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烧制的装配结构梭式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7035发布日期:2021-06-11 21:54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循环烧制的装配结构梭式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梭式窑系统,具体为结合了轮窑、隧道窑和梭式窑特点的烧制仿古砖、瓦、砌块、贴片和陶瓷、砂轮、耐火材料、电瓷、热处理等的循环烧制的装配结构梭式窑系统。这种梭式窑系统必要时也可以还原成传统梭式窑。



背景技术:

轮窑是生产砖瓦的的一种古老的热工设备。虽然它具有连续性生产,产量较高,可以采用各种燃料,建造费用低等优点,但与隧道窑,辊道窑等现代窑炉相比较,其机械化程度低,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这是因为传统轮窑的结构使得制品机械化装窑和出窑受到较大限制之故。

梭式窑是一种以窑车做窑底的间歇式生产的热工设备,因窑车从窑的一侧进出也称抽屉窑,是国内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窑型之一。梭式窑除具有操作灵活性大,能满足多品种生产等优点外,其改善了劳动条件,可以缩短窑的周转时间。传统的梭式窑由于投资少、生产灵活,尽管比隧道窑、辊道窑能耗高30-40%,但目前仍是陶瓷、砂轮、耐火材料、电瓷、热处理行业普遍采用的窑炉;尽管窑炉工作者对梭式窑作了很多改进,节能效果有所提高,但由于原梭式窑的特殊结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梭式窑能耗高的弊端。

中国专利申请cn201220489583.5号公开了一种连通循环梭式窑,包括具有独立烧成控制的梭式窑,由梭式窑体、窑门、燃烧机、上下排烟道和台车组成,所述梭式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烧成控制的梭式窑组成,所述下排烟道相互连通并设有控制闸板;还设置有助燃风机、主排烟风机、上排烟道、上排烟道闸板、主排烟管、烟道冷风进口、燃气喷射器。由于该连通循环梭式窑实现烧成工序依次循环烧成,充分利用烧成余热,达到节能降耗减排,比传统梭式窑节能50%以上,比快速梭式窑节能35%,比隧道窑、辊道窑节能15%以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且生产灵活,各炉膛烧成不同温度、不同气氛的产品不受限制,比同等产量的梭式窑可减少场地一半以上。但其排烟系统过于复杂,节能效果依然有限,无法用于烧制仿古建材等。

cn201110369837.x号公开了一种高效组合式隧道窑设备,包括隧道窑体,所述隧道窑体包括钢结构框架组件、外壁板和保温耐热层,所述保温耐热层与钢结构框架组件固定连接且位于钢结构框架组件里侧,所述钢结构框架组件外侧与外壁板固定连接,所述隧道窑体上设有加热装置,隧道窑体内壁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隧道窑体顶部设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入口端与排烟管组件连接,在隧道窑体两侧设有多个一端与排烟管组件连接,另一端与隧道窑体内部连通的排烟口。该发明整体采用多个框架式隧道窑体组合安装而成,既方便安装又缩短工期,提高了效率,还可搬运移动多次利用。但通常用于隧道窑,且该设计无法用于烧制仿古建材。

中国专利申请cn88208181.0公开了一种多层空气夹层炉衬,其特征是该炉衬用低档硅酸铝纤维板或岩棉板组成以空气层为夹层的多层结构,在空气夹层中用纤维板和隔板等以阻止空气夹层中的热对流,隔板可以是条状或瓦楞状或任意其他图案,空气夹层中的隔板与纤维板层用粘接剂粘接。该多层空气夹层保温炉衬充分利用了空气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制成的新型保温炉衬。但是该设计的空气夹层非连续且无法与外界连通,也仅仅适用于大多数工业冶炼炉窑,如热处理电阻炉。

