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4409发布日期:2020-09-25 18:0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使用环境通常在一个较为封闭环境,导致室内空气氧气量不足,让人产生烦闷感。

此外,在无风感技术中,为避免冷风吹人通常采用调整导风板角度,以及导风板、百叶、面框和面板等开孔弱化气流的方式,虽然可以起到柔化出风改善舒适的效果,但是往往对空调器自身的风阻造成的影响较大,空调器在开启无风感模式下,制冷能力受到制约,人体的舒适程度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可以送出无风感气流和提高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器使用性能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机壳,所述机壳限定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换热通道;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包括:安装壳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壳内的新风组件,其中,所述安装壳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外侧,所述新风组件包括内壳,所述内壳限定出具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的新风通道;散流模块,所述散流模块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壳内以遮挡或避让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机壳的外侧设置新风模块,且在机壳内设置可移动的散流模块,从而实现空调室内机对外送出风感适应的气流,且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与所述安装壳的顶面、前面、底面和后面均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壳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机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壳为后端敞开的腔体结构,所述内壳卡装于所述安装壳内,所述内壳上设有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的新风导入管。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的底面与所述安装壳的底面间隔设置,从而在所述新风模块的底部构设出新风腔,所述新风腔与新风导入管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壳设有插入口,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嵌入所述插入口,从而至少一部分所述过滤网组件伸入所述新风通道内。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安装壳上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新风出口相对,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插入口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出口设有格栅,所述格栅包括交错设置的纵向格栅和横向格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出口设置于所述内壳的顶侧、前侧、左侧或右侧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可以送出舒适且质量佳的空气,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使用性能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另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机壳10;进风口11;出风口12;换热通道13;

安装壳20;第一出口21;第二出口22;

新风组件30;内壳31;新风出口311;格栅3111;插入口312;新风入口313;新风导入管33;新风腔34;过滤网组件35;

散风结构41;驱动电机42;旋叶组件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其中如图1-图7所示,空调室内机100可以为挂机。

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换热模块和新风模块。

换热模块包括机壳10,机壳10限定出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换热通道13。其中,换热通道13内设有换热器,换热器对进入换热通道13内的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从而通过换热模块对外送出冷风或热风。

其中,新风模块配置成与室外相通,从而可以对室内输送新鲜空气。具体地,新风模块包括:安装壳20和设置于安装壳20内的新风组件30。其中,安装壳20设置于机壳10的外侧。即新风模块通过安装壳20安装设置于机壳10之外,也就是,新风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设置于换热模块的机壳10上。换言之,换热模块上设有用于安装新风模块的结构情况,就可以选择性地安装新风模块,从而可以使得新风模块适应不同机型的空调室内机100,提高新风模块运用的广泛性。

进一步地,新风组件30包括内壳31,内壳31限定出具有新风入口313和新风出口311的新风通道。即新风组件30组装于安装壳20内,安装壳20包绕于新风组件30,通过安装壳20来隐藏新风组件30的大部分结构,在设计出与机壳10相匹配的安装壳20的情况,就可以使得新风模块适应于换热模块的外型。为了将室外空气引入新风通道内,内壳31内还设有风机,在风机抽吸下将空气引入新风通道内。

在空调室内机100运行过程中,可以开启新风模块,通过新风模块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为避免冷风直吹,机壳10内设有可移动的散流模块,从而遮挡或避让出风口12。即在散流模块遮挡出风口12的情况,从换热通道13流动的空气流回经过散流模块打散之后,再从出风口12被送出,从而实现无风感的出风模式;在散流模块避让出风口12的情况,从换热通道13流动的空气流直接从出风送出,从而实现正常出风的出风模式。

