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3584发布日期:2020-10-23 12:1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按出风类型划分一般包括单风口出风空调和双风口出风空调,两者各有优缺点。相较于单风口空调而言,双风口空调实现分布式送风,确保了冷热空气充分交换,提高了空调的换热效能;而单风口空调不存在风量分流,具有更高的出风量,能够实现更远的送风距离。根据用户不同需求,需要实现两种送风模式的转换。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空调器不便于进行单风口出风和双风口出风的切换,影响了用户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器不便于进行单风口出风和双风口出风的切换,影响了用户使用舒适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道结构,包括风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风道包括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上风道或下风道内;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通过转动相互搭接或脱离搭接,对任一所述上风道、下风道关闭或打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通过台阶结构配合进行相互搭接。

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盖板和风道壳体;所述盖板与所述风道壳体连接后形成所述风道。

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所述盖板螺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挡板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与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位于所述风道的下风道。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转动配合就能够实现对上风道或下风道的打开或关闭,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将上风道或下风道关闭后,就实现了单风口出风,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将上风道或下风道打开后就实现了双风口出风,从而单风口出风和双风口出风进行切换的操作方便,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性。同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通过搭接配合实现了对风道的有效密封,提高了单风口出风时对另一出风口的密封效果,避免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装配或生产不稳定导致尺寸变化从而产生密封不完全现象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了舒适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风道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闭风道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风道;11、上风道;12、下风道;2、第一挡板;21、第一台阶;22、第一电机;23、第一转轴;3、第二挡板;31、第二台阶;32、第二电机;33、第二转轴;4、盖板;5、风道壳体;6、离心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风道1、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风道1用于通过离心风机6产生的气流,包括上风道11和下风道12,从而形成上出风和下出风的双出风口结构。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可转动设置于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内。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位于风道1的内部,并与形成风道1的两侧风道壳体5连接,从而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风道1内转动。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通过转动相互搭接或脱离搭接,对任一上风道11、下风道12关闭或打开。优选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的尺寸相同,以便于进行更好的相互配合。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各转动一定角度,相互搭接后,就形成了对风道1的遮挡结构,即关闭风道1,从而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不通,气流不能通过。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各自再转动一定角度就能脱离搭接,并与风道壳体5的内壁抵接,从而不影响风道1内气流的通过,即打开风道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对风道1进行关闭时,通过相互搭边,确保了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关闭风道1时进行有效密封。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的转动配合就能够实现对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的打开或关闭,当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将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关闭后,就实现了单风口出风,当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将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打开后就实现了双风口出风,从而单风口出风和双风口出风进行切换的操作方便,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性。同时,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通过搭接配合实现了对风道1的有效密封,提高了单风口出风时对另一出风口的密封效果,避免了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装配或生产不稳定导致尺寸变化从而产生密封不完全现象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了舒适性与可靠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挡板2与第二挡板3之间通过台阶结构进行相互搭接。第一挡板2设置有第一台阶21(第一台阶21与第一转轴23在第一挡板2的两侧相对设置),第二挡板3设置有第二台阶31(第二台阶31与第二转轴33在第二挡板3的两侧相对设置),第一挡板2与第二挡板3相互搭接时,第一台阶21和第二台阶31形状匹配,第一挡板2与第二挡板3形成一个整体的挡板结构,且相互进行限位,实现了对风道1更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风道结构还包括盖板4和风道壳体5。盖板4与风道壳体5连接后形成风道1,盖板4与风道壳体5可通过螺钉和卡扣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两者连接后形成风道1的围护结构以便于风道1内的气流通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32,第一挡板2与第一电机22传动连接,第二挡板3与第二电机32传动连接,从而实现对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的带动。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32均与盖板4螺钉连接,盖板4的相应位置设置螺钉孔,通过螺钉实现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32的固定,从而更稳定地带动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的转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第一挡板2绕第一转轴23转动,第二挡板3绕第二转轴33转动,通过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33的转动实现了风道1的打开和关闭。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33固定于风道壳体5的内壁,第一转轴23与左侧的风道壳体5内壁固定,第二转轴33与右侧的风道壳体5内壁固定。风道壳体5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尺寸与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33的尺寸匹配,从而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33能够在凹槽内进行转动。第一转轴23的一端与第一电机22连接;第二转轴33的一端与第二电机32连接。从而通过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32分别实现对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33转动的带动。优选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32均为步进电机,以便于更准确控制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的转动角度,更容易实现对风道1的打开和关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均与风道壳体5的内壁形状相匹配,如风道1打开时,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贴合部分的风道壳体5为曲面状或凹状,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也为相同的曲面状或凹状。从而能够实现风道打开时,第一挡板2与左侧风道壳体5完全贴合,第二挡板3与右侧风道壳体5完全贴合,避免了由于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的形状特征影响风道1的气流通过,降低通风量,并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入图1-3所示,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位于风道1的下风道12,位置优选为下出风口靠上的位置,便于为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的转动位置变化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不影响两者的转动。此时,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能够关闭或打开下风道12,最终实现上下出风口同时出风与上风口单独出风之前切换,从而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一种空调器,包括风道结构,风道结构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风道结构通过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的转动配合就能够实现对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的打开或关闭,当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关闭后,就实现了单风口出风,当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将上风道11或下风道12打开后就实现了双风口出风,从而对空调器进行单风口出风和双风口出风切换的操作方便,提高了空调器用户使用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