中国专利申请cn201911070483.1公开了一种烧制青砖瓦的轮窑,包括窑道和主烟道,窑道上均布有窑门,窑道下部开有烟道进口,烟道进口与主烟道连通;主烟道与总烟道连通,总烟道上装有抽风机;窑道顶部有加煤孔;其特征在于:相邻窑门之间设有隔离墙,相邻隔离墙之间的窑道构成一个窑室,隔离墙下部开有门洞,门洞上装有密封门;每个窑室中布有降温管,降温管的一端穿过轮窑体后与大气连通,另一端连通降温歧管,降温歧管上设有歧管阀,歧管阀连通降温主管,降温主管与一风机相连。但是,上述发明在窑室中布有降温管依然存在投入较大,降温不均匀且效率低,特别是在高温下降温管容易损坏漏风更换频繁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将轮窑、隧道窑和梭式窑相结合的循环烧制的装配结构梭式窑系统。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将轮窑、隧道窑和梭式窑结合;整个系统可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运行;设置能利用余热的降温子系统;采用装配式窑体。

本发明的具体设计方案是:

一种循环烧制的装配结构梭式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含下列子系统:

a、烘干坯料的烘干房系统;

b、输送坯料和烧制品的轨道运输系统;

c、循环梭式窑窑体系统;

d、窑室排烟系统;

e、窑门开闭系统;

且所述循环包括封闭循环和非封闭循环,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改造;

烘干房系统的烘干房上设有热风进风通道;

轨道运输系统含主轨道、空车返回轨道、出货轨道,岐轨道,位于轨道上的摆渡车,摆渡车上设有摆渡车转盘,载于摆渡车上的窑车,岐轨道与窑车车轮配合;

循环梭式窑窑体系统含由立柱和横梁构成的钢构支架、通过连接件与钢构支架固定连接的窑壁,窑壁由外侧保温层和内侧耐火层构成;窑壁含面壁、背壁和顶壁,面壁、背壁和顶壁围成窑道,窑道上设有多个隔墙,相邻两个隔墙之间构成一个窑室,隔墙上留有孔洞,孔洞处安装有密封门,密封门通过提升杆与设于顶壁上的升降机构连接;每个窑室的面壁上开有门洞,门洞上装有窑门,岐轨道从门洞伸入窑室中,每个窑室可以设一组或两组岐轨道;设有窑室的岐烟道。钢构支架可以装在外侧保温层和内侧耐火层之间,也可以装在外侧保温层外侧,连接件可以是不锈钢陶瓷挂件。

优选地,窑室排烟系统为:设有总烟道,岐烟道上装有烟道阀门,岐烟道与总烟道连通,总烟道出口装有抽烟机,抽烟机出口连通烘干房的热风进风通道。每个窑室可以有多个岐烟道。

优选地,窑门开闭系统为提升系统:在窑体外铺有吊车轨道,吊车轨道上布置有吊车。窑门装配可以是升降式、翻转式和推拉式等,窑门开闭系统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方式。

优选地:循环梭式窑窑体系统还含窑室的降温子系统:窑壁的保温层和耐火层之间留有空腔,设有降温岐通道一端与空腔连通,另一端通过降温阀门后与降温主通道连通,窑壁上开有空腔连通外界大气的进风口。每个窑室可以有多个降温岐通道和多个进风口。

优选地:降温主通道与总烟道连通。降温主通道也可以另设风机将热风送到烘干房的热风进风通道,热风也可做它用。

优选地:当采用自燃坯料时,顶壁设有通往窑室的投煤孔,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燃料。

优选地:当采用燃气作为坯料燃料时,窑壁设有通往窑室的燃烧机,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多点燃烧。

优选地:轨道拐角处设有转盘。这样,摆渡车还可以通过转盘变向直接开到各个方向的轨道。若没有该转盘,则各个方向的轨道上都必须有相应摆渡车,窑车要在各个方向的摆渡车之间转运。

