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及其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11315发布日期:2022-12-20 20:0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灶及其清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集成灶及其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2.集成灶在工作时,将油烟吸入并使油烟分离,油脂部分会从部分的留在集烟腔以及蜗壳内,该部分油脂需要排入至集油托盘内汇聚排出,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油脂会堆积在集油托盘内,在长期不清理后,会导致集油托盘的排油口堵塞,因此需要在确认集油托盘内具有油脂堆积后,需要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灶及其清洗方法,解决了集油盘油污堆积和漏油孔堵塞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集成灶,包括
6.集烟腔,所述集烟腔底部设有第一排油管;
7.蜗壳,所述蜗壳底部设有第二排油管;
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收集盒,所述收集盒设置在所述集烟腔、所述蜗壳的下方;所述收集盒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以及进水口,所述第一排油管与所述第一进油口对接,所述第二排油管与所述第二进油口对接,所述收集盒的底部设有第三排油管;
10.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油管上;
11.液位检测部件,所述液位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盒内,用于检测收集盒内的洗涤水临界液位;
12.清理件,所述清理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盒的底部,用于使收集盒产生机械振动或/和使收集盒发热;
13.其中,在清洗状态下,所述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或者,在未清洗状态下,所述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14.在上述集成灶中,所述收集盒包括底盒和盒盖,所述底盒具有上口,所述盒盖可拆卸封闭所述上口,所述底盒的侧壁设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盒盖的边缘抵靠在所述限位凸起上,以限制所述盒盖的高度。
15.在上述集成灶中,所述第一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底盒或所述盒盖上,所述第二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底盒或所述盒盖上。
16.在上述集成灶中,所述液位检测部件为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盒盖之间具有间距。
17.在上述集成灶中,所述集成灶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磁阀、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启闭。
18.在上述集成灶中,所述清理部件包括超声波换能器或/和发热丝膜片。
19.在上述集成灶中,所述集成灶还包括台板和水管,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收集盒的顶部,所述台板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20.在上述集成灶中,所述集成灶还包括集油盒,所述集油盒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油管的出口正下方。
21.一种集成灶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2.s1、闭合电磁阀,对收集盒内加入洗涤水,使洗涤水到达临界液位;
23.s2、清理件启动,收集盒产生机械振动或/和使收集盒发热,以使收集盒内油脂从收集盒内壁剥离或/和融化;
24.s3、在清理件启动预设时间后,打开电磁阀,以使收集盒内的污水流出。
25.在上述集成灶的清洗方法中,当在添加洗涤水超过临界液位时,电池阀打开,使多余洗涤水排出,以使洗涤水恢复至临界液位后,电磁阀重新闭合。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7.本技术中,在集成灶工作后,集烟腔和蜗壳内汇聚的油污会沿着第一排油管、第二排油管进入到收集盒内,在收集盒内的油污从第三排管难以排出时,即可判断收集盒内油污堆积,然后对收集盒内自动清理,不需要用户自动加开收集盒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中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发明中收集盒打开后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发明中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发明中底盒内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清洗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33.图中,
34.2、集烟腔;21、第一排油管;
35.3、蜗壳;31、第二排油管;
36.4、收集盒;41、底盒;411、进水口;412、第三排油管;413、上口;414、限位凸起;42、盒盖;421、第一进油口;422、第二进油口;
37.5、电磁阀;
38.6、液位检测部件;
39.7、8、清理件;
40.9、预警检测部件;
41.10、台板;
42.11、水管;
43.12、集油盒;