其中,散流模块具有散风结构41和驱动电机42。在驱动电机42的驱动下,散风结构41可以打散出风气流。具体地,在无风感模式下,散流模块位于第一位置,驱动电机42驱动散风结构41打散出风气流,即换热器制冷或制热后的出风气流可以通过散风结构41打散之后再送出,避免直接吹向用户,提高用户舒适性。在正常出风模式,散流模块位于第二位置,驱动电机42停止驱动散风结构41。这样,当需要将冷风或热风直接吹向某个位置或某个物体或使用者情况,可以启动正常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散流结构可以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旋叶组件43,驱动电机42驱动多个旋叶组件43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打散空气气流,进而对外输出均匀且无风感的气流。可选示例中,多个旋叶组件43通过齿轮结构相互连接,又或者多个旋叶组件43通过连杆组件连接,又或者多个旋叶组件43通过皮带进行连接。相比于在导风板、百叶、面框和面板上设置开孔来弱化气流而言,旋叶组件43打散风流,对空调器自身的风阻影响较小。

简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在机壳10的外侧设置新风模块,且在机壳10内设置可移动的散流模块,从而实现空调室内机100对外送出风感适应的气流,且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新风模块与换热模块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例如,如图1和图6所示,新风模块位于换热模块水平方向的左侧,又例如新风模块位于换热模块水平方向的右侧。也就是,传统的空调室内机100结构无须做较大调整,就可以将新风模块装配于换热模块上,由此,减少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模具开发成本,避免重新开模所带来的资源的浪费。

可选示例中,如图1所示,机壳10与安装壳20的顶面、前面和后面均平齐。由此,进一步提高新风模块与换热模块在结构上更加协调,便于空调室内机100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装拆。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安装壳20可拆卸地设置于机壳10上。即当需要在换热模块上装配新风模块的情况,可以通过安装壳20将新风模块安装于换热模块上;在需要从换热模块上拆卸新风模块的情况,可以将安装壳20从机壳10上拆卸下来。其中,安装壳20与机壳10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扣方式连接,从而方便新风模块的装拆。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安装壳20为后端敞开的腔体结构,所述内壳31卡装于所述安装壳20内,所述内壳31上设有与所述新风入口313连通的新风导入管33。即通过新风导入管33将室外空气引入新风通道内,再通过新风通道的新风出口311将新风送入室内,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进一步可选地,内壳31的底面与安装壳20的底面间隔设置,从而在所述新风模块的底部构设出新风腔34,所述新风腔34与新风导入管33的入口连通。即室外的新风可以先进入新风腔34内,新风在新风腔34内缓冲之后,再通过新风导入管33送入新风通道内。如此,可以延长新风的流动路径,降低新风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噪音,例如,将空调室内机100装配于墙体上情况,新风腔34朝向墙体与外界相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7结合图8所示,内壳31设有插入口312,新风模块还包括过滤网组件35,过滤网组件35嵌入插入口312,从而至少一部分过滤网组件35伸入新风通道内。即在新风通道的新风入口313和新风出口311之间设有过滤网组件35,通过过滤网组件35对新风进行除尘,在过滤网组件35与插入口312配合之后,过滤网组件35的外端封闭插入口312,从而避免新风从插入口312泄漏,保证新风必须经过过滤网组件35过滤之后才能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2结合图3所示,所述安装壳20上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口21和第二出口22,其中,所述第一出口21与所述新风出口311相对,所述第二出口22与所述插入口312相对。这样,新风可以依次穿过新风出口311和第一出口21被送出新风通道,然后进入室内,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7所示,新风出口311设有格栅3111,格栅3111包括交错设置的纵向格栅3111和横向格栅3111。通过纵向和横向交错的格栅3111来防止外界的异物进入新风通道内,使得新风通道始终可以保持通畅。

对于新风出口311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新风出口311可以设置于内壳31的顶侧、前侧、左侧或右侧的至少之一。即新风出口311可以设置于顶侧或前侧,在新风模块安装于换热模块的左侧的情况,新风出口311可以设置于内壳31的左侧和/或顶侧和/或前侧;在新风模块安装于换热模块的右侧的情况,新风出口311可以设置于内壳31的右侧和/或顶侧和/或前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可以送出舒适且质量佳的空气,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使用性能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