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0240发布日期:2022-01-07 22:5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2.牡丹花颜色红艳,品种繁多,且有“花中之王”之美称。牡丹花性平能调理气机,疏利肝经,牡丹性宜凉爽,畏炎热,喜燥忌湿,原产我国西北,栽培历史久远,养血和肝、散郁祛瘀、可使气血充沛、精神饱满,能减轻生理疼痛、降低血压,可镇痛、止咳、止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等。
3.据中国科学院对牡丹花瓣和花粉的化学测定结果表明,牡丹的花瓣和花粉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含有13种氨基酸中有8种为人体所需,牡丹的根茎叶花和种子中含有16种氨基酸和近20种微量元素,因此牡丹花茶作为茶类饮品具有优良的营养成分。
4.在牡丹花茶的制造过程中,由于牡丹花的花冠较大,在烘干过程中需要分散摆放,且需要使其受热均匀,才能达到良好的烘干效果,目前牡丹花茶的烘干大多需要人工手动操作,速效低而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包括壳体构件,所述壳体构件包括主壳体和内壳体,所述主壳体呈筒体结构,其内壁上布设有若干的烘干器,所述内壳体布设于主壳体内,用于阻隔烘干器加热时产生的热辐射;
8.基体组件,所述基体组件包括回转基体和环槽,所述回转基体转动装配于主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且与主壳体同轴布设,其周向布设有若干的环槽,所述环槽的布设长度与烘干器匹配设置;
9.物料载具,所述物料载具包括烘干载体,所述烘干载体活动装配于环槽中,且与环槽同轴布设,烘干载体一端布设有置放槽,用于放置待烘干的花茶,所述置放槽上布设有若干的转动件,用于带动花茶转动从而实现均匀烘干,所述烘干载体另一端装配有配重部,以使烘干载体在跟随回转基体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以及
10.驱动构件,一端布设于烘干载体内部,另一端装配于主壳体上,用于通过回转基体的转动驱动转动件的运动。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构件还包括:
12.进料通道,装配于主壳体一侧,用于向内壳体内侧输入待烘干的花茶;
13.排气口,布设于主壳体顶部,用于将烘干时产生的热流向设备外输出;以及
14.导向齿槽,布设于主壳体的端部一侧,且与驱动构件匹配设置,用于驱动驱动构件的转动。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料载具还包括:
16.安装槽口,等间距布设于置放槽中,用于活动装配转动件,且转动件与置放槽间隙配合;
17.转动件,装配于烘干载体内部且与转动件同轴相连;以及
18.排水孔,布设于烘干载体底部,用于排出置放槽中花茶带有的水渍。
1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构件还包括:
20.驱动杆,穿设于烘干载体中,且与烘干载体转动相接;
21.驱动轮,装配于驱动杆上,且与从动件匹配设置,用于驱动转动件的旋转;
22.偏心轮,布设于转动件一侧,用于驱动烘干载体振动,以使堆叠于置放槽中的花茶均匀分散;以及
23.驱动齿,布设于驱动杆末端,且与导向齿槽匹配设置,用于驱动驱动杆的转动。
2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壳体一侧布设有回水组件,所述烘干器包括回水槽和排水口,所述回水槽靠近烘干器的起始段设置,用于承接烘干载体中排出的水渍。
2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一侧还布设有翻动轮,所述翻动轮用于驱动烘干载体转动,从而将置放槽上重复堆叠的花茶倾倒出置放槽中。
2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壳体的内壁另一侧还布设有倾转轮,用于驱动烘干载体旋转,并将烘干后的花茶倾倒至一侧的回收口中。
27.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本发明通过转动布设于主壳体中的回转基体,以及转动装配于环槽中的烘干载体,能够在旋转过程中自动完成牡丹花茶的装填、烘干和排料,省去人工操作的繁琐步骤,同时在烘干过程中能够带动花茶旋转和振动,提升了烘干的速效,远超普通烘干设备的技术效果。
2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中基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中导向齿槽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中物料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中驱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壳体构件、101-主壳体、102-内壳体、103-进料通道、103-排气口、105-导向齿槽、2-烘干器、3-基体组件、301-回转基体、302-环槽、4-物料载具、401-烘干载体、402-置放槽、403-安装槽口、404-转动件、405-从动件、406-配重部、407-排水孔、5-驱动构件、501-启动杆、502-驱动轮、503-偏心轮、504-驱动齿、6-回水组件、601-回水槽、602-排
水口、7-翻动轮、8-倾转轮、9-回收口、10-暂存箱。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37.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包括壳体构件1,所述壳体构件1包括主壳体101和内壳体102,所述主壳体101呈筒体结构,其内壁上布设有若干的烘干器2,所述内壳体102布设于主壳体101内,用于阻隔烘干器2加热时产生的热辐射;基体组件3,所述基体组件3包括回转基体301和环槽302,所述回转基体301转动装配于主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且与主壳体101同轴布设,其周向布设有若干的环槽302,所述环槽302的布设长度与烘干器2匹配设置;物料载具4,所述物料载具4包括烘干载体401,所述烘干载体401活动装配于环槽302中,且与环槽302同轴布设,烘干载体401一端布设有置放槽402,用于放置待烘干的花茶,所述置放槽402上布设有若干的转动件404,用于带动花茶转动从而实现均匀烘干,所述烘干载体401另一端装配有配重部406,以使烘干载体401在跟随回转基体301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以及驱动构件5,一端布设于烘干载体401内部,另一端装配于主壳体101上,用于通过回转基体301的转动驱动转动件404的运动。