44.1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集成灶,包括集烟腔2和蜗壳3,集烟腔2底部设有第一排油管21;蜗壳3底部设有第二排油管31;还包括收集盒4、电磁阀5、液位检测部件6、清理件7、8,收集盒4设置在集烟腔2、蜗壳3的下方;收集盒4设有第一进油口421、第二进油口422以及进水口411,第一排油管21与第一进油口421对接,第二排油管31与第二进油口422对接,收集盒4的底部设有第三排油管412;液位检测部件6设置在收集盒4内,用于检测收集盒4内的洗涤水的临界液位a;电磁阀5设置在第三排油管412上;清理件7、8设置在收集盒4的底部,用于使收集盒4产生机械振动或/和使收集盒4发热;其中,在清洗状态下,电磁阀5处于关闭状态;或者,在未清洗状态下,电磁阀5处于打开状态。
47.本技术中,在集成灶工作后,集烟腔2和蜗壳3内汇聚的油污会沿着第一排油管21、第二排油管31进入到收集盒4内,在收集盒4内的油污从第三排管难以排出时,即可判断收集盒4内油污堆积。
48.如图5所示,本技术能够在确认收集盒4内具有油污堆积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清洗:1.闭合电磁阀5,对收集盒4内加入洗涤水,使洗涤水到达临界液位a;2.清理件7、8启动,收集盒4产生机械振动或/和使收集盒4发热,以使收集盒4内油脂从收集盒4内壁剥离或/和融化;3.在清理件7、8启动预设时间后,打开电磁阀5,以使收集盒4内的污水流出。
49.其中,当在添加洗涤水超过临界液位a时,电池阀打开,使多余洗涤水排出,以使洗涤水恢复至临界液位a后,电池阀重新闭合。
50.清洗状态是指,洗涤水在临界液位a,电磁阀5闭合,清理件7、8启动的状态,未清洗状态是指,集成灶正常使用下的情况。
51.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收集盒4包括底盒41和盒盖42,底盒41具有上口413,盒盖42可拆卸封闭上口413,底盒41的侧壁设有若干限位凸起414,盒盖42的边缘抵靠在限位凸起414上,以限制盒盖42的高度。限位凸起414沿底盒41的侧部分布。通过盒盖42的设计,能够方便的打开盒盖42,观察底盒41内的情况,同时通过盒盖42能够在清理件7、8启动后,产生的机械振动,降低了收集盒4内清洗液飞溅出来的可能性。
52.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进油口421设置在底盒41或盒盖42上,第二进油口422设置在底盒41或盒盖42上。优选的,第一进油口421和第二进油口422设置在盒盖42上。
53.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液位检测部件6为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的检测端与盒盖42之间具有间距。该设计能够能顾保证洗涤水不会从收集盒4内溢出,水位传感器的检测端与盒盖42之间具有间距设计,能够降低在添加洗涤剂过程中,一下子添加太多,导致即使水位传感器检测到异常,也来不及排水处理。
54.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集成灶包括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与电磁阀5、水位传感器相连,控制面板13用于控制电磁阀5的启闭。
55.可手动通过控制面板13启动清洗步骤,在下达清洗指令后,控制面板13即可关闭电磁阀5,然后可以添加洗涤剂,在添加洗涤剂后,如果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洗涤水超过临界液位a,则自动打开电磁阀5,使收集盒4内超过临界液位a的洗涤水能够排出,使其降低至临界液位a,在洗涤水液位正常后,清洗件启动,在清洗预设时间后,电磁阀5自动打开,然后排
污。
56.在水位传感器接洗涤水超过临界液位a信号后,输出信号给控制面板13,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电磁阀5的启闭,能够有效控制收集盒4内的洗涤液液位恢复至临界液位a。
57.进一步的,在收集盒4内设置一个用于检测油脂的预警液位b的预警检测部件9,预警检测部件9低于液位检测部件6,在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油脂到达预警液位b后,则可通过控制面板13发出预警信号。
58.预警检测部件9也可以采用液传感器。
59.具体地,如图1、图3、图4所示,清理件7、8包括超声波换能器或/和发热丝膜片。本实施例中,超声波换换能器具有四个,分布在底盒41的底部,发热丝膜片则贴合在底盒41的底部。超声波清洗主要是通过换能器,将功率超声频源的声能转换成机械振动,通过清洗槽壁将超声波辐射到槽子中的清洗液,使槽内产生成百万计的微型空腔气泡,微气泡能够在声波的作用下保持振动,破坏污物与清洗件表面的吸附,引起污物层的疲劳破坏而被驳离。
60.清理件7、8为超声波换能器,清理件8为发热丝膜片。
61.发热丝膜片则是对底盒41进行加热,使收集盒4内的油脂融化,从底盒41的内壁剥离下来。
62.在优选的情况下,选着超声波换能器和发热丝膜片同时存在的情况,具有最好的清除效果。
63.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集成灶还包括台板10和水管11,进水口411设置在收集盒4的顶部,台板10上设有注水口,注水口通过水管11与进水口411连接。在需要添加洗涤水时,可从台板10位置,直接导入洗涤水进入至收集盒4内。
64.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集成灶还包括集油盒12,集油盒12设置在第三排油管412的出口正下方。通过集油盒12能够回收洗涤水、油脂或者清洗后的废水。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以通过在一定时间内,集油盒12内堆积的油脂量进行判断,收集盒4内是否堆积了油脂。
65.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66.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67.以上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技术领域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6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