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246发布日期:2020-10-30 21:1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时市面上的电热水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储水式电热水器,另一种是即热式电热水器。即热式电热水器设有加热器,加热器内部设有电发热体,水流过加热器并与电发热体进行热交换,由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功率较大,能在短时间内将流过加热器的冷水加温至沐浴温度,故称作“即热式”。现时市面上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用于加热自来水,自来水由自身的水压流经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加热器,即可以说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是被动进水的。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不能主动进水,例如需要加热浴缸内的水时,由于浴缸内的水不能自行流入到即热式电热水器并再流回到浴缸内,所以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不能加热浴缸内的水,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它能主动进水,适应性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壳体、热水器进水口及热水器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有加热器进水口及加热器出水口,所述加热器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器出水口通过加热器出水管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电控系统,所述自吸泵设有自吸泵进水口及自吸泵出水口,所述离心式增压泵设有增压泵进水口及增压泵出水口,所述加热器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管连接,所述增压泵进水口与所述自吸泵出水口通过自吸泵出水管连接,所述自吸泵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器进水口通过自吸泵进水管连接,所述自吸泵进水管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流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控制连接所述自吸泵、所述离心式增压泵及所述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自吸泵为直流电动隔膜泵。

优选地,离心式增压泵为直流无刷离心式水泵。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铝压铸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壳体内设有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电控系统,加热器进水口与增压泵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管连接,增压泵进水口与自吸泵出水口通过自吸泵出水管连接,自吸泵进水口与热水器进水口通过自吸泵进水管连接,自吸泵进水管设有流量传感器,电控系统与流量传感器电连接,电控系统控制连接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加热器,通过设置自吸泵结合离心式增压泵,使本实用新型能主动进水,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加热浴缸内的水,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壳体;2-加热器;201-加热器进水口;202-加热器出水口;3-加热器出水管;4-加热器进水管;5-自吸泵;501-自吸泵进水口;502-自吸泵出水口;6-自吸泵进水管;7-自吸泵出水管;8-热水器进水口;9-流量传感器;10-离心式增压泵;1001-增压泵进水口;1002-增压泵出水口;11-电控系统;12-热水器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处都形成有用于连接外部水管的外螺纹。壳体1内设有加热器2,加热器2设有加热器进水口201及加热器出水口202。加热器2为现有技术,加热器2可以与市面上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加热器原理相同,加热器2的主要功能是加热流经加热器2的水。加热器出水口202与热水器出水口12通过加热器出水管3连接。

壳体1内设有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电控系统11,自吸泵5设有自吸泵进水口501及自吸泵出水口502,自吸泵5为现有技术的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即自吸泵5可以设置在比液面高的地方,且自吸泵5的进水管道在有空气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抽水。离心式增压泵10设有增压泵进水口1001及增压泵出水口1002,离心式增压泵10为现有技术,由于离心式增压泵10为离心泵,所以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且具有流量相对较大、效率较高的特点,但是离心泵在运行前需要使其泵腔和进水管道充满水。

加热器进水口201与增压泵出水口1002通过加热器进水管4连接,增压泵进水口1001与自吸泵出水口502通过自吸泵出水管7连接,自吸泵进水口501与热水器进水口8通过自吸泵进水管6连接。

自吸泵进水管6设有流量传感器9,电控系统11与流量传感器9电连接,电控系统11控制连接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加热器2。流量传感器9为现有技术,流量传感器9具体可以是霍尔效应式水流量传感器,此类流量传感器主要设有水流转子组件和霍尔元件,水流驱动水流转子转动,水流转子叶片上的永磁铁使霍尔元件产生与水流转子转速相应的电信号。流量传感器9可以将与自吸泵进水管6的水流量相应的电信号提供给电控系统11,电控系统11为现有技术,它主要功能是依据流量传感器9的信号控制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加热器2的开启或停止。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热水器进水口8接上外部水管,与热水器进水口8连接的外部水管必须插入到浴缸的液面之下。热水器出水口12连接安装另一条外部水管,与热水器出水口12连接的外部水管的管口可以设在浴缸液面之上,只需要保证热水能流回到浴缸内。启动本实用新型后,电控系统11首先控制自吸泵5运转,自吸泵5将浴缸内的水抽上,水流充满了自吸泵进水管6、自吸泵出水管7及离心式增压泵10的泵腔,当流量传感器9检测到的水流量达到离心式增压泵10的允许启动流量值时,电控系统11控制离心式增压泵10启动运转,电控系统11随即控制自吸泵5停止运转并开启加热器2,于是离心式增压泵10不断地将浴缸内的水抽入到加热器2内,电控系统11停止自吸泵5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自吸泵5长时间使用而损坏。加热器2将水流加热之后,水流再从热水器出水口12流回到浴缸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流量大且耐用性好的离心式增压泵10结合具有自吸功能的自吸泵5,实现了主动进水,即在热水器进水口8没有进水压力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主动抽水,而且可以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高于液面的地方,方便本实用新型布置安装。从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加热浴缸内的水,在冬季时,人在浴缸内泡澡,浴缸内的水温下降较快,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浴缸内的水升温,使人感觉舒适。

