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2107发布日期:2021-11-15 23:3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温室周年高效、优质、清洁、安全生产是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方向,但不适宜的温室内环境条件已成为其发展的限制因素。为保障适宜的作物生产环境条件,提高温室环境管控效率和温室生产经济效益,需要对温室环境进行综合调控,而不是简单调控某一个环境因子。温室环境综合调控涉及加温、降温、增湿、除湿、co2补施及空气过滤、消毒等,实施过程均与温室通风及气流组织紧密相关。
3.传统的温室大多数需要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继而安装有具备对应调节功能的空调机组,并且,温室系统出了需要把控温室内的气温以外,还需要保证温室内的气体湿度,防止产物处于湿度不合适的环境内,影响生长,现有技术中的温室系统大多数都是采用独立的除湿机构和湿度感应单元配合实现温室内气体湿度控制功能,该结构复杂,而且独立设置的除湿机构占据一定的空间比例,导致其除湿部分的实用性下降,同时,除湿机构具有相应的能耗,导致温室系统的能源耗费增加,不利于企业发展。
4.传统温室大多数在白天时段,由于具有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基本不需要进行室内除湿,由于产物成长时间白天时段和夜晚时段几乎各占一半,独立设置的除湿机构在半数时段内处于非工作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影响除湿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温室采用独立除湿机构进行除湿,实用性低,浪费资源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包括机座、制冷装置、除湿制冷一体化装置、光强湿度控制装置和鼓风装置;所述机座设置有安装型腔,所述安装型腔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升压机构、冷媒传送管和蒸发机构,所述冷媒传送管连接所述升压机构和所述蒸发机构并形成循环结构,所述蒸发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输出端,所述升压机构用于升压冷媒并驱动冷媒沿管道移动至所述蒸发机构内并与经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蒸发机构内的气体换热,使经所述蒸发机构换热后的气体的温度下降;所述除湿制冷一体化装置包括第一冷凝机构、第二冷凝机构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冷凝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通过所述冷媒传送管管道连接于所述升压机构和所述蒸发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冷凝机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且用于将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的热量转送至所述出水管的流体上,所述第二冷凝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冷凝机构通过所述冷媒传送管管道连接在所述蒸发机构和所述升压机构之间且用于加热干燥经所述出风口输出的气体,所述换向机构设置在
所述升压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换向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机构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所述换向机构的输出端为两组,两组所述换向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管道连接;所述光强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光亮度传感器、灯光继电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所述光亮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且用于监测温室内的光照度以确认温室所处时段,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且用于监测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所述换向机构驱动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换向机构的两个输出端的开闭状态,所述灯光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灯光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温室的光源连接,所述灯光继电器用于控制温室光源开闭以维持温室在白天阶段时的室内光照强度;所述鼓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的之间;其中,当所述换向机构的输出端仅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连通时,所述鼓风装置用于直接输出经所述蒸发机构换热后的低温气体至温室内;当所述换向机构的输出端仅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连通时,所述鼓风装置用于输出经所述蒸发机构换热以及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加热后的低温干燥气体至温室内。
7.可选地,所述换向机构为三通换向阀,所述换向机构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冷媒传送管与所述升压机构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换向机构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冷媒传送管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管道连接。
8.可选地,所述鼓风装置为变频风机,所述升压机构为变频压缩机。
9.可选地,所述蒸发机构包括安装架和翅片组,所述安装架呈通孔型框架结构,所述翅片组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且形成多个用于冷凝气体中的水分的倾斜过道,所述冷媒传送管往复穿设在所述倾斜过道内以用于抵接穿过所述倾斜过道的气体,使气体温度下降。
10.可选地,所述蒸发机构还包括凝水盘,所述凝水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且用于接收经汇聚在所述翅片组并受重力影响下坠的冷凝水。
11.可选地,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冷凝机构、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和所述蒸发机构之间的所述冷媒传送管呈三通管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与所述蒸发机构之间分别管道连接有单向阀。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与所述蒸发机构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器和节流阀,所述过滤器用于除去冷媒中的水分和杂质,所述节流阀用于冷媒降压。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与所述蒸发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存储多余冷媒的储液器。
