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1077发布日期:2023-01-14 09:0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送风舒适性。
3.现有空调通常仅具有一个出风口,仅能朝一侧送风。虽然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导叶等等导风装置,但也仅仅能够较小范围地调节送风角度,无法实现多方向送风。特别是无法根据制冷、制热的不同以及人所处位置的不同而较大角度地调节送风方向,使用户体验极为受限。
4.空气制热时,与制冷运行时吹风方向相差不大,出风方向较为靠上。由于热空气上升,导致热空气集聚在室内上侧空间,导致人体感受头热脚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有力改变送风方向的空调。
6.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空调的制热下吹风效果。
7.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确保空调在两种送风模式下均具有较小的风量损失,提高空调的能效。
8.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
9.机壳,具有连通室内环境的进风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
10.风机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空调配置成:
11.可运行第一送风模式:使室内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由所述风机吹向所述换热器,与之换热后经所述第一通风口排向室内;或
12.运行第二送风模式:使室内空气经所述第一通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先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再被所述风机吸入并吹向所述第二通风口,以排向室内。
13.可选地,所述机壳内部由分隔部隔绝出风机腔和换热腔,所述风机位于所述风机腔内,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分隔部具有开口,所述风机配置成可朝所述换热腔或所述第二通风口吹风;所述空调配置成:
14.在所述空调运行所述第一送风模式时,关闭所述开口,使室内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机腔,由所述风机吹向所述换热腔内的所述换热器;
15.在所述空调运行所述第二送风模式时,打开所述开口,使室内空气经所述第一通风口进入所述换热腔,换热后经所述开口进入所述风机腔,被所述风机吸入。
16.可选地,所述风机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通风口的第一排气部和穿过所述分隔部以向所述换热腔排风的第二排气部;
17.所述空调配置成在运行所述第一送风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一排气部并关闭所述第
二排气部;在运行所述第二送风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二排气部并关闭所述第一排气部。
18.可选地,所述风机为双吸离心风机,其轴向两侧的两进风口朝向所述风机腔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排气部和所述第二排气部位于所述双吸离心风机的径向不同位置。
19.可选地,所述空调配置成在运行所述第一送风模式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在运行所述第二送风模式时,关闭所述进风口。
20.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机壳的前壁和底壁。
21.可选地,所述空调配置成在制冷时,运行所述第一送风模式;在制热时,运行所述第二送风模式。
22.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沿前后方向排列。
23.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两段,且两段均倾斜放置,后端相连形成尖端朝后的“v”形。
24.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机壳的后壁。
25.本发明的空调使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风机具有两个出风方向,能够朝向换热器或第二通风口出风,然后通过精妙的风路设计,使得空调具有两种送风模式。空调运行第一送风模式时,第一通风口出风;空调运行第二送风模式时,第二通风口出风。如此,设计人员可将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的出风方向设置为不同方向,以便通过调节空调的送风模式来改变其出风方向,从而合理匹配空调的当前运行状态,也能满足用户对送风方向的需要。
26.进一步地,本发明使空调配置成在制冷时,运行第一送风模式;在制热时,运行第二送风模式。以使空调制冷运行时,使冷风先上扬吹出,然后再自然下落,形成淋浴式送风效果。在空调制热运行时,使热风向下直吹地面,抵达底面后再向上流动,实现地毯式送风效果。
27.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中,机壳具有风机腔和换热腔两个腔室,在第一送风模式下,风机腔与换热腔相互隔绝,使得进入风机腔的气流只能被风机吸入,而并无其他去处,这使得风机的吸气效率更高,使风量损失更小,空调能效更高。本发明对换热器、风机的数量和排列并没有任何复杂改进,仅仅对进风口、两个通风口、风机的两个排气部的开关进行精确控制,即巧妙地实现了两种送风模式的切换,结构非常新颖、且不会带来成本的增加,非常适于实际应用。
28.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9.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30.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运行第一送风模式的示意图;
31.图2是图1所示空调运行第二送风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参照图1至图2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33.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空调的具体形式不作任何限定。空调可为家用的分体式空调、家用中央空调如单元机,也可为各式大型中央空调机组的末端机型,以用于直接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或通过载冷剂传输冷量或热量,以便间接地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
37.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运行第一送风模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运行第二送风模式的示意图。图中用箭头示意了风向。
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0、风机20和换热器30。
39.机壳10具有连通室内环境的进风口130、第一通风口110和第二通风口120。机壳10的外部构成空调的外观,机壳10的内部限定有容纳空间,以容纳空调的部件。
40.风机20和换热器30置在机壳10内。换热器30用于与进入机壳10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换热气流。例如,在空调制冷时,换热器30从外界吸热,形成的换热气流为冷风。空调制热时,换热器30向外界散热,形成的换热气流为热风。风机20用于促使空气流动,以最终促使冷风或热风吹回室内环境,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或制热。