窑门上可以设有观察孔,以观察窑室燃烧情况;窑门上可以设有进风孔,以补充窑室燃烧氧气可能存在的不足情况。每个窑室还可以安装温度探测及控制设备。

本发明由于利用了轮窑的可持续性生产和梭式窑的劳动强度低等特点,实现了循环焙烧不熄火,机械化进出物料,解决了传统仿古建材窑存在的生产停顿的情况,减少了能源的浪费,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出率;降温子系统一改传统的自然冷却或喷水冷却等方式,可大大降低冷却时间,还利用了余热;采用装配式窑体,降低了建造成本,且装配件可以重复利用,整个系统可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运行。在焙烧阶段,空腔中的空气夹层起到保温节能作用,在降温阶段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不断置换进外界的冷空气到空气夹层起到提高窑室降温速率的作用,且出风口抽出的热风再送去干燥坯料,从而一举三得,生产效率高。本发明也是对cn201911070483.1号专利申请所述轮窑的重大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1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c6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c2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的c3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2的c4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2的c5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中:1.吊车轨道;2.窑室;3.主轨道;4.转盘;5.总烟道;6.烟道阀门;7.降温主通道;8.升降机构;9.降温岐通道;10.降温阀门;11.吊车;12.摆渡车;13.窑车;14.烘干房;15.耐火层;16.保温层;17.密封门;18.钢构支架;19.窑门;20.燃气管道;21.岐轨道;22.空腔;23.岐烟道;24.隔离门框;25.隔墙;26.提升杆;27.连接件;28.观察窗;29.燃烧机;30.窑门铰链;31.摆渡车底盘;32.摆渡车转盘;33.热风进风通道;34.投煤孔;35.抽烟机;36.吊车钢丝绳;37.吊葫芦;38.进风口;39.壁板;40.调节螺栓组;41.瓷葫芦;42.异形头螺钉;43.空车返回轨道;44.出货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一种循环烧制的装配结构梭式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含下列子系统:

a、烘干坯料的烘干房系统;

b、输送坯料和烧制品的轨道运输系统;

c、循环梭式窑窑体系统;

d、窑室排烟系统;

e、窑门开闭系统;

且本实施例的循环方式为封闭循环;

烘干房系统的烘干房14上设有热风进风通道33;

轨道运输系统含主轨道3、空车返回轨道43、出货轨道44,岐轨道21,位于轨道上的摆渡车12,摆渡车12上设有摆渡车转盘32,载于摆渡车12上的窑车13,岐轨道21与窑车13车轮配合;

循环梭式窑窑体系统含由立柱和横梁构成的钢构支架18、通过连接件27与钢构支架18固定连接的窑壁,窑壁由外侧保温层16和内侧耐火层15构成;窑壁含面壁、背壁和顶壁,面壁、背壁和顶壁围成窑道,窑道上设有多个隔墙25,相邻两个隔墙25之间构成一个窑室2,隔墙25上留有孔洞,孔洞处安装有密封门17,密封门17通过提升杆26与设于顶壁上的升降机构8连接;每个窑室2的面壁上开有门洞,门洞上装有窑门19,岐轨道21从门洞伸入窑室2中;窑室2下部设有岐烟道23。钢构支架18装在外侧保温层16的外侧,钢构支架18外装有壁板39。

窑室排烟系统为:设有总烟道5,岐烟道23上装有烟道阀门6,岐烟道23与总烟道5连通,总烟道5出口装有抽烟机35,抽烟机35出口连通烘干房14的热风进风通道33。

窑门19采用翻转式开闭:在窑体外铺有吊车轨道1,吊车轨道1上布置有开闭窑门19的吊车11。

循环梭式窑窑体系统还含窑室2的降温子系统:窑壁的保温层16和耐火层15之间留有空腔22,设有降温岐通道9一端与空腔22连通,另一端通过降温阀门10后与降温主通道7连通,窑壁上开有空腔22连通外界大气的进风口38。

降温主通道7与总烟道5连通。

当采用自燃坯料时,顶壁设有通往窑室2的投煤孔34;当采用燃气作为坯料燃料时,窑壁设有通往窑室2的燃烧机29。必要时也可以投煤孔34和燃烧机29兼用。

轨道拐角处还设有转盘4。

窑门19上设有观察窗28。

以烧制仿古建材为例,其烧制方法与cn201911070483.1号专利申请所述轮窑和梭式窑大体一致:控制焙烧温度900-1100℃烧结6-10小时,然后将该窑室2与后续焙烧带隔离变成冷却室,最大限度隔绝外界空气,形成冷却还原环境,同时降温阀门10抽风降温,在缺氧的气氛中一直冷却到无法再次氧化的温度,完成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