14.可选地,所述出水管上的输出端设置有三通管结构,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出水管内压力的冷凝压力调节阀。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当温室处于预设的白天时段时,所述光亮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室内的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光照强度值判断室内光照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当室内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所述灯光继电器打开光源以维持温室内光照强度;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连接的输出端关闭,所述升压机构驱动
装载于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升压升温,经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内的水体与所述冷媒传送管的冷媒换热,使冷媒降压降温以及经所述出水管输出的流体升温;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低温低压的冷媒至所述蒸发机构中,鼓风装置启动,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安装型腔的气体与所述蒸发机构的换热单元接触并与低温低压的冷媒换热,气体温度降低并经所述鼓风装置从所述出风口输送至温室内,实现温室制冷效果。
16.当温室处于预设的夜晚时段时,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室内的空气湿度并将空气湿度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的空气湿度判断室内空气湿度是否低于预设值;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预设空气湿度值时,所述换向机构闭合所述第一冷凝机构与所述换向机构连接的输出端,并开通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连接的输出端;所述升压机构驱动装载于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升压升温,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高温高压冷媒经过所述第二冷凝机构,所述鼓风装置鼓风,经过所述第二冷凝机构的空气与所述冷媒传送管的冷媒换热,使冷媒降压降温,升温空气获得干燥效果并经所述鼓风装置鼓送至温室室内;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低温低压的冷媒至所述蒸发机构中,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安装型腔的气体与所述蒸发机构的换热单元接触并与低温低压的冷媒换热,气体水分冷凝在所述蒸发机构的换热单元上,同时,气体温度降低并输送至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内,以维持气体经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加热干燥前的低温状态;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当温室室内空气湿度低于空气湿度预设值时,所述换向机构闭合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连接的输出端,开通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连接的输出端,恢复温室制冷效果。
17.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温室采用独立设置的除湿机构,实用性低,以及造成资源浪费,徒增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通过设置光照传感单元和湿度传感单元,其中,在白天时段,光照传感单元通过继电器控制室内光源,实现补光以作为简单有效的除湿手段,夜晚时段通过湿度传感器时刻监控室内空气湿度,将两个具有独立冷媒回路的冷凝器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在需要除湿时,转换冷媒回路,使位于出风口处的冷凝器导通,实现气体在经过蒸发器一次水分冷凝干燥除湿之后,二次加热升温干燥实现重复除湿的效果,除湿效果显著,当空气湿度降低后,复位换向机构的输出端,即可切换为制冷模式,结合控制中心实现除湿功能和制冷功能的有效、灵敏转换,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显著,同时,仅通过空调机组即可实现除湿,无需单独设置除湿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温室的室内空间利用率,增强该空调机组的实用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控除湿制冷方法,由上述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19.s100:当温室处于预设的白天时段时,所述光亮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室内的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光照强度值判断室内光照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当室内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所述灯光继电器打开光源以维持温室内光照强度;
20.s200: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连接的输出端关闭,所述升压机构驱动装载于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升压升温,经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内的水体与所述冷媒传送管的冷媒换热,使冷媒降压降温以及经所述出水管输出的流体升温;
21.s300: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低温低压的冷媒至所述蒸发机构中,鼓风装置启动,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安装型腔的气体与所述蒸发机构的换热单元接触并与低温低压的冷媒换热,气体温度降低并经所述鼓风装置从所述出风口输送至温室内,实现温室制冷效果;
22.s400:当温室处于预设的夜晚时段时,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室内的空气湿度并将空气湿度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的空气湿度判断室内空气湿度是否低于预设值;
23.s500:重复s400,室内空气湿度低于预设空气湿度值时,所述换向机构闭合所述第一冷凝机构与所述换向机构连接的输出端,并开通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连接的输出端;
24.s600:所述升压机构驱动装载于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升压升温,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高温高压冷媒经过所述第二冷凝机构,所述鼓风装置鼓风,经过所述第二冷凝机构的空气与所述冷媒传送管的冷媒换热,使冷媒降压降温,升温空气获得干燥效果并经所述鼓风装置鼓送至温室室内;