41.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可为通过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制冷的制冷设备。制冷
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制冷时作为冷凝器)、节流装置(可为膨胀阀或者毛细管等)、换热器30(制冷时作为蒸发器),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循环回路的内部流通有冷媒,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当然,制冷系统还包括一些阀门(如四通换向阀)、以及过滤器等等制冷配件。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及各部件连接关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42.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配置成:
43.可运行第一送风模式,具体请参考图1的风向示意:使室内空气经进风口130进入机壳10,然后由风机20吹向换热器30,与之换热后再经第一通风口110排向室内,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
44.或运行第二送风模式,具体请参考图2的风向示意:使室内空气经第一通风口110进入机壳10,先与换热器30换热,再被风机20吸入并吹向第二通风口120,以排向室内,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
45.本发明实施例使机壳10设置有进风口130、第一通风口110和第二通风口120,使风机20具有两个出风方向以便朝换热器30或第二通风口120出风,然后通过上述精妙的风路设计,使得空调具有上述两种送风模式。第一送风模式下,第一通风口110出风;第二送风模式下,第二通风口120出风。如此一来,便可将第一通风口110和第二通风口120的出风方向设置为不同,以便通过调节送风模式来改变出风方向,以合理匹配空调的运行状态,满足用户对送风方向的需要。
46.例如图1和图2所示,可使第一通风口110开设于机壳10的前壁(前后方向已经在图1和图2中标示出,空调若靠墙设置,其主要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以便利用第一通风口110向前送风。将第二通风口120开设与机壳10的底壁,以便利用第二通风口120向下送风。使换热器30和风机20沿前后方向排列,利用第一通风口110向前送风。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进一步使空调配置成:在制冷时,运行第一送风模式;在制热时,运行第二送风模式。如此一来,空调制冷运行时,使冷风从第一通风口110吹出后,先上扬吹出,然后再自然下落,形成淋浴式送风效果。第一通风口110处可设置导风板、摆叶、导叶等导风结构,以便提升冷风的上扬角度。
48.在空调制热运行时,使热风经第二通风口120吹出后,向下直吹地面,抵达底面后再向上流动,实现地毯式送风效果。当然,第二通风口120处也可设置导风结构,以便对向下吹风的角度进行调节。
49.现有技术同一出风口既用于吹出冷风,又用于吹出热风,对其位置和导风结构的设计需要兼顾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反而造成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都无法具有最优的出风效果。
50.而本实施例则通过单独设置冷风的出口即第一通风口110和热风的出口即第二通风口120,使两个通风口各自发挥吹出冷风和吹出热风的功能,无需彼此兼顾,如此便可将第一通风口110的位置设计地更加靠上,使其出风角度更加倾斜向上,以利于提高上吹风能力,进而提高制冷的速度。同理,可将第二通风口120设计地更加靠下,使其出风角度更加竖直向下,以提高下吹风能力,利于提高制热效果。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进风口130开设于机壳10的后壁。如此一来,在制冷运行时,空气从后向前进入机壳10,然后向前经第一通风口110流出,风路更加顺畅。
52.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根据空调的具体形式的不同,也可将进风口130开设于机壳10的侧壁、顶壁或底壁。
53.如图1所示,换热器30包括上下两段,且两段均倾斜放置,后端相连形成尖端朝后的“v”形。还可进一步使换热器30的上下两段的前端分别抵靠于机壳10的顶壁和底壁。本发明实施例将换热器30设置为上述样式,是为了在紧凑的机壳空间内布置面积更大的换热器,提高其换热能力,也使得通过的气流能够更多、更充分地穿过换热器30,使其换热效率更高。
54.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使第一通风口110和第二通风口120的方向设置为相同,还可将其设置在机壳10的其他部位,例如机壳10的横向侧壁。换热器也可为平板状或其他形状,在此不再对这些简单的变形方案进行赘述。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使机壳10内部由分隔部40隔绝出风机腔11和换热腔12,风机20位于风机腔11内,换热器30位于换热腔12内。分隔部40具有开口41,开口41连通风机腔11和换热腔12。风机20配置成可朝换热腔12或第二通风口120吹风,具体可使风机20具有两个排风口,或者设置一个排风口以及风道,使两个风道分别连通换热腔12和第二通风口120。
56.空调配置成:在空调运行第一送风模式时,关闭分隔部40的开口41,使室内空气由进风口130进入风机腔11,再由风机20吹向换热腔12内的换热器30,与换热器30完成换热后,再经第一通风口110吹向室内环境,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请参考图1。
57.在空调运行第二送风模式时,打开开口41,使室内空气经第一通风口110进入换热腔12,换热后经开口41进入风机腔11,被风机20吸入后,排向第二通风口120,然后吹向室内环境,如图2。
58.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空调设置风机腔11和换热腔12两个腔室,在第一送风模式下,风机腔11与换热腔12相隔绝,使进入风机腔11的气流只能被风机20吸入,而无其他去处,使得风机20的吸气效率更高,使风量损失更小,空调能效更高。
59.并且,本发明对换热器30、风机20的数量和排列并没有任何复杂改进,仅仅对进风口130、两个通风口、风机20的两个排气部的开启和关闭进行精确控制,即巧妙地实现了两种送风模式的切换,结构非常新颖、且不会带来成本的增加,非常适于实际应用。
60.在空调运行第一送风模式时,打开进风口130。在运行第二送风模式时,关闭进风口130,以避免进风口130出风,使得换热气流全部由第二通风口120流出,避免分流。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风机20设置有连接第一通风口110的第一排气部21和穿过分隔部40以向换热腔12排风的第二排气部22。空调配置成在运行第一送风模式时,打开第一排气部21并关闭第二排气部22,以使风机20朝换热腔12吹风。在运行第二送风模式时,打开第二排气部22并关闭第一排气部21,以使风机20朝第二通风口120吹风。第一排气部21和第二排气部22可为风机蜗壳的一部分。
62.具体地,风机20可为双吸离心风机,其轴向两侧的两进风口朝向风机腔11内部空间,第一排气部21和第二排气部22位于双吸离心风机的径向不同位置。当然,风机20也可为单吸离心风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其他形式的风机。
63.在上述实施例中,进风口130处可设置有风门131,以用于受控地开闭进风口130。同理,开口41处可设置有风门115,第一排气部21可设置有风门211,第二排气部22可设置有
风门221。
64.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