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材料γ-聚谷氨酸水凝胶生产用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2690发布日期:2022-04-06 23:5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分子材料γ-聚谷氨酸水凝胶生产用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分子材料
γ-聚谷氨酸水凝胶生产用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γ-聚谷氨酸水凝胶生产用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2.γ-聚谷氨酸别称纳豆胶,是以左、右旋光性的谷氨酸为单元体,以γ-位上的醯胺键聚合而成同质多肽,聚合度约在1000-15000之间的对人体和环境无毒的物质,是制作聚谷氨酸水凝胶的主要材料。
3.目前,现有的聚谷氨酸水凝胶在使用时,大多都是采用自然干燥,干燥速度较慢,等待时间较长,不利于市场所需,若温度较低时,干燥速度更加缓慢,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分子材料γ-聚谷氨酸水凝胶生产用干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分子材料γ-聚谷氨酸水凝胶生产用干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聚谷氨酸水凝胶在使用时,大多都是采用自然干燥,干燥速度较慢,等待时间较长,不利于市场所需,若温度较低时,干燥速度更加缓慢,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高分子材料γ-聚谷氨酸水凝胶生产用干燥设备,包括壳体和电池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电池座,所述电池座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座的顶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端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中部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和导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和壳体通过穿插固定,所述导线的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和电机通过螺丝固定。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当需要使用该设备时,按动控制按钮,从而对控制盒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导线的连接和断开,通过设有的电池座,实现了蓄电池的固定,从而保证了蓄电池的稳定性,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电机座,实现了电机的固定,通过设有的电机,为风扇提供了动力来源,解决了现有的聚谷氨酸水凝胶在使用时,大多都是采用自然干燥,干燥速度较慢,等待时间较长,不利于市场所需,若温度较低时,干燥速度更加缓慢,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和旋转轴固定连接。
10.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风扇转动,风扇转动时,从而产生气流,加快了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然干燥,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一侧设有防
尘网,所述散热孔和壳体固定连接。
12.通过设有的散热孔,实现了电机的散热功能,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防尘网,实现了壳体的防尘功能,保证了壳体内的清洁,提高了该设备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干燥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嵌设在壳体的表面,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和通孔固定连接。
14.通过设有的通孔,实现了气流的流动,从而将气流作用在聚谷氨酸水凝胶的表面,加快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通过设有的通风管道,实现了气流的运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设有锥形管道,所述锥形管道和通风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道的内侧设有隔热层。
16.通过设有的锥形管道,实现了对气流的压缩,从而使其吹出来的风更聚集,进一步提高了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然干燥,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管道的内部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和通风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橡胶套。
18.风扇吹出来的风经过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的加热丝对其进行加热,从而使吹出来的风为热风,更好的对聚谷氨酸水凝胶进行干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干燥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嵌设在壳体的表面,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和壳体固定连接。
20.通过设有的充电孔,实现了为蓄电池充电的功能,时蓄电池循环利用,节省了资源的浪费,通过设有的检修盖,为该设备的检修提供了便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然干燥,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当需要使用该设备时,按动控制按钮,从而对控制盒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导线的连接和断开,通过设有的电池座,实现了蓄电池的固定,从而保证了蓄电池的稳定性,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电机座,实现了电机的固定,通过设有的电机,为风扇提供了动力来源;
23.2、通过设有的电机,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风扇转动,风扇转动时,从而产生气流,加快了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然干燥,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24.3、通过设有的散热孔,实现了电机的散热功能,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防尘网,实现了壳体的防尘功能,保证了壳体内的清洁,提高了该设备的性能;
25.4、通过设有的通孔,实现了气流的流动,从而将气流作用在聚谷氨酸水凝胶的表面,加快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通过设有的通风管道,实现了气流的运输;
26.5、通过设有的锥形管道,实现了对气流的压缩,从而使其吹出来的风更聚集,进一步提高了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
27.6、风扇吹出来的风经过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的加热丝对其进行加热,从而使吹出来的风为热风,更好的对聚谷氨酸水凝胶进行干燥;
28.7、通过设有的充电孔,实现了为蓄电池充电的功能,时蓄电池循环利用,节省了资源的浪费,通过设有的检修盖,为该设备的检修提供了便捷。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壳体;2、电池座;3、蓄电池;4、导线;5、控制盒;6、控制按钮;7、电机;8、电机座;9、旋转轴;10、风扇;11、散热孔;12、通孔;13、通风管道;14、锥形管道;15、隔热层;16、加热丝;17、橡胶套;18、充电孔;19、检修盖。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7.实施例:
38.如图1-图5所示,一种高分子材料γ-聚谷氨酸水凝胶生产用干燥设备,包括壳体1和电池座2,壳体1的内部设有电池座2,电池座2和壳体1固定连接,电池座2的顶部设有蓄电池3,蓄电池3的一端设有导线4,导线4的中部设有控制盒5,控制盒5和导线4固定连接,控制盒5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钮6,控制按钮6和壳体1通过穿插固定,导线4的一端设有电机7,电机7的底部设有电机座8,电机座8和电机7通过螺丝固定。
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40.当需要使用该设备时,按动控制按钮6,从而对控制盒5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导线4的连接和断开,通过设有的电池座2,实现了蓄电池3的固定,从而保证了蓄电池3的稳定性,提高了蓄电池3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电机座8,实现了电机7的固定,通过设有的电机7,为风扇10提供了动力来源,解决了现有的聚谷氨酸水凝胶在使用时,大多都是采用自然干燥,干燥速度较慢,等待时间较长,不利于市场所需,若温度较低时,干燥速度更加缓慢,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4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轴9,旋转轴9的一端设有风扇10,风扇10和旋转轴9固定连接。
42.启动电机7,带动旋转轴9转动,从而带动风扇10转动,风扇10转动时,从而产生气流,加快了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4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的顶部设有散热孔11,散热孔11的一侧设有防尘网,散热孔11和壳体1固定连接。
44.通过设有的散热孔11,实现了电机7的散热功能,从而提高了电机7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防尘网,实现了壳体1的防尘功能,保证了壳体1内的清洁,提高了该设备的性能。
4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的一侧设有通孔12,通孔12嵌设在壳体1的表面,通孔12的一侧设有通风管道13,通风管道13和通孔12固定连接。
46.通过设有的通孔12,实现了气流的流动,从而将气流作用在聚谷氨酸水凝胶的表面,加快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通过设有的通风管道13,实现了气流的运输。
4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风管道13的一端设有锥形管道14,锥形管道14和通风管道13固定连接,通风管道13的内侧设有隔热层15。
48.通过设有的锥形管道14,实现了对气流的压缩,从而使其吹出来的风更聚集,进一步提高了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干燥速度。
4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风管道13的内部设有加热丝16,加热丝16和通风管道13固定连接,壳体1的一侧设有橡胶套17。
50.风扇10吹出来的风经过通风管道13,通风管道13内的加热丝16对其进行加热,从而使吹出来的风为热风,更好的对聚谷氨酸水凝胶进行干燥。
5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1的底部设有充电孔18,充电孔18嵌设在壳体1的表面,壳体1的一侧设有检修盖19,检修盖19和壳体1固定连接。
52.通过设有的充电孔18,实现了为蓄电池3充电的功能,时蓄电池3循环利用,节省了资源的浪费,通过设有的检修盖19,为该设备的检修提供了便捷。
5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