当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进水口8连接自来水管使用时,即本实用新型需要实现普通热水器的功能时,自吸泵5和离心式增压泵10可以保持停止状态,自来水由自身的水压流经自吸泵5和离心式增压泵10,继而进入加热器2,再从热水器出水口12流出。本实用新型也不限于应用在浴缸场合,例如鱼缸,水池等场合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可见,相比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更广。

进一步地,自吸泵5为直流电动隔膜泵,直流电动隔膜泵为现有技术,直流电动隔膜泵体积小,使用电压一般为24v,直流电动隔膜泵现时应用在净水器的增压场合,直流电动隔膜泵在运行前不需要预先灌入水,在运行前,直流电动隔膜泵的泵腔和进水管道完全没有水的情况下,直流电动隔膜泵开启运转后依然可以将水抽上,因为直流电动隔膜泵可以空转排走其进水管道内的空气,进水管道内形成负压,于是浴缸内的水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到直流电动隔膜泵的泵腔内。一些离心式水泵也具有自吸功能,称作“自吸式离心泵”,此类离心式水泵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气水分离室,自吸式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在自吸式离心泵运转前,在泵腔内存有一定量的水,自吸式离心泵起动后由于叶轮的旋转作用,使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逸出,下部的水返回叶轮,重新和自吸式离心泵的吸入管路的剩余气体混合,直到把自吸式离心泵的泵腔及其进水管路内的气体全部排尽,完成自吸,使自吸式离心泵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但是自吸式离心泵运转前,其泵腔必须有一定量的水,长时间不使用后,自吸式离心泵的泵腔内的水蒸发,故需要人工再次注入适量的水到自吸式离心泵的泵腔。通过对比可见,直流电动隔膜泵更加方便实用,故作为优选。

进一步地,离心式增压泵10为直流无刷离心式水泵。直流无刷离心式水泵为现有技术,其主要特征是由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叶轮,对比直流有刷离心式水泵,直流无刷离心式水泵优点是效率高,耐用,噪声也小。

综上所述,离心式增压泵10弥补了自吸泵5流量小且效率低的特性,而自吸泵5又弥补了离心式增压泵10不具有自吸功能的特性,本实用新型有机地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进一步地,加热器2为铝压铸电加热器。铝压铸电加热器为现有技术,现时市面上一些即热式电热水器也采用了此结构的加热器。传统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加热器具有容积较小的容水腔体,容水腔体内设有发热管,发热管的材料是不锈钢,发热管内部有电热丝,水流通过容水腔体并与发热管接触,水流便被加热,但是发热管长期使用有被腐蚀而出现穿孔的可能,一旦不锈钢发热管穿孔,水流则带电,会对人造成伤害。铝压铸电加热器具有发热管及迂回设置的不锈钢水管,铝压铸电加热器的发热管内部也有电热丝,电热丝通过氧化镁填充物与发热管绝缘,通过压铸的方式,使铝材料紧密包裹发热管和不锈钢水管而形成铝块,当发热管升温,铝块同时被加热升温,热量继而传递到不锈钢水管,使流经不锈钢水管的水加热,铝压铸电加热器使水与电热丝进一步隔离,由于发热管没有与水接触,所以发热管壁不会腐蚀破损,所以能避免漏电伤人。通过对比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2优选采用铝压铸电加热器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