25.s700: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低温低压的冷媒至所述蒸发机构中,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安装型腔的气体与所述蒸发机构的换热单元接触并与低温低压的冷媒换热,气体水分冷凝在所述蒸发机构的换热单元上,同时,气体温度降低并输送至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内,以维持气体经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加热干燥前的低温状态;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26.s800:重复s600~s700,当温室室内空气湿度低于空气湿度预设值时,所述换向机构闭合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连接的输出端,开通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连接的输出端,恢复温室制冷效果。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控除湿制冷方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温室采用独立设置的除湿机构,实用性低,以及造成资源浪费,徒增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通过设置光照传感单元和湿度传感单元,其中,在白天时段,光照传感单元通过继电器控制室内光源,实现补光以作为简单有效的除湿手段,夜晚时段通过湿度传感器时刻监控室内空气湿度,将两个具有独立冷媒回路的冷凝器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在需要除湿时,转换冷媒回路,使位于出风口处的冷凝器导通,实现气体在经过蒸发器时水分冷凝获得一次干燥除湿之后,进冷凝器二次加热升温干燥实现重复除湿的效果,除湿效果显著,当空气湿度降低后,复位换向机构的输出端,即可切换为制冷模式,结合控制中心实现除湿功能和制冷功能的有效、灵敏转换,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显著,同时,仅通过空调机组即可实现除湿,无需单独设置除湿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温室的室内空间利用率,增强该空调机组的实用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沿图1中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的局部剖切视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在制冷模式时的冷媒流动路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在除湿模式时的冷媒流动路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控除湿制冷方法的流程图。
3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5.10—机座
ꢀꢀꢀꢀꢀꢀꢀꢀꢀꢀꢀꢀꢀꢀ
20—鼓风装置
ꢀꢀꢀꢀꢀꢀꢀꢀꢀꢀꢀꢀꢀ
30—升压机构
36.40—蒸发机构
ꢀꢀꢀꢀꢀꢀꢀꢀꢀꢀ
50—第一冷凝机构
ꢀꢀꢀꢀꢀꢀꢀꢀꢀ
60—第二冷凝机构
37.70—换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供一种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包括机座10、制冷装置、除湿制冷一体化装置、光强湿度控制装置和鼓风装置20;所述机座10设置有安装型腔,所述安装型腔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升压机构30、冷媒传送管和蒸发机构40,所述冷媒传送管连接所述升压机构30和所述蒸发机构40并形成循环结构,所述蒸发机构40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输出端,所述升压机构30用于升压冷媒并驱动冷媒沿管道移动至所述蒸发机构40内并与经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蒸发机构40内的气体换热,使经所述蒸发机构40换热后的气体的温度下降;所述除湿制冷一体化装置包括第一冷凝机构50、第二冷凝机构60和换向机
构70,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通过所述冷媒传送管管道连接于所述升压机构30和所述蒸发机构40之间,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且用于将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的热量转送至所述出水管的流体上,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冷凝机构 60通过所述冷媒传送管管道连接在所述蒸发机构40和所述升压机构30之间且用于加热干燥经所述出风口输出的气体,所述换向机构70设置在所述升压机构 30的输出端,所述换向机构70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机构30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所述换向机构70的输出端为两组,两组所述换向机构7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管道连接;所述光强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光亮度传感器、灯光继电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所述光亮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且用于监测温室内的光照度以确认温室所处时段,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且用于监测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所述换向机构70驱动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换向机构70的两个输出端的开闭状态,所述灯光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灯光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温室的光源连接,所述灯光继电器用于控制温室光源开闭以维持温室在白天阶段时的室内光照强度;所述鼓风装置20,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的之间,灯光继电器触电常闭状态为光源接通状态;其中,当所述换向机构70的输出端仅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连通时,所述鼓风装置20用于直接输出经所述蒸发机构40换热后的低温气体至温室内;当所述换向机构70的输出端仅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连通时,所述鼓风装置 20用于输出经所述蒸发机构40换热以及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加热后的低温干燥气体至温室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中心包括电控箱和plc控制系统,电控箱和plc控制系统为技术成型和技术成熟的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43.