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5578发布日期:2021-05-11 14:4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的采用铜管穿翅片形式的换热器部件,通常需要用不同的流路形式、不同的集出液管分流输入组件和集进气管输出组件设计。对换热器内的流程管道进行分流设计,最终目的是未来让换热器发挥最佳的换热效果,提供系统的能力及能效。

空调室外机换热器流路及集出液管分流输入组件和集进气管输出组件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到室外机换热器的风场及风速发布,尤其是上出风的室外机,由于室外机风机在机器的顶部,因此,靠近室外机风机的上部分的冷凝器表面风速高,换热能力好,靠近室外机底部的冷凝器表面风速低,换热器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热能力高的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包括翅片以及若干个u型管,其中,各个所述u型管的弯曲部位于翅片的同一端且各个所述u型管的两直管段平行穿设于翅片上,所述翅片的两端相向弯折形成“u”型形状,且各个u型管的直管段经两次弯折形成与翅片形状相吻合的“u”字形状;各个所述u型管在翅片的另一端处分别连接相通以形成有若干个换热回路,各个所述换热器回路引出的出液管均相汇连接于预设有的系统液管处,每个所述换热回路引出有至少一处与预设有的系统气管相连的进气管。

进一步,各个所述u型管分为两排呈矩阵排列布置。

进一步,包括有30个u型管,各个所述u型管分别连接形成20个换热回路。

进一步,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之间共设置有25个进气管。

进一步,包括有30个u型管,各个所述u型管分别连接形成16个换热回路。

进一步,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之间共设置有23个进气管。

进一步,包括有30个u型管,各个所述u型管分别连接形成18个换热回路。

进一步,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之间共设置有26个进气管。

进一步,所述系统液管与各个换热回路的出液管通过集液管相连,并且集液管与各个出液管之间设有毛细管。

进一步,所述毛细管的外径为0.48mm,内径为0.35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翅片和u型管弯折形成“u”型形状,从而令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安装容易,分流效果更好,提升换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换热器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u型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u型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u型管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翅片,2-u型管,110-系统气管,120-系统液管,121-集液管,122-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包括翅片1和若干个u型管2,其中,u型管2由同向平行延伸的两直管段以及位于两直管段之间的弯曲段组成,本实施例的u型管2的管径为φ7或φ8,翅片1采用铝质翅片1。其次,包括有30个u型管2,各个u型管2的两直管段平行穿设于翅片1上且各个所述u型管2的弯曲段位于翅片1的同一端,上述的各个u型管2分为两排呈矩阵排列布置,每一排上的u型管2呈竖向依次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翅片1两端相向折弯形成“u”型形状,且各个u型管2的直管段经两次弯折形成与翅片1形状相吻合的“u”字形状,翅片1展开的长度为2.8-3.2m。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u型管2在翅片1的另一端处分别连接相通以形成有若干个换热回路,其中,根据不同的换热需求,通过多个跨接弯头将多个u型管2中的不同直管段分别连接相通形成一个换热回路,并且每个换热回路分别引出有至少一处进气管和一处出液管,即,各个换热回路可基于实际的换热器需求设置一处或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进气管。

进一步,各个进气管的出液管与系统液管120之间通过集液管121相连,并且集液管121与各个出液管之间设有毛细管122,其中,毛细管122采用φ4.8*3.5规格(外径为0.48mm,内径为0.35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30个u型管2连接形成20个换热回路,并且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110之间共设置有25个进气管,20个出液管。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通过将30个u型管2连接形成16个换热回路,并且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110之间共设置有23个进气管,16个出液管。翅片1的展开长度为1.9-2.2m。

实施例三:

参见附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通过将30个u型管2连接形成18个换热回路,并且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110之间共设置有26个进气管,18个出液管。翅片1的展开长度为2.3-2.6m。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通过在不同的能力需求及规格要求下,要求越高的换热器,其展开长度越大、设置换热回路数量越多以及设置进气管数量越多。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包括翅片(1)以及若干个u型管(2),其中,各个所述u型管(2)的弯曲部位于翅片(1)的同一端且各个所述u型管(2)的两直管段平行穿设于翅片(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的两端相向弯折形成“u”型形状,且各个u型管(2)的直管段经两次弯折形成与翅片(1)形状相吻合的“u”字形状;各个所述u型管(2)在翅片(1)的另一端处分别连接相通以形成有若干个换热回路,各个所述换热器回路引出的出液管均相汇连接于预设有的系统液管(120)处,每个所述换热回路引出有至少一处与预设有的系统气管(110)相连的进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u型管(2)分为两排呈矩阵排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30个u型管(2),各个所述u型管(2)分别连接形成20个换热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110)之间共设置有25个进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30个u型管(2),各个所述u型管(2)分别连接形成16个换热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110)之间共设置有23个进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30个u型管(2),各个所述u型管(2)分别连接形成18个换热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换热回路与系统气管(110)之间共设置有26个进气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液管(120)与各个换热回路的出液管通过集液管(121)相连,并且集液管(121)与各个出液管之间设有毛细管(1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122)的外径为0.48mm,内径为0.3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包括翅片以及若干个U型管,其中,各个所述U型管的弯曲部位于翅片的同一端且各个所述U型管的两直管段平行穿设于翅片上,所述翅片的两端相向弯折形成“U”型形状,且各个U型管的直管段经两次弯折形成与翅片形状相吻合的“U”字形状;各个所述U型管在翅片的另一端处分别连接相通以形成有若干个换热回路,各个所述换热器回路引出的出液管均相汇连接于预设有的系统液管处,每个所述换热回路引出有至少一处与预设有的系统气管相连的进气管。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3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