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9334发布日期:2021-09-25 11:3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技术,特指一种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voc的检测分析十分重要。目前,voc的常规方法主要是将样品采集起来,特定温度下使样品散发voc后,用富集管吸附,再用热解析气相质谱仪进行检测。监测空气中voc含量时候,存在空气中水分被带入富集管的情况,而富集管通常为负温度,所以,水分会在富集管中结冰,造成气路堵塞,影响进样富集。另外富集管中的水分过多,会影响后端的测量结果,如果后面接了质谱仪,甚至会损坏质谱仪或影响质谱仪寿命。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气体检测路径上加入气体干燥剂,或是使用nafion管(全氟磺酸树脂)对检测气体进行干燥,过滤掉样气中的水份。但是nafion管(全氟磺酸树脂)以及绝大多数干燥剂对部分有机气体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导致样品部分成分损耗,引起检测结果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除水干燥效果好、能提高测试精度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管、导热板、加热机构、隔热板、散热板和散热机构,所述导热板、隔热板和散热板从上往下依次叠层布置,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导热板内,所述除水管缠绕在所述导热板和散热板上或缠绕在所述隔热板,所述散热机构用于对散热板进行降温。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水管为硅烷化惰性除水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机构为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板的下方。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机构为水冷散热组件,所述水冷散热组件包括储水箱、导水管、泵体和散热管,所述储水箱通过导水管与泵体连接,所述散热管一端与泵体相连,所述散热管另一端穿过所述散热板与储水箱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管在散热板内呈s型弯曲布置或呈u型布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板为金属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板为金属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管、导热板、加热机构、隔热板、散热板和散热机构,导热板、隔热板和散热板从上往下依次叠层布置,加热机构设置在导热板
内,除水管缠绕在导热板和散热板上或缠绕在隔热板上,实现除水管分段交替接触导热板和散热板,通过导热板和散热板使除水管中形成局部温差,样气进入除水管中,在通过导热板时温度升高,然后流动通过散热板时遇冷冷凝形成水雾,循环往复,利用温差冷凝实现除去样气中的水分,极大的降低了进入富集管的水分含量,无需填充更换干燥剂,成本更低且能有效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采用温差冷凝的方式,样气中的水分不会结冰,能有效避免样气的损耗,测试结果能更真实反映voc气体成分。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
19.1、除水管;2、导热板;3、加热机构;4、隔热板;5、散热板;6、散热机构;61、储水箱;62、导水管;63、泵体;64、散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管1、导热板2、加热机构3、隔热板4、散热板5和散热机构6,导热板2、隔热板4和散热板5从上往下依次叠层布置,加热机构3设置在导热板2内,除水管1缠绕在导热板2和散热板5上,散热机构6用于对散热板5进行降温。
23.本实施例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管1、导热板2、加热机构3、隔热板4、散热板5和散热机构6,导热板2、隔热板4和散热板5从上往下依次叠层布置,加热机构3设置在导热板2内,除水管1缠绕在导热板2和散热板5上,实现除水管分段交替接触导热板和散热板,通过导热板2和散热板5使除水管1中形成局部温差,样气进入除水管1中,在通过导热板2时温度升高,然后流动通过散热板5时遇冷冷凝形成水雾,循环往复,当样气进入富集管后,关闭散热机构6,除水管1整体温度上升,冷凝水汽化,通过载气即可将其吹出。本实用新型利用温差冷凝实现除去样气中的水分,极大的减少了进入富集管中的水分含量,无需填充更换干燥剂,成本更低且能有效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采用温差冷凝的方式,样气中的水分不会结冰,能有效避免样气的损耗,测试结果能更真实反映voc气体成分。
24.本实施例中,除水管1为硅烷化惰性除水管,采用硅烷化惰性除水管能避免吸附有机气体,避免检测结果失真。
25.本实施例中,散热机构6为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板5的下方。通过散热风扇对散热板5进行降温,能使样气在流动到散热板5时,能快速降温,形成局部温差。
26.本实施例中,导热板2和散热板5均采用金属板,利用了金属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实现对除水管1快速升温和降温。
27.实施例二
2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除水管1缠绕在隔热板4上,除水管1分段交替与导热板2的下底面和散热板5的上表面相接触,从而实现除水管1分段加热和降温,形成局部温差,实现温差冷凝除水。
29.实施例三
3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散热机构6为水冷散热组件,水冷散热组件包括储水箱61、导水管62、泵体63和散热管64,储水箱61通过导水管62与泵体63连接,散热管64一端与泵体63相连,散热管64另一端穿过散热板5与储水箱61连通。通过水冷散热组件与散热板5接触,热量传递方式以热传导方式进行,降温速度更快,除水效果更好。
31.本实施例中,散热管64在散热板5内呈u型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管64呈s型弯曲布置。散热管64呈u型布置或s型弯曲布置,与散热板5的接触面积更大,能更快地降低散热板5的温度。
3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水管(1)、导热板(2)、加热机构(3)、隔热板(4)、散热板(5)和散热机构(6),所述导热板(2)、隔热板(4)和散热板(5)从上往下依次叠层布置,所述加热机构(3)设置在导热板(2)内,所述除水管(1)缠绕在所述导热板(2)和散热板(5)上或缠绕在所述隔热板(4)上,所述散热机构(6)用于对散热板(5)进行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管(1)为硅烷化惰性除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为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板(5)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为水冷散热组件,所述水冷散热组件包括储水箱(61)、导水管(62)、泵体(63)和散热管(64),所述储水箱(61)通过导水管(62)与泵体(63)连接,所述散热管(64)一端与泵体(63)相连,所述散热管(64)另一端穿过所述散热板(5)与储水箱(61)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64)在散热板(5)内呈s型弯曲布置或呈u型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为金属板。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5)为金属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集管进样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管、导热板、加热机构、隔热板、散热板和散热机构,导热板、隔热板和散热板从上往下依次叠层布置,加热机构设置在导热板内,除水管缠绕在导热板和散热板上或缠绕在所述隔热板上,散热机构用于对散热板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除水干燥效果好、能提高测试精度等优点。测试精度等优点。测试精度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源远 邓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优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