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40801发布日期:2022-12-06 21: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级破碎装置,用于生活垃圾的主体破碎,经过所述两级破碎装置挤压破碎后的物料粒径≤80mm,且其采剪切式破碎机;机械挤压脱水装置,与所述两级破碎装置相连通,所述机械挤压脱水装置能够对破碎后符合粒径要求的生活垃圾进行外部挤压脱水,以便物料含水量≤50%;带式烘干机(1),连接在所述机械挤压脱水装置的排料端,所述带式烘干机(1)利用水泥窑窑头余热作为热源对物料进行烘干,并控制物料含水率≤30%;余热热风循环系统,设置在水泥窑窑头,所述余热热风循环系统通过换热器对所述带式烘干机(1)输送烘干热风,其中经过换热后的直接烘干气通过冷凝器去除冷凝水后3/4气量内循环,内循环烟气补充新风并通过换热器换热后继续烘干垃圾,1/4气量外排,外排烟气通过2#引风机送入篦冷机一端处置;以及旋风收尘器,连接在所述带式烘干机(1)上,所述旋风收尘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利用所述冷凝器处理循环风工序的凝结水并送入水处理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烘干机(1)包括:主烘干厢(11);传输料架,垂直固定在所述主烘干厢(11)的一侧,所述传输料架内可相对转动的设置有螺旋导料轴(14);进料端件(13),固定在所述传输料架的上方;导料带(12),连接在所述进料端件(13)与所述传输料架之间;内传输带轮,可相对转动的左右设置在所述主烘干厢(11)中,用于将粉碎后的物料横向运输;内烘干组件(2),对应设置在各所述内传输带轮上方;散料烘干组件(3),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烘干厢(11)内并位于所述内传输带轮之间,所述散料烘干组件(3)的一端与所述余热热风循环系统相连通;以及外排料座(15),连接在所述主烘干厢(11)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烘干组件(2)包括:前置喷气管座(21),排列设置在所述主烘干厢(11)内,多个所述前置喷气管座(21)的均垂直架空在所述内传输带轮上方;后置喷气管座(22),与所述前置喷气管座(21)相对应设置,并垂直架空在另一所述内传输带轮上方;集热筒(23),安装在所述主烘干厢(11)上方,所述前置喷气管座(21)与后置喷气管座(22)均通过气流支管(24)与所述集热筒(23)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烘干组件(3)包括:集料座,嵌入固定在所述主烘干厢(11)的中部;固定环座(31),固定在所述所述集料座内;导热烘干装置(4),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座(31)内,所述固定环座(31)上设
置有驱动齿座(32),所述驱动齿座(32)的输出端与所述导热烘干装置(4)相连接;进风管(34),同圆心的连通在所述导热烘干装置(4)上,所述进风管(34)的一端通过集热筒(23)与所述余热热风循环系统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烘干装置(4)包括:导热内件(41),所述导热内件中周向设置有多个外控流腔;分流管(42),横向贯穿固定在所述导热内件(41)的一端,所述分流管(42)的一端与所述进风管(34)相连通,所述分流管(42)上位于各外控流腔处均设有侧通口;集热座(43),设置在所述导热内件(41)内部位于各所述外控流腔处,所述集热座(43)内设有排流通道,且位于所述排流通道内设置有多个渗透网(44);导热座(45),与各所述外控流腔相对应设置,所述导热座(45)通过多个导热筋杆(46)与所述集热座(43)相接触,所述导热内件(41)的中部位于分流管(42)内还设置有外排件(47),所述外排件(47)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外控流腔相连通的排气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烘干厢(11)上竖直连接有循环管(35),所述循环管(35)的一端与所述外排件(47)相连通,且所述循环管(35)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周向分布的侧支管(36),各所述侧支管(36)垂直嵌入在所述集料座上,所述循环管(35)上还垂直连接有侧固定管(37)。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座内还同轴心的嵌入固定有多个转接环座,各所述转接环座内均转动设置有内齿扇(33)。8.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烘干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将经过分选的适合入窑焚烧的生活垃圾,即湿垃圾含水率≥65%,由密闭式垃圾运输车送入垃圾处理厂;s2.破碎:收集的生活垃圾通过抓斗送入两级破碎装置匀料破碎,实现垃圾破碎和大型干扰物的初步破碎,保证物料的粒径≤80mm;s3.脱水:将破碎后符合粒径要求的生活垃圾,通过机械挤压脱水,使得物料的含水率≤50%;s4.烘干:将脱水后的物料送入带式烘干机(1),利用水泥窑窑头余热作为热源对物料进行烘干,其中,物料在进入主烘干厢(11)后,由内传输带轮对其进行横向传输,此时前置喷气管座(21)与后置喷气管座(21)分别对其进行初步烘干以及后期烘干,其中导热烘干装置(4)的旋转作用配合集料座(33)上的多个侧支管(36)以及内齿扇(33)的旋转作用使得物料完全扩散分离,并形成负压排流,同时余热热风循环系统将窑头热气输送至导热内件(41)的各外控流腔内,并经过集热座(43)实现导热内件(41)的主体加热,从而能够在主烘干厢(11)的中部形成高热烘干区,而烘干完成的物料可由外排料座(15)外排,经过此工序含水率≤30%的物料入窑焚烧处置;s5.换热:水泥窑窑头余热在150-200℃,通过换热器后,热风作为带式烘干机热源送入烘干工序;冷风由1#引风机送入窑头烟囱排放;s6.循环风:换热后的热风经烘干后变成冷风,经过旋风收尘器后送入冷凝器,去除冷凝水后进行循环使用,其中3/4风量进行循环,1/4风量外排并通过2#引风机送入篦冷机一
段处置,补充的新风由窑头热风引入;s7.冷凝:用于处理循环风工序的凝结水并送入水处理系统;s8.入窑焚烧:含水率≤30%的物料送入窑焚烧处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生活垃圾干化技术,收集来的含水率≥65%的生活垃圾,经过两级破碎至物料粒径≤80mm,再通过机械挤压脱水,将物料的含水率控制在≤50%,然后将物料送入烘干机;烘干机的热源由水泥窑窑头余热(150℃-200℃)提供,采用间接换热,通过经烘干机烘干后生活垃圾含水率降至30%以下,之后送入窑焚烧处置。本发明能够在生活垃圾进行预处理时利用水泥窑窑头余热对其进行干化处理,不仅提高了窑头余热的利用率,降低了高含水率垃圾对水泥窑的影响,与生活垃圾直接烘干技术相比,通过间接换热及内循环的设计还能够降低80%以上的臭气。够降低80%以上的臭气。够降低80%以上的臭气。


技术研发人员:郭彦鹏 楚银婷 嵇磊 孙慧华 赵丹辉 王芳 吴鸿宇 姚瑞宏 胡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材国际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