具体地,该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当温室处于预设的白天时段时,所述光亮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室内的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光照强度值判断室内光照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当室内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所述灯光继电器打开光源以维持温室内光照强度;所述换向机构70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 连接的输出端关闭,所述升压机构30驱动装载于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升压升温,经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内的水体与所述冷媒传送管的冷媒换热,使冷媒降压降温以及经所述出水管输出的流体升温;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低温低压的冷媒至所述蒸发机构40中,鼓风装置20启动,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安装型腔的气体与所述蒸发机构40的换热单元接触并与低温低压的冷媒换热,气体温度降低并经所述鼓风装置20从所述出风口输送至温室内,实现温室制冷效果。
44.当温室处于预设的夜晚时段时,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室内的空气湿度并将空气湿度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的空气湿度判断室内空气湿度是否低于预设值;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预设空气湿度值时,所述换向机构70闭合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与所述换向机构70连接的输出端,并开通所述换向机构70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连接的输出端;所述升压机构30 驱动装载于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升压升温,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高温高压冷媒经过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所述鼓风装置20鼓风,经过所述第二冷凝机构 60的空气与所述冷媒传送管的冷媒换热,使冷媒降压降温,升温空气获得干燥效
果并经所述鼓风装置20鼓送至温室室内;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低温低压的冷媒至所述蒸发机构40中,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安装型腔的气体与所述蒸发机构40的换热单元接触并与低温低压的冷媒换热,气体水分冷凝在所述蒸发机构 40的换热单元上,同时,气体温度降低并输送至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内,以维持气体经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加热干燥前的低温状态;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当温室室内空气湿度低于空气湿度预设值时,所述换向机构 70闭合所述换向机构70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连接的输出端,开通所述换向机构70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连接的输出端,恢复温室制冷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当空调机组处于除湿模式时,水路部分处于非工作状态。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强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室温传感器,所述室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在白天时段,光照度大于设定值,空调机组处于制冷模式,当光照度小于设定值,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室温,当室温小于预设温度值时,继电器闭合以开灯提高室内温度;当室温大于设定值时,继电器断开,灯光关闭。优选的,预设室温为35℃;夜晚时段时,灯光继电器处于常开状态。
46.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温室采用独立设置的除湿机构,实用性低,以及造成资源浪费,徒增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通过设置光照传感单元和湿度传感单元,其中,在白天时段,光照传感单元通过继电器控制室内光源,实现补光以作为简单有效的除湿手段,夜晚时段通过湿度传感器时刻监控室内空气湿度,将两个具有独立冷媒回路的冷凝器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在需要除湿时,转换冷媒回路,使位于出风口处的冷凝器导通,实现气体在经过蒸发器一次水分冷凝干燥除湿之后,二次加热升温干燥实现重复除湿的效果,除湿效果显著,当空气湿度降低后,复位换向机构70的输出端,即可切换为制冷模式,结合控制中心实现除湿功能和制冷功能的有效、灵敏转换,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显著,同时,仅通过空调机组即可实现除湿,无需单独设置除湿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温室的室内空间利用率,增强该空调机组的实用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47.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机构70为三通换向阀,所述换向机构70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冷媒传送管与所述升压机构30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换向机构70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冷媒传送管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管道连接,采用三通换向阀结构,有利于该输出端换向的稳定性,保证除湿模式和制冷模式的切换效果,有利于保证该空调机组的结构稳定性。
48.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鼓风装置20为变频风机,所述升压机构30为变频压缩机,采用变频单元有利于控制冷媒移动速度,使该空调机组在处于除湿模式时,换热时长增加,提高空气干燥效率,有利于提高除湿效果。
49.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机构40包括安装架和翅片组,所述安装架呈通孔型框架结构,所述翅片组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且形成多个用于冷凝气体中的水分的倾斜过道,所述冷媒传送管往复穿设在所述倾斜过道内以用于抵接穿过所述倾斜过道的气体,使气体温度下降,采用翅片结构的蒸发器结构,翅片呈倾斜角度设置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挡水板结构,进一步提高水分冷凝效率,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
