延长滤筒2的清洗周期。

上述单向阀组件4与上开口21的形状相同,且单向阀组件4的尺寸小于等于上开口21的尺寸。

上述离心风机5与单向阀组件4的间距不小于左半叶41的开合半径。

上述耐高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或碳纤维板等轻质耐高温材料。

上述滤筒2的内壁和单向阀组件4面向滤筒2的一面均镀有红外反射涂层,可以提高红外灯3热量的利用效率。

上述红外反射涂层为溶胶-凝胶红外反射涂层。

上述滤筒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扁平柱形或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形。

本发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滤筒2内,并传递温度数据给芯片控制模块6。

以下通过具体的测量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通过设置单向阀组件,滤筒2筒身的温度上升更快,加热效率更高;且筒身的上、中、下三段之间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通过在滤筒2的上开口21设置单向阀组件4,解决了空气净化器领域中红外加热时滤筒2内的热气流逃逸现象,实现滤筒2内的空气加热均匀,且加热效率提高。

此外,离心风机5工作时可以将滤筒2内的热空气从单向阀组件4的开口处抽走,不会影响空气净化装置的其它配件,解决高温安全隐患。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