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7672发布日期:2021-08-10 14:1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为能对气体通过冷凝液进行冷冻,从而使空气实现降温冷却的用途,在一些制造加工业中,换热器被广泛使用,但现有的换热器为单一的外管和接换热管结构,当空气经过时,由于将空气冷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空气需换热器进行冷却时,一般会选用换热管较长的换热器,或通过增加换热管的排数,以确保空气能受到足够的冷却,但增加换热管排数将耗费更多的材料损耗,增加焊接口、弯头等工业成本,增加换热管管长又会使换热器整体的体积增大,十分占用空间,传统的换热器还存在诸多的不便。

故此,现有的换热器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壳体,在所述换热器壳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能引导气流流动的引流结构,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能导入冷凝液的冷凝组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组件包括有设置换热器壳体前后两端面上的封板,在位于前端的封板上侧设有冷凝液入口,在所述封板下侧设置有冷凝液出口,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管板,在两侧管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换热管,多个的换热管之间通过弯头连接形成换热回路并使热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凝液入口和冷凝液出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组件还包括有胀接设置在换热管上的铝翅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流结构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换热器壳体内部上壁的多个折流板一和分别设置在管身内部下壁的多个折流板二,所述折流板一和折流板二前后交替设置使气流呈s形流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管穿插设置在折流板一和折流板二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壳体内部并位于两侧封板之间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螺纹,在所述拉杆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能将折流板一和折流板二固定的螺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管为紫铜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壳体底部设有排水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让气体在换热器内折流使气体停留在换热器内的时间变长,流动的时间也更长,使气体能更加均匀受冷,增加折流板,使相同换热量和温差下换热管排数减少,换热管不需加长管长和增加排数,整体体积不会过多增大,节省更多的空间,并减少了弯头数量,减少了焊接口,也节约了能源并使系统可靠性更高,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使工业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2所示的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壳体1,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21,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设有能导入冷凝液的冷凝组件3,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设有能引导气流流动的引流结构4,工作时,换热器壳体呈管状,换热器壳体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被换热冷却的设备,该设备将热空气从进气口传输至换热器壳体内部,再从出气口送出,期间通过引流结构将空气引导,增长空气的活动路程,再通过内置在换热器壳体内部的冷凝组件从而对空气进行冷却换热,使从出气口送出的空气温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凝组件3包括有设置换热器壳体1前后两端面上的封板31,在位于前端的封板31上侧设有冷凝液入口32,在所述封板31下侧设置有冷凝液出口33,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管板34,在两侧管板34之间固定有多个换热管35,多个的换热管35之间通过设有弯头36连接形成换热回路并使热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凝液入口32和冷凝液出口33,工作时,封板将换热器壳体两端封闭,封板上的上部设有冷凝液入口、下部设有冷凝液出口,凝液入口、冷凝液出口可呈管状也可直接连接水管,冷凝液可以是冰水、或其他温度低的液体,从冷凝液入口进入的液体随后流入换热管,通过多个弯头使多排上下排列的换热管相互连通形成热回路,此时冷凝液能沿着多个换热管流动,直至流动至位于最下侧位置的换热管,最下侧的换热管的端部连接冷凝液出口,使液体在热回路内流动后从冷凝液出口流出,具体流程为,冷水从冷凝液入口进入,经过换热管,从冷凝液出口流出,由于换热管设置在换热器壳体内部,当空气流动时,将被换热管内的冷凝液将空气降温。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凝组件3还包括有胀接设置在换热管35上的铝翅片37,铝翅片用于增强换热效果,铝翅片紧贴在换热管上,铝的温度传导性强,便于增强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流结构4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换热器壳体1内部上壁的多个折流板一41和分别设置在换热器壳体1内部下壁的多个折流板二42,所述折流板一41和折流板二42前后交替设置使气流呈s形流动,折流板使气流呈s形流动,增长了空气的活动路程,使空气冷却的效果更彻底更均匀,且不需要增长换热器壳体的整体体积也不需要增加换热管的排数,合理运用了换热器壳体内部的空间,节省了工业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管35穿插设置在折流板一41和折流板二42上,换热管穿插设置在折流板一和折流板二上使在不增加冷凝器整体体积的情况下,仅通过增加折流板便能增长空气流动的路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部并位于两侧封板31之间固定有拉杆5,所述拉杆5上设有螺纹,在所述拉杆5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能将折流板一41和折流板二42固定的螺母51,拉杆穿插过多个的折流板一和折流板二,通过在各个折流板一和折流板二的前后两侧分别增加螺母,并通过拧紧两侧的螺母,折流板两侧的螺母相互贴近直至限位,通过拉杆上螺纹和螺母连接的方式使折流板的位置锁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管35为紫铜管,紫铜管的温度传导性较好,工业成本不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器壳体1底部设有排水口6,空气在降温的过程中将会产生水蒸气,并凝结成水珠,排水口用于排出水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21),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设有能导入冷凝液的冷凝组件(3),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设有能引导气流流动的引流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3)包括有设置换热器壳体(1)前后两端面上的封板(31),在位于前端的封板(31)上侧设有冷凝液入口(32),在所述封板(31)下侧设置有冷凝液出口(33),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管板(34),在两侧管板(34)之间固定有多个换热管(35),多个的换热管(35)之间通过设有弯头(36)连接形成换热回路并使热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凝液入口(32)和冷凝液出口(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3)还包括有胀接设置在换热管(35)上的铝翅片(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4)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换热器壳体(1)内部上壁的多个折流板一(41)和分别设置在换热器壳体(1)内部下壁的多个折流板二(42),所述折流板一(41)和折流板二(42)前后交替设置使气流呈s形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5)穿插设置在折流板一(41)和折流板二(4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部并位于两侧封板(31)之间固定有拉杆(5),所述拉杆(5)上设有螺纹,在所述拉杆(5)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能将折流板一(41)和折流板二(42)固定的螺母(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5)为紫铜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底部设有排水口(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冷却用的壳管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壳体,在所述换热器壳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能引导气流流动的引流结构,在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能导入冷凝液的冷凝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让气体在换热器内折流使气体停留在换热器内的时间变长,流动的时间也更长,使气体能更加均匀受冷,增加折流板,使相同换热量和温差下换热管排数减少,换热管不需加长管长和增加排数,整体体积不会过多增大,节省更多的空间,并减少了弯头数量,减少了焊接口,也节约了能源并使系统可靠性更高,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使工业成本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春科迪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