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漫射可调节的导光通风管

文档序号:31514788发布日期:2022-09-14 11:4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点漫射可调节的导光通风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照明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漫射可调节的导光通风管。


背景技术:

2.导光管传输照明,普遍采取在管道内涂敷高反光材料,利用光线在导光管内反射传输,实现照明,由于其节能效果明显,所以在现代建筑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室内不同功能的空间对照度的需求不相同,室内通风情况同时也影响了室内的温湿度,特别是在具有室内大进深套型的房屋中,现有的导光装置,难以同时满足不同空间的不同光照量要求,并且通风不便。因此需要一种在室内不同空间可调节不同的光照量,同时便于通风的导光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点漫射可调节的导光通风管,达到了室内不同空间可以分光且能调节光照量,同时便于通风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点漫射可调节的导光通风管,包括位于建筑主体外部的九十度的转向弯管,设置在转向弯管顶部的采光通风结构,与转向弯管末端连接且位于建筑主体内部顶端的导光通风管,以及设置在导光通风管上的调光结构;所述导光通风管包括水平设置的且与转向弯管末端连接的导光通风主管以及与导光通风主管连通的且竖直设置的导光通风支管,所述导光通风主管与建筑主体固定,导光通风主管远离转向弯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反光透气盖,所述导光通风支管的底部设置有漫射器,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调节杆和位于导光通风支管内部可以转动的圆形遮光器,所述遮光器与调节杆的卡接,所述导光通风支管与水平设置的固定管相连通,调节杆靠近导光通风支管的一端位于固定管的内部且与固定管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固定环通过内螺纹与固定管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采光通风结构包括固定在转向弯管顶部且连通的聚光器,所述聚光器的中部、下部为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上部外侧为利于聚光并向下传递光线的弧面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聚光器的顶部与连接管的底部固定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直径不超过聚光器中部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与无动力风机的底部固定且连通,所述无动力风机的底部设置有承托环,所述承托环包括与无动力风机底部固定连接的环形的支撑环,以及一端与支撑环连接另一端与建筑主体连接的支撑杆,所述连接管位于支撑环的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导光通风支管的横截面为圆形,导光通风支管的内径与遮光器的直径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靠近遮光器的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遮光器靠近卡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卡槽的长度等于调节杆的直径,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不小于调节杆的直径,所述卡槽插入第一凹槽并与遮光器卡接。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的内径与调节杆的直径相同,调节杆位于固定管外部的一段外侧套接有环形的第二卡环,当调节杆与遮光器连接时,第二卡环与固定管的端面相抵。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远离导光通风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的内径等于调节杆的直径,所述第一卡环与固定管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卡环位于第二凹槽内,当固定环在固定管外部旋紧的时候,第一卡环靠近导光通风支管的一侧面与第二卡环远离固定管的一侧面相抵。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在顶部为弧面的聚光器上设置连接管使得无动力风机与导光通风管一体,不仅达到了通风照明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设置多个导光通风支管,达到了分光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空间的需求设置导光通风支管的数量和直径,满足不同空间的光照量要求,转向弯管的设计使聚光器收集的光照可以转向,方便在水平方向上将光线传输至不同的空间。
13.2、通过在导光通风支管内设置可以旋转的遮光器,结构隐蔽,整体性强,具有随时方便调节光照量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管、与遮光器卡接的调节杆、固定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不仅可以通过转动任意角度调节至任意光照量,而且利用螺纹固定,安装拆卸方便,反光透气盖的设计增强了通风效果和光线利用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通风支管与调光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无动力风机;2、承托环;3、连接管;4、聚光器;5、转向弯管;6、导光通风管;7、导光通风主管;8、导光通风支管;9、固定管;10、调光结构;11、固定环;12、调节杆;13、反光透气盖;14、漫射器;15、内螺纹;16、外螺纹;17、卡槽;18、第一凹槽;19、第一卡环;20、第二卡环;21、第二凹槽;22、遮光器;23、建筑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20.实施例:
