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温度调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8537发布日期:2022-11-08 22:0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温度调控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温度调控板。


背景技术:

2.室内供暖装置如地暖装置为居家生活创造了舒适与健康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寒冷潮湿且缺少集中供暖的冬季,更是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温暖。但随着国家对于安全、节约、降耗理念的大力提倡与深入推广,现有的地暖装置已无法满足全季节舒适家居生活的需要,例如现有的供暖装置由于其管道是嵌设于地板或地面之中且难以在天花板或墙面上开槽嵌设,因而无法在天花板或墙面上稳固安装并提供供暖、降温或恒温功能,又例如管道多采用圆形聚乙烯管道,而缺少其他形状或软管金属管(如通蒸汽水用)的应用,造成装置拓展性差的问题,以上种种问题造成了现有的地暖装置在夏季的闲置,并进一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即可铺设于地面,又可挂设于墙面,而且适用于全季节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控的温度调控装置,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无需破坏室内地面、墙体或天花板的壁面以嵌设管道,而可方便的铺设于地面或挂设于墙面,并可实现对室温进行升温、降温或恒温操作的温度调控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温度调控板,该温度调控板是铺设于地面或挂设于墙面并与温能提供源连接,该温度调控板是由至少一底板、导液管及至少一导热顶板构成,其中,底板的上侧面的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凹槽的端部延伸至底板的至少一侧边缘,沿凹槽的延伸方向于凹槽的中央区域向下凹陷形成有布管槽,导液管是布设于布管槽内且导液管的端部与该温能提供源连通,导热顶板通过快拆组接件而可组卸的盖设于凹槽上且导热顶板下侧面的部分区域是贴设于导液管上,并且导热顶板的上侧面与底板的上侧面呈同一平面。据此,通过将连通温能提供源的导液管布设于底板与导热顶板之间,并使导热顶板下侧面的部分区域贴设于导液管上,即可实现导液管与导热顶板的温能传递,并构成具有温能辐射功能的该温度调控板。而且该温度调控板无需对室内壁面进行破坏即可根据使用需求而灵活的设置于室内的地面或墙面上,并且配合该温能提供源向导液管内输送不同温度的液体,而使该温度调控板对室温进行升温、降温或恒温的多种调控,从而使该温度调控板能够满足舒适家居生活的全季节需要,并极大的提升该温度调控板的利用率。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布管槽的横向截面呈圆弧形,且布管槽的槽口两侧具有相向凸设的两个凸出部。据此,横向截面呈圆弧形的布管槽能够适合大多数导液管的管体形状,从而使导液管容设更加稳固,并且布管槽槽口处的两个相向的凸出部可将
扣接件;2 导液管;3 导热顶板;31 压槽;32 卡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2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温度调控板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温度调控板(以下简称温度调控板)是铺设于地面或挂设于墙面或天花板上并与温能提供源(图未标示)连接,该温能提供源可以是壁挂式燃气炉、集中供热、电锅炉、空气源热泵等水暖式温能源,也可以是自来水或压缩机等常温或低温式温能源,而本实用新型中该温度调控板使用的温能源通常为水,但也可以为其它液体。该温度调控板是由至少一底板1、导液管2及至少一导热顶板3构成,该底板1及导热顶板3可由铝、铜等金属或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由聚丙烯(pp)等合成材料制作而成,而该导液管2可选用pe管(聚乙烯管)、软管金属管等,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底板1、导热顶板3及导液管2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结合2及3图所示,底板1的上侧面的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11,凹槽11的端部延伸至底板1的至少一侧边缘,该凹槽11于底板1上的形状可以呈直线段、曲线段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图案,凹槽1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设计且用以布设导液管2,其不仅可以提升温度调控板的美观性,还可以提升温度调控板的实用性,如图2所示,当该凹槽11呈直线段形时,其两端部是分别延伸至底板1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处;如图3所示,而当该凹槽11呈曲线段或是由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图案时,该凹槽11的数个端部可分别延伸至底板1的多个边缘处。