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48024发布日期:2022-11-26 12: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控制模块(1)和电气模块(2),所述控制模块(1)通过硬接线发送经逻辑运算处理后的调节信号给所述电气模块(2),所述电气模块(2)根据所述调节信号对电压进行调节进而对熔炉(4)的电极(5)的电流和功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所述熔炉(4)的温度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模块(1)内设有逻辑处理单元,所述逻辑处理单元与外部的操作终端连接,所述操作终端发送电学参数设定值至所述逻辑处理单元;所述逻辑处理单元内设有逻辑运算程序,用于将所述电学参数设定值经过逻辑运算处理后转变为所述调节信号,所述调节信号为4-20ma信号,所述电学参数设定值包括电流设定值和功率设定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逻辑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电气模块(2)的电流反馈信号和电压反馈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模块(1)还包括i/o处理单元和控制电源模块;所述逻辑处理单元提供逻辑控制程序,所述外部操作终端用于显示、操作组态控制画面,操作人员能够在所述组态控制画面上将控制回路调整为电流控制或功率控制,并能够在电流和功率允许范围内给定具体的电流设定值或功率设定值,也能够选择根据所述组态控制程序给定的电流设定值或功率设定值对所述熔炉(4)进行升温或降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气模块(2)根据所述调节信号,向与所述熔炉(4)相连的变压器(3)输出电流以及与所述调节信号相对应的调制电压,所述调制电压是根据所述电气模块(2)内的已设定好的设定值-电压曲线调节后的电压,也就是在4-20ma设定值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电气模块(2)输出对应范围0-400v ac的电压曲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变压器(3)根据所述电气模块(2)输出的所述调制电压和所述电流进行变压以及电流调节,实现对所述电极(5)的功率和电流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所述熔炉(4)的温度调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气模块(2)内设置电源开关及保护设备和电压调制设备(7),外接动力电源(6),所述电压调制设备(7)接收所述电学参数设定值后根据所述设定值-电压曲线输出所述调制电压给所述变压器(3),所述变压器(3)经过变比调节后送给所述电极(5),同时所述电气模块(2)反馈所述电流反馈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给所述逻辑处理单元。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动力电源(6)为380v ac源输入的三相交流电,取u和v两相经过所述电源开关及保护设备后送给所述电压调制设备(7),所述电压调制设备(7)采用电压的平方控制,根据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来控制所述电压调制设备(7)的晶闸管的导通角,从而输出不同的电压值给下游的所述变压器(3),经过所述变压器(3)变压之后送给所述电极(5)。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模块(1)、所述电气模块(2)、所述变压器(3)和所述熔炉(4)之间均通过硬接线连接。10.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的一种熔炉电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从所述操作终端给定所述电学参数设定值送往所述控制模块(1),所述控制模块(1)同时接收下游所述电气模块(2)的所述电流反馈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经过逻辑运算后输出所述调节信号给所述电气模块(2),所述调节信号是所述电学参数设定值经过所述逻辑处理单元中的逻辑运算处理后得到,所述电学参数设定值包括电流设定值和功率设定值;步骤s2,所述电气模块(2)接收所述调节信号后根据所述设定值-电压曲线输出所述调制电压给所述变压器(3);步骤s3,所述变压器(3)根据所述电气模块(2)输出的电流和所述调制电压进行变压、电流调节,实现对所述熔炉(4)的所述电极(5)的功率和电流控制,实现所述熔炉(4)的温度调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及方法,该熔炉电极控制结构包括控制模块(1)和电气模块(2),控制模块(1)通过硬接线发送经过逻辑运算处理的调节信号给电气模块(2),电气模块(2)根据调节信号对电压进行调节进而对熔炉(4)的电极(5)进行电流和功率控制,从而实现熔炉(4)的温度调节。本发明采用控制、电气分开设计,可以避免控制人员在检修作业时接触高电压造成的人员触电伤害风险。同时采用数字化设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维修成本;能够实现针对电极(5)的电流和功率的双重控制,电流控制可达0-1000A,功率控制可至0-120kW,能够有效的满足电极(5)的加热需要。的加热需要。的加热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龙 江润 张伟超 祝永刚 刘艳强 苏源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