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239发布日期:2020-10-30 21:1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介质加热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应用于饮水机,胶囊咖啡机等小家电上的加热装置,通常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直管,以及设于直管内的u形电加热管,其中u形电加热管上两个直管部邻近设置,且该u形电加热管整体通过焊接片固接于直管的管内。

上述的加热装置工作时,u形电加热管工作时发热能够对途经该直管内的介质进行加热。然而,由于u形电加热管整体设于直管内,使得u形电加热管的外围与直管管壁之间的间隙不均匀,无法实现对途经该直管内的介质均匀加热,使得该直管出水口的温度稳定性差;同时,介质由直管的一端导入,并有另一端向外导出,使得该加热装置工作时,直管内可能存在空气,并引发干烧的现象,降低了该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加热装置。

具体地,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底壳,以及u形加热管;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壳配合并共同形成有u形容腔,所述u形加热管部分设于所述u形容腔内,其中所述u形加热管的两个直管部相对于所述u形容腔部分向外伸出;所述外壳设有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低于所述出口管设置,且由所述进口管导入的介质能够途经所述u形容腔并从所述出口管向外导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连接板,以及垂直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进口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并连通,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并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或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面设有延伸凸块,所述延伸凸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位置,且当所述外壳固接于所述底壳时,所述延伸凸块插入至所述底壳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u形加热管的两个直管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部分向外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壳包括与所述连接板配合的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盖;所述u形容腔由所述底盖、所述第一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配合并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用螺钉与螺母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螺钉与所述螺母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螺钉与所述螺母分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u形加热管为电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壳相连接的位置处压紧有密封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热装置,利用拆装的外壳与底壳配合时所形成的u形容腔对应装配u形加热管,使得u形加热管与u形容腔之间的间隙均匀,进而使得该加热装置工作时能够对介质均匀加热,使得由出口管导出的介质温度稳定性好;同时该加热装置上进口管低于出口管,使得由进口管导入并从出口管导出的介质能够充满u形容腔,以此避免因空气的存在而引发u形加热管的干烧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0、外壳;110、进口管;120、出口管;11、连接板;12、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延伸凸块;20、底壳;21、安装板;22、底盖;221、连接凸块;222、安装孔;30、u形加热管;31、直管部;32、弯折部;40、温控器;101、u形容腔;201、螺钉;20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加热装置,包括外壳1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壳10的底壳20,u形加热管30,以及温控器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10与所述底壳20配合并共同形成有u形容腔101,所述u形加热管30部分设于所述u形容腔101内,其中所述u形加热管30的两个直管部31相对于所述u形容腔101部分向外伸出,以便于外置部件与该u形加热管30连接,使得该加热装置工作时,所述u形加热管30能够发热,用以对途经所述u形容腔101的介质进行加热。其中,本实施方式的u形加热管30为电加热管。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u形加热管30不局限于为电加热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所述u形加热管30可设为u形空管,并通过往所述u形空管内导通温度较高的介质,利用热传导的方式实现对所述u形容腔101内的介质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外壳10设有进口管110和出口管1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口管110低于所述出口管120设置,且由所述进口管110导入的介质能够途经所述u形容腔101并从所述出口管120向外导出。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外壳10包括连接板11,以及垂直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11的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所述进口管11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2连接并连通,所述出口管120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20连接并连通。其中,本实施方式的u形加热管30的两个直管部31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3部分向外伸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u形加热管30上两个直管部31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管12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部分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管12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3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1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长度,以此确保途经该加热装置内介质低进高出,使得该加热装置工作时,导入至所述u形容腔101内的介质充满所述u形容腔101,避免空气的存在,进而起到防止该加热装置工作时发生干烧的情形。

本实施方式的底壳20包括与所述连接板11配合的安装板21,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板21的底盖22;所述u形容腔101由所述底盖22、所述第一连接管12,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3配合并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板11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12及/或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端面设有延伸凸块14,所述延伸凸块14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3之间的位置,且当所述外壳10固接于所述底壳20时,所述延伸凸块14插入至所述底壳20的底盖22内,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外壳10、底壳20以及u形加热管30装配连接时,所述u形加热管30上弯折部32位于所述底盖22内的部分与对应的所述u形容腔101的腔壁之间的间隙,与所述u形加热管30上两个直管部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3内的部分与对应的所述u形容腔101的腔壁之间的间隙相等。亦即使得本实施方式加热装置上u形加热管30与所述u形容腔101的腔壁之间的间隙均匀,以此进一步确保该加热装置工作时,对介质的均匀加热。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外壳10与所述底壳20相连接的位置处压紧有密封圈(图未示),以此确保所述外壳10与所述底壳20连接固定时两者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导入至所述u形容腔101内的介质发生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安装板21用螺钉201与螺母202连接固定,以此便于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安装板21之间的拆装,进而达到便于对所述外壳10与所述底壳20之间的装配。

具体地,所述螺钉201与所述螺母202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螺钉201与所述螺母202分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2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外围,以此确保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安装板21两者通过所述螺钉201及所述螺母202连接固定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u形加热管30的弯折部32抵靠于所述底壳20,所述温控器40固接于所述底壳20,具体地,所述u形加热管30的弯折部32抵靠于所述底壳20的底盖22,相应地所述温控器40也固接于所述底壳20的底盖22。使得该加热装置工作时,所述温控器40能够通过所述底壳20对所述u形加热管30进行温度检测。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所述温控器40能够在所述底壳20的热传导下实现对所述u形加热管工作时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其检测温度的精确度高。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u形加热管30的弯折部32以紧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壳20的底盖22,以此确保所述u形加热管30与所述底盖22相互接触时的贴合度,进而确保所述底盖22能够准确且及时地将所述u形加热管30的温度传导至所述温控器40并被检测。

为此,本实施方式的底盖22的腔底位置设有抵接凸部(图未示),所述u形加热管30的弯折部32与所述抵接凸部紧配合,具体可将所述u形加热管30的弯折部32以卡接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底盖22的抵接凸部。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底盖22设有连接凸块221,所述温控器40通过所述连接凸块221安装于所述底盖22,以此便于所述温控器40在所述底盖22上的装配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凸块221可根据使用的需求与所述底盖22设为分体式结构,或者一体式结构,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上温控器4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凸块221开设有两个对应于所述温控器40的安装孔222,两个所述温控器40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孔222安装于所述连接凸块221,具体可将所述温控器40以紧配合的方式固接于所述连接凸块221的安装孔222。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热装置,利用拆装的外壳与底壳配合时所形成的u形容腔对应装配u形加热管,使得u形加热管与u形容腔之间的间隙均匀,进而使得该加热装置工作时能够对介质均匀加热,使得由出口管导出的介质温度稳定性好;同时该加热装置上进口管低于出口管,使得由进口管导入并从出口管导出的介质能够充满u形容腔,以此避免因空气的存在而引发u形加热管的干烧的情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