21.如图1-4所示, 一种多点漫射可调节的导光通风管,包括位于建筑主体23外部的九十度的转向弯管5,设置在转向弯管5顶部的采光通风结构,与转向弯管5末端连接且位于建筑主体23内部顶端的导光通风管6,以及设置在导光通风管6上的调光结构10;导光通风管6包括水平设置的且与转向弯管5末端连接的导光通风主管7以及与导光通风主管7连通的且竖直设置的导光通风支管8,导光通风主管7与建筑主体23固定,导光通风主管7远离转向弯管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反光透气盖13,反光透气盖13的设计增强了通风效果和光线利
用率,导光通风支管8的底部设置有漫射器14,漫射器14与导光通风支管8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调光结构10包括调节杆12和位于导光通风支管8内部可以转动的圆形遮光器22,遮光器22与调节杆12的卡接,导光通风支管8与水平设置的固定管9相连通,调节杆12靠近导光通风支管8的一端位于固定管9的内部且与固定管9转动连接,固定管9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16,调节杆12 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环11,固定环11的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16配合的内螺纹15,固定环11通过内螺纹15与固定管9连接。
22.采光通风结构包括固定在转向弯管5顶部且连通的聚光器4,聚光器4的中部、下部为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上部外侧为利于聚光并向下传递光线的弧面结构,聚光器4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高度,聚光器4的外侧呈倾斜状,由上至下直径渐渐变大,这样设计为了提高聚光效率和传递光线的效率。
23.聚光器4的顶部与连接管3的底部固定且连通,连接管3的直径不超过聚光器4中部直径的三分之一,连接管3的顶部与无动力风机1的底部固定且连通,无动力风机1的底部设置有承托环2,承托环2包括与无动力风机1底部固定连接的环形的支撑环,以及一端与支撑环连接另一端与建筑主体23连接的支撑杆,连接管3位于支撑环的内部,无动力风机1结构简单,在建筑主体23外水平设置,只需要很小的风和温差就能通过连接管3带动室内外的空气流通,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4.通过在顶部为弧面的聚光器4上设置连接管3使得无动力风机1与导光通风管6一体,不仅达到了通风照明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转向弯管5的设计使聚光器4收集的光照可以转向,方便在水平方向上将光线传输至不同的空间。
25.导光通风支管8的横截面为圆形,导光通风支管8的内径与遮光器22的直径相同,通过设置多个导光通风支管8,达到了分光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空间的需求设置导光通风支管8的数量和直径,满足不同空间的光照量要求,。
26.调节杆12靠近遮光器22的端面开设有卡槽17,遮光器22靠近卡槽17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18,卡槽17的长度等于调节杆12的直径,第一凹槽18的高度不小于调节杆12的直径,卡槽17插入第一凹槽18并与遮光器22卡接。
27.固定管9的内径与调节杆12的直径相同,调节杆12位于固定管9外部的一段外侧套接有环形的第二卡环20,当调节杆12与遮光器22连接时,第二卡环20与固定管9的端面相抵。
28.固定环11远离导光通风支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环19,第一卡环19的内径等于调节杆12的直径,第一卡环19与固定管9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1,第二卡环20位于第二凹槽21内,当固定环11在固定管9外部旋紧的时候,第一卡环19靠近导光通风支管8的一侧面与第二卡环20远离固定管9的一侧面相抵。
29.在固定环11与固定管9螺纹连接之后,第二卡环20位于固定管9的端面与第一卡环19内侧面之间,根据需要的光照量时候,先转动固定环11,让第二卡环20与第一卡环19之间保持一个微小的间隙,可以减小转动调节杆12时候的摩擦力,然后转动调节杆12,调节杆12带动遮光器22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同时第二卡环20在第二凹槽21中转动,接着保持调节杆12不动,旋转固定环11,通过内螺纹15和外螺纹16的配合,上紧固定环11,使第二卡环20被第一卡环19和固定管9紧紧卡住不能转动,不同导光通风分管8内的遮光器22可以调节不同的转角。
30.通过在导光通风支管8内设置可以旋转的遮光器22,结构隐蔽,整体性强,具有随时方便调节光照量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管、与遮光器卡接的调节杆、固定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不仅可以通过转动任意角度调节至任意光照量,而且利用螺纹固定,安装拆卸方便。
31.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7月03日 10:33
    什么狗屁发明,这个能授权服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