50.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机构40还包括凝水盘,所述凝水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且用于接收经汇聚在所述翅片组并受重力影响下坠
的冷凝水,对水分进行集中回收处理,符合节能环保理念。
51.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和所述蒸发机构40之间的所述冷媒传送管呈三通管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与所述蒸发机构 40之间分别管道连接有单向阀。
52.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与所述蒸发机构40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器和节流阀,所述过滤器用于除去冷媒中的水分和杂质,所述节流阀用于冷媒降压,所述节流阀和所述过滤器为技术成型和技术成熟的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53.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和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与所述蒸发机构40之间设置有用于存储多余冷媒的储液器,采用储液器有利于应对除湿模式和制冷模式切换时形成多余的冷媒,有利于提高该空调机组的实用性。
54.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上的输出端设置有三通管结构,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出水管内压力的冷凝压力调节阀,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外部的热水供给装置连接,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复合环保理念。
55.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为板式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为翅片冷凝器。
56.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控除湿制冷方法,由上述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57.s100:当温室处于预设的白天时段时,所述光亮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室内的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光照强度值判断室内光照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当室内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所述灯光继电器打开光源以维持温室内光照强度;
58.s200:所述换向机构70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连接的输出端关闭,所述升压机构30驱动装载于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升压升温,经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内的水体与所述冷媒传送管的冷媒换热,使冷媒降压降温以及经所述出水管输出的流体升温;
59.s300: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低温低压的冷媒至所述蒸发机构40中,鼓风装置20启动,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安装型腔的气体与所述蒸发机构40的换热单元接触并与低温低压的冷媒换热,气体温度降低并经所述鼓风装置20从所述出风口输送至温室内,实现温室制冷效果;
60.s400:当温室处于预设的夜晚时段时,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室内的空气湿度并将空气湿度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的空气湿度判断室内空气湿度是否低于预设值;
61.s500:重复s400,室内空气湿度低于预设空气湿度值时,所述换向机构70 闭合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与所述换向机构70连接的输出端,并开通所述换向机构70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连接的输出端;
62.s600:所述升压机构30驱动装载于所述冷媒传送管内的冷媒升压升温,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高温高压冷媒经过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所述鼓风装置20鼓风,经过所述第二
冷凝机构60的空气与所述冷媒传送管的冷媒换热,使冷媒降压降温,升温空气获得干燥效果并经所述鼓风装置20鼓送至温室室内;
63.s700:所述冷媒传送管输送低温低压的冷媒至所述蒸发机构40中,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安装型腔的气体与所述蒸发机构40的换热单元接触并与低温低压的冷媒换热,气体水分冷凝在所述蒸发机构40的换热单元上,同时,气体温度降低并输送至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内,以维持气体经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 加热干燥前的低温状态;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64.s800:重复s600~s700,当温室室内空气湿度低于空气湿度预设值时,所述换向机构70闭合所述换向机构70与所述第二冷凝机构60连接的输出端,开通所述换向机构70与所述第一冷凝机构50连接的输出端,恢复温室制冷效果。
65.具体地,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温室采用独立设置的除湿机构,实用性低,以及造成资源浪费,徒增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控除湿一体化智能空调机组通过设置光照传感单元和湿度传感单元,其中,在白天时段,光照传感单元通过继电器控制室内光源,实现补光以作为简单有效的除湿手段,夜晚时段通过湿度传感器时刻监控室内空气湿度,将两个具有独立冷媒回路的冷凝器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在需要除湿时,转换冷媒回路,使位于出风口处的冷凝器导通,实现气体在经过蒸发器时水分冷凝获得一次干燥除湿之后,进冷凝器二次加热升温干燥实现重复除湿的效果,除湿效果显著,当空气湿度降低后,复位换向机构70的输出端,即可切换为制冷模式,结合控制中心实现除湿功能和制冷功能的有效、灵敏转换,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显著,同时,仅通过空调机组即可实现除湿,无需单独设置除湿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温室的室内空间利用率,增强该空调机组的实用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