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胺切片经高温干燥后在冷却阶段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5431发布日期:2022-09-14 11:5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酰胺切片经高温干燥后在冷却阶段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酰胺聚合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聚酰胺切片经高温干燥后在冷却阶段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外己内酰胺聚合项目的不断开发和扩张,聚酰胺切片市场近年来日趋包和,工厂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要在产品质量上不断的改良优化外,还需要不断技改通过余热回收、变废为宝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3.在已有或常规的聚酰胺切片干燥工艺中,湿聚酰胺切片进入干燥塔通过高温氮气进行干燥,经干燥结束后的温度约为115℃的切片进入到冷却料仓中并维持一定高度的料位,高温的氮气从冷却仓顶部排出,经管壳式换热器用冷却水将高温的热氮气进行冷却后进入到氮气风机,利用风机将冷氮气源源不断的送入到冷却仓底部,实现连续性的干燥和冷却工作,而被热氮气加热后的冷却水回到冷却塔,利用冷却风扇将余热被释放到大自然中,这样造成余热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切片经高温干燥后在冷却阶段的余热回收装置,能够通过余热回收减少聚酰胺切片生产的蒸汽耗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酰胺切片经高温干燥后在冷却阶段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干燥塔与冷却仓,所述干燥塔上设置有切片输入管,所述干燥塔的切片输出端与所述冷却仓的切片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冷却仓上设置有切片输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干燥塔内氮气进行热循环的氮气热循环件,所述氮气热循环件的氮气输送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管程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管程出口与所述干燥塔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冷却仓上设置有用于对冷却仓内氮气进行冷循环的氮气冷循环件,所述冷却仓的氮气排放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壳程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氮气冷循环件的氮气输入端连通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氮气热循环件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除湿件,所述氮气热循环件的氮气输送端与所述除湿件的氮气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除湿件的氮气输出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氮气热循环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三换热器,所述干燥塔的顶部设置有氮气输出端,所述氮气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管程入口、所述除湿件的氮气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管程出口与所述干燥塔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壳程入口设置有第一蒸汽管,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壳程出口设置有第一冷凝水管。
8.进一步的,除湿件包括氮气除湿装置、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氮
气除湿装置的氮气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氮气除湿装置的氮气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
9.进一步的,氮气冷循环件包括第四换热器、第三风机,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管程出口与所述第三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壳程入口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管,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壳程出口设置有第二冷却水管,所述第三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冷却仓的下端连通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壳程入口设置有第二蒸汽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壳程出口设置有第二冷凝水管。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余热回收有助于减少聚酰胺切片生产的蒸汽耗用、降低电耗、减少碳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在装置中加入了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将冷却仓里的高温氮气和干燥塔里的因对湿聚酰胺切片进行干燥而温度降低的低温氮气通过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使得低温氮气吸收冷却仓里的高温氮气的高温,温度有一定的提升,从而在氮气从第一换热器进入第二换热器后,第二换热器可以减少高温蒸汽的输入,同时冷却仓的高温氮气因将热量输送给了干燥塔里的低温氮气而温度降低,冷却仓的高温氮气从第一换热器进入第四换热器,由于温度已经降低,所以可以减少第四换热器的冷却水的输入,减少冷却水的耗用;在装置中加入了除湿件,能够将从干燥塔内排出的带有湿气的氮气进行除湿,从而不影响氮气再次进入干燥塔对聚酰胺切片的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聚酰胺切片经高温干燥后在冷却阶段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干燥塔1与冷却仓2,所述干燥塔上设置有切片输入管15,所述干燥塔1的切片输出端与所述冷却仓2的切片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冷却仓上设置有切片输出管16,所述干燥塔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干燥塔1内氮气进行热循环的氮气热循环件3,所述氮气热循环件3的氮气输送端与第一换热器4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管程出口与第二换热器5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管程出口与所述干燥塔1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冷却仓2上设置有用于对冷却仓2内氮气进行冷循环的氮气冷循环件6,所述冷却仓2的氮气排放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壳程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壳程出口与氮气冷循环件6的氮气输入端连通设置。