38.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所述的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在进行烘干作业时,转动布设于主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的回转基体301,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堆积于回转基体301上的若干花茶不断掉落进转动过来的烘干载体401中,并且跟随回转基体301进行顺时针旋转,当花茶跟随烘干载体401转动至烘干器2一侧时,由于烘干载体401在配重部406的作用下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使得烘干器2产生的热辐射连续集中在花茶上,并将花茶中的水分蒸干,在烘干过程中,由于烘干载体401中的若干转动件404在置放槽402中同步转动,能够带动放置于置放槽402上的花茶同步旋转,从而使得花茶的受热烘干更加均匀,并且由于置放槽402中空间有限制,能够使单个烘干载体401携带的花茶数量受限,从而省去人工手动摆放的繁琐步骤,提高牡丹花茶的自动化烘干效率。
39.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主壳体101优选采用筒体结构,能够确保烘干器2在热烘过程中始终与花茶之间保持稳定距离,同时使得烘干流程可循环进行,提升自动化效果。
40.请参阅图1和2,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构件1还包括:进料通道103,装配于主壳体101一侧,用于向内壳体102内侧输入待烘干的花茶;排气口104,布设于主壳体101顶部,用于将烘干时产生的热流向设备外输出;以及导向齿槽105,布设于主壳体101的端部一侧,且与驱动构件5匹配设置,用于驱动驱动构件5的转动。
41.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由于湿热蒸汽密度小,在烘干过程中向上逸出,经由排气口104向外排出,此时由于若干的烘干载体401均通过配重部406维持水平状态,使得烘干载体401密封较强的一侧朝向湿热蒸汽,避免了由下而上逸出的湿热蒸汽在流动过程中与花茶的接触,提升花茶的烘干效果。
42.请参阅图4,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载具4还包括:安装槽口403,等间距布设于置放槽402中,用于活动装配转动件404,且转动件404与置放槽402间隙配合;转动件404,装配于烘干载体401内部且与转动件404同轴相连;以及排水孔407,布设于烘干载体401底部,用于排出置放槽402中花茶带有的水渍。
43.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转动件40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花茶连续转动,一方面使其受热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可使得堆叠的花茶在转动过程中分开,提升其筛分效果。
44.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置放槽402的布设高度与牡丹花茶的花冠大小相匹配,以使置放槽402在竖直方向上只能放置单个花冠进行烘干,避免堆叠的情况发生。
45.请参阅图3和4,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构件5还包括:启动杆501,穿设于烘干载体401中,且与烘干载体401转动相接;驱动轮502,装配于启动杆501上,且与从动件405匹配设置,用于驱动转动件404的旋转;偏心轮503,布设于转动件404一侧,用于驱动烘干载体401振动,以使堆叠于置放槽402中的花茶均匀分散;以及驱动齿504,布设于启动杆501末端,且与导向齿槽105匹配设置,用于驱动启动杆501的转动。
46.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所述驱动齿504在导向齿槽105中啮合转动时,能够驱动启动杆501在烘干载体401中定向旋转,利用驱动轮502的转动即可带动从动件405和转动件404同步旋转,同时利用偏心轮503的转动可产生偏心振动,使得烘干载体401整体处于振动状态,不仅能够使花茶在振动条件下均匀分散,同时能够将花茶表面的水滴抖落,使水底穿过安装槽口403后通过排水孔407排出至烘干载体401外。
47.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偏心轮503的振动效果能够在烘干载体401承装待烘干花茶时,使得花茶从进料通道103一侧由堆积状态振动趋于分散状态,能够快速填充置放槽402中的空间。
48.请参阅图1,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102一侧布设有回水组件6,所述烘干器2包括回水槽601和排水口602,所述回水槽601靠近烘干器2的起始段设置,用于承接烘干载体401中排出的水渍。
49.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烘干载体401运动至回水槽601一侧时,此时位于烘干载体401的底部与环槽302之间交错隔开,使得排水孔407中可溢出的水滴能够滴落到回水槽601中,并最终通过排水口602排出至装置外。
50.请参阅图1,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101的内壁一侧还布设有翻动轮7,所述翻动轮7用于驱动烘干载体401转动,从而将置放槽402上重复堆叠的花茶倾倒出置放槽402中。
51.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装有若干花茶的置放槽402运动至翻动轮7一侧时,此时置放槽402中堆叠有较多的花茶,通过翻动轮7的转动作用能够驱动烘干载体401绕轴心偏转,并将其上多余的花茶倾倒至待烘干的花茶一侧。
52.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烘干载体401在翻动轮7一侧的倾转角度与翻动轮7的转速以及与翻动轮7的接触时间呈线性相关,可通过改变因变量调节其倾转角度。
53.请参阅图1,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101的内壁另一侧还布设有倾转轮8,用于驱动烘干载体401旋转,并将烘干后的花茶倾倒至一侧的回收口9中。
54.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烘干后的花茶运动至倾转轮8一侧时,通过倾转轮8的转动能够驱动烘干载体401将置放槽402中的已烘干花茶倾倒至回收口9中,并可通过暂存箱10进行转运。
55.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牡丹花制茶烘干设备,并通过转动布设于主壳体101中的回转基体301,以及转动装配于环槽302中的烘干载体401,能够在旋转过程中自动完成牡丹花茶的装填、烘干和排料,省去人工操作的繁琐步骤,同时在烘干过程中能够带动
花茶旋转和振动,提升了烘干的速效,远超普通烘干设备的技术效果。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