另外,沿凹槽11的延伸方向于凹槽11的中央区域向下凹陷形成有布管槽12,导液管2是布设于布管槽12内且导液管2的端部与该温能提供源连通。如图1所示,导热顶板3是通过快拆组接件而可组卸的盖设于凹槽11上且导热顶板3下侧面的部分区域是贴设于导液管2上,并且导热顶板3的上侧面与底板1的上侧面呈同一平面。本实施例中,该快拆组接件可由凹槽11内于布管槽12外的两侧开设的数个插设孔13以及导热顶板3下侧面对应该数个插设孔13而向下设置的数个端部具有卡钩的卡扣件32构成,通过卡扣件32插设并卡扣于插设孔13中,以使导热顶板3能够快速的盖设固定于凹槽11上,或是从凹槽11上拆卸分离,另外,该快拆组接件也可由螺栓与螺孔的螺固结构或其他简单的组接结构所实现。
25.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布管槽12的横向截面呈圆弧形,且布管槽12的槽口两侧具有相向凸设的两个凸出部14,而该导热顶板3的下侧面对应布管槽12固定设置有横向截面同样呈圆弧形且槽口朝下的压槽31,该压槽31的内侧壁贴设于导液管2上,且压槽31的槽口宽度略大于布管槽12的槽口宽度。据此,横向截面呈圆弧形的布管槽12及压槽31可适合大多数导液管2的管体形状,从而使导液管2容设更加稳固,并且布管槽12槽口处的两个相向的凸出部14可将导液管2抵顶并夹设于其间,从而提升导液管2容设于布管槽12内的稳固性,而压槽31圆弧形的内侧壁贴设于导液管2上还可确保压槽31与导液管2最大限度的接触面积,以确保温能由导液管2至压槽31再到导热顶板3的有效传递,另外,压槽31槽口较大的宽度可以使压槽31支撑于凹槽11的上侧面上,从而使导热顶板3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此外,该导液管2可根据计划实现的控温效果如制冷或制热而选用不同材质的管材,并可使导液管2的横向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规则的多边形,从而使该温度调控板可适
用多种类型的管材,因而进一步的提升了温度调控板的实用性。
26.本实施例中,该底板1的下侧面可向下延伸形成有数条支撑筋条15,该数条支撑筋条15不仅可加强底板1的结构强度与承压能力,还可减少底板1与地面或墙面的接触面积,以及该数条支撑筋条15间所形成的空气隔断还可有效防止底板1上的温能辐射至地面或墙面,从而防止底板1上温能的流失,以有效提升温度调控板的温控效率。而为了进一步加强底板1的结构强度与承压能力,该数条支撑筋条15可由数条横向支撑筋条(图未标示)及数条纵向支撑筋条(图未标示)构成,该数条横向支撑筋条与该数条纵向支撑筋条是彼此间隔且相交。
27.本实施例中,可于底板1上开设有通孔(图未标示),通过在通孔中穿设膨胀螺栓(图未标示)而将底板1挂设于墙面或天花板上,以此可将温度调控板稳固的挂设于墙面或天花板上。而将温度调控板铺设于地面时,可直接将底板1置放于地面上即可,但也可在通孔中穿设螺栓进行固定。
28.如图4、5并配合6所述,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底板1的数量可以为数个(如图6所示),在底板1的至少一侧边缘可具有数个扣接槽16及/或数个扣接件17(如图4所示),该数个底板1通过扣接件17嵌扣于扣接槽16中(如图5所示)而结合在一起,而处于外侧的底板1的外侧边缘通常不设置该扣接槽16及/或扣接件17,以确保拼接后的数个底板1整体的美观性,以此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灵活的调整温度调控板的大小与形状,从而提升温度调控板的实用性。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调控板通过将连通温能提供源的导液管布设于底板与导热顶板之间,并使导热顶板下侧面的部分区域贴设于导液管上,即可实现导液管与导热顶板的温能传递,并构成具有温能辐射功能的该温度调控板。而且该温度调控板无需对室内壁面进行破坏即可根据使用需求而灵活的设置于室内的地面、墙面或天花板上,并且配合该温能提供源向导液管内输送不同温度的液体,而使该温度调控板对室温进行升温、降温或恒温的多种调控,从而使该温度调控板能够满足舒适家居生活的全季节需要,并极大的提升该温度调控板的利用率。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构思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