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混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7700发布日期:2020-09-23 01:2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地暖混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暖混水系统,属于供热的换热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的形式主要依靠燃煤为主,消耗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供热系统本身进行节能减排,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换热站地暖换热系统由除污器、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等组成,能够完成正常供水,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二级网回水全部通过换热器,水流量大,换热站系统流动阻力较大,然而为保证供暖效果,循环水泵需要提供较大扬程来满足循环需求,大扬程循环水泵耗电量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地暖混水系统,该地暖混水系统因为进入换热器的水流量小,换热站系统内流动阻力较小,所以水泵扬程需求小,能够有效降低耗电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暖混水系统,设置在一级网与二级网之间,一级网回水管和一级网供水管连通换热器的降温管路,包括二级网回水管和二级网供水管,二级网回水管和二级网供水管连通换热器的升温管路,二级网回水管与二级网供水管之间通过混水管连通,并且混水管上设有混水泵;混水管进水口与换热器之间的二级网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泵。

二级网回水管入口处设置除污器等装置,过滤二级网的回水中的杂物。二级网的回水一部分通过循环泵进入换热器中换热升温,另一部分经过混水泵与换热升温后的水混合后由二级网供水管重新进入二级网对用户供热。有一部分的循环水量不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因此混水泵的扬程需求减小,因换热器的阻力而消耗的电能降低。

优选的,所述的混水泵和循环泵的流量为1:1。目前片暖的规范设计二次侧温差为20℃,而地暖的规范设计二次侧温差为10℃,故该系统的循环泵和混水泵的设计流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的混水泵和循环泵均为变频水泵。循环泵和混水泵均选择变频泵,当实际运行需要轻微调节流量配比时,可以进行两台泵的变频调节,实际循环泵出口与混水泵出口在主供水管上混水口距离3米以上,均可以达到均匀混水的良好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混水管进水口与二级网之间的二级网回水管连通补水管,二级网的回水量会少于供水量,补水管能够及时将用水量进行补充,保证用户供热的正常用水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地暖混水供热系统设计合理,二级网回水管中的循环水只有一半流量会进入换热器换热,换热器系统内流动阻力大幅降低,水泵扬程总的需求减小,在保证供暖效果的前提下(保证二级网供水温度),能够降低系统整体的耗电量。

2)本实用新型结构地暖混水供热系统设计合理,新建小区刚开始供暖的前几年入住率较低,当热负荷65%以下时,只开启循环泵10即可满足工况需求。相比传统的满负荷设计,可以达到前期运行节电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地暖混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网;2、一级网供水管;3、换热器;4、二级网供水管;5、二级网;6、二级网回水管;7、补水管;8、混水管;9、混水泵;10、循环泵;11、一级网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暖混水系统,设置在一级网1与二级网5之间,一级网回水管11和一级网供水管2连通换热器3的降温管路,包括二级网回水管6和二级网供水管4,二级网回水管6和二级网供水管4连通换热器3的升温管路,二级网回水管6与二级网供水管4之间通过混水管8连通,并且混水管8上设有混水泵9;混水管8进水口与换热器3之间的二级网回水管6上设有循环泵10。

本实施例中:

混水泵9和循环泵10的设计流量为1:1,并且混水泵9和循环泵10均为变频水泵。目前片暖的规范设计二次侧温差为20℃,而地暖的规范设计二次侧温差为10℃,故该系统的循环泵10和混水泵9的设计流量比为1:1。循环泵10和混水泵9均选择变频泵,当实际运行需要轻微调节流量配比时,可以进行两台泵的变频调节,实际循环泵10出口与混水泵9出口在主供水管上混水口距离3米以上,均可以达到均匀混水的良好效果。

混水管8进水口与二级网5之间的二级网回水管6连通补水管7,二级网5的回水量会少于供水量,补水管7能够及时将用水量进行补充,保证用户供热的正常用水量。

工作原理:二级网回水管6入口处设置除污器等装置,过滤二级网5的回水中的杂物。二级网5的回水一部分通过循环泵10进入换热器3中换热升温,另一部分经过混水泵9与换热升温后的水混合后由二级网供水管4重新进入二级网5对用户供热。有一部分的循环水量不通过换热器3进行换热,因此混水泵9的扬程需求减小,因换热器3的阻力而消耗的电能降低。

该系统总流量为q,系统总压降为h。循环泵10流量为50%q,扬程为hm,则混水泵9的流量为50%q,这一半的流量因为不经过换热器3,减少大概8m的阻力(换热器3阻力5-8m),混水泵9扬程为(h-8)m,因此本系统耗电量就减少了50%q的流量通过换热器3的阻力而消耗的电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当新建小区刚开始供暖的前几年,入住率较低。当供热负荷65%及以下时,暂不用开启混水泵9,只开启循环泵10即可满足工况需求,相比传统的满负荷设计,本系统可以达到前期运行节电的目的,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地暖混水系统,设置在一级网(1)与二级网(5)之间,一级网回水管(11)和一级网供水管(2)连通换热器(3)的降温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级网回水管(6)和二级网供水管(4),二级网回水管(6)和二级网供水管(4)连通换热器(3)的升温管路,二级网回水管(6)与二级网供水管(4)之间通过混水管(8)连通,并且混水管(8)上设有混水泵(9);混水管(8)进水口与换热器(3)之间的二级网回水管(6)上设有循环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混水泵(9)和循环泵(10)的设计流量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混水泵(9)和循环泵(10)均为变频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混水管(8)进水口与二级网(5)之间的二级网回水管(6)连通补水管(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的换热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暖混水系统,设置在一级网与二级网之间,一级网回水管和一级网供水管连通换热器的降温管路,包括二级网回水管和二级网供水管,二级网回水管和二级网供水管连通换热器的升温管路,二级网回水管与二级网供水管之间通过混水管连通,并且混水管上设有混水泵;混水管进水口与换热器之间的二级网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进入换热器的循环水流量小,换热站系统内流动阻力较小,并且水泵扬程总需求小,能够有效降低耗电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鑫;肖梅杰;田累;蒋长天;乔宏旭;孙刚;马骏骋;闫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热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