干燥塔1用于对湿聚酰胺切片进行干燥,冷却仓2对干燥完成的酰胺切片进行冷却,氮气热循环件3用于将干燥塔1内排放出的氮气进行加热后重新排入干燥塔1内对聚酰胺切片进行干燥,第一换热器4用于经过干燥塔1后低温的氮气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管程中经过,同时来自冷却仓2顶部排放的高温氮气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壳程中经过,这样利用氮气之间的温差,在两种氮气毫无接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换热器4中形成热交换,一方面干燥的低温氮气经热交换预热后温度上升,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蒸汽耗用,将温度上升的低温氮气排入所述干燥塔1的下端聚酰
胺切片进行再次干燥;对另一方面来自冷却仓2顶部的热氮气经热交换放热后温度降低,从而减少所述第四换热器7的冷却水用量;第二换热器5将第一换热器4中以加热的氮气再次加热后排入干燥塔1的下端;氮气冷循环件6用于将冷却仓2排出的热氮气降温后重新排入冷却仓2内对聚酰胺切片再次冷却。
15.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氮气热循环件3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之间设置有除湿件8,所述氮气热循环件3的氮气输送端与所述除湿件8的氮气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除湿件8的氮气输出端与第一换热器4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除湿件8用于对经过干燥塔1后排出的氮气进行除湿处理,从而使氮气循环使用。
16.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氮气热循环件3包括第一风机31、第三换热器32,所述干燥塔1的顶部设置有氮气输出端,所述氮气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机31的进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风机31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32的管程入口、所述除湿件8的氮气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32的管程出口与所述干燥塔1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32的壳程入口设置有第一蒸汽管9,所述第三换热器32的壳程出口设置有第一冷凝水管10。第一风机31用于将干燥塔1排出的氮气引向第一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32,第三换热器32是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往壳程内添加高温蒸汽,将高温蒸汽的热量传导给管程内的氮气,完成换热,加热后的氮气重新进入干燥塔1内。
17.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除湿件8包括氮气除湿装置81、第二风机82,所述第一风机31的出风口与所述氮气除湿装置81的氮气出入端连通设置,所述氮气除湿装置81的氮气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机82的进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风机82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氮气除湿装置81用于对氮气进行除湿,第二风机82将除湿完成的氮气送往第一换热器4的管程入口。
18.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氮气冷循环件6包括第四换热器7、第三风机61,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壳程出口与所述第四换热器7的管程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换热器7的管程出口与所述第三风机61的进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换热器7的壳程入口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管11,所述第四换热器7的壳程出口设置有第二冷却水管12,所述第三风机61的出风口与所述冷却仓2的下端连通设置。第四换热器7是管壳式换热器,第四换热器7的管程内输送的是高温的氮气,第四换热器7的壳程内是低温的冷却水,从而对高温的氮气进行换热降温,降温后通过第三风机61重新排入冷却仓2内。
19.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壳程入口设置有第二蒸汽管13,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壳程出口设置有第二冷凝水管14。第二换热器5为管壳式换热器,第二换热器5的壳程内为高温蒸汽,对从第一换热器4输送来的氮气进行再次加热。
2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干燥塔1顶部排出的热氮气经所述第一风机31,一部分热氮气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32,经第三换热器32加热后排入干燥塔1上端对湿聚酰胺切片进行干燥,另一部分热氮气经过所述氮气除湿装置81进行除湿后变成含水量极低且低温的氮气,经所述第二风机82将低温的氮气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管程中经过,同时来自冷却仓2顶部排放的高温氮气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壳程中经过,这样利用氮气之间的温差,在两种氮气毫无接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换热器4中形成热交换,一方面干燥的低温氮气经热交换预热后温度上升,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蒸汽耗用,将温度上升的低温氮
气排入所述干燥塔1的下端聚酰胺切片进行再次干燥;对另一方面来自冷却仓2顶部的热氮气经热交换放热后温度降低,从而减少所述第四换热器7的冷却水用量,以此达到节能的目的。
2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氮气除湿装置、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