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型高效率分体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8761发布日期:2023-03-31 13:5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型高效率分体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净化型高效率分体空调。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分体空调室内机、室外机的冷媒和空气的冷热交换均采用表冷器实现,即冷媒在冷媒管内流动,风机从冷媒管外部将空气循环吹过表冷器带走或带来热量,实现冷媒与空气的冷热交换,冷媒与空气之间间隔有一层冷媒管管壁及翅片造成热交换效率低,能效比低,室内机无法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甲醛,对空气没有净化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净化型高效率分体空调,可解决现有空调热交换效率低、无法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及甲醛等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化型高效率分体空调,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所述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间形成一个闭合制冷、制热回路;
5.室内机单元包括室内机换热结构,所述室内机换热结构包括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和室内机水帘换热器,所述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与室内机水帘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室内机水帘换热器与流动空气进行热交换;
6.室外机单元包括室外机换热结构,所述室外机换热结构包括室外机氟媒换热器和室外机水帘换热器,所述室外机水帘换热器将其内的水膜包覆在室外机氟媒换热器的冷媒铜管外,自上而下螺旋流动,与流动空气同时对冷媒铜管进行热交换。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8.所述室内机单元还包括内机箱、室内风机和膨胀阀,所述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室内机水帘换热器、室内风机和膨胀阀均安装于内机箱内部,所述内机箱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的一端与室外机单元连接,所述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端与膨胀阀连接,所述膨胀阀另一端与室外机氟媒换热器连接,所述内机箱下端外壁开设有内机进风口,所述内机箱上端外壁开设有内机出风口,所述室内风机安装于内机箱内部靠近内机出风口处,所述室内风机引入室内空气通过室内机水帘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并从内机出风口排出。
9.所述室内机水帘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布水箱、第一室内导流柱、室内集水盘和回水箱,所述第一室内布水箱为圆环体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室内布水箱中部形成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室内布水箱固装于内机箱上部内壁,所述第一室内布水箱底面开设有第一布水口,所述第一室内导流柱的上端竖直插接于第一布水口内且与第一布水口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室内导流柱的下端与室内集水盘固定连接,所述室内集水盘固装于回水箱上侧,所述回水箱固装于内机箱内部下侧,所述室内集水盘与回水箱通过集水管连通,所述回水箱内安设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出端连通有室内机循环出水管,所述室内机循
环出水管另一端与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的出水端连通有室内机循环进水管,所述室内机循环进水管与第一室内布水箱连通,所述室内风机固装于通孔上侧。
10.所述室内机水帘换热器还包括第二室内布水箱和第二室内导流柱,所述第二室内布水箱为圆环体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室内布水箱安设于第一室内布水箱的通孔处,所述第二室内布水箱与第一室内布水箱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室内布水箱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布水口,所述第二室内导流柱的一端竖直插接于第二布水口内且与第二布水口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室内导流柱的另一端与室内集水盘固定连接,所述室内机循环进水管与第二室内布水箱连通。
11.所述室外机单元还包括外机箱、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电磁四通阀和室外风机,所述室外机氟媒换热器为“之”字型氟媒管道,所述室外机氟媒换热器、室外机水帘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电磁四通阀和室外风机均安装于外机箱内,所述电磁四通阀的四个接口分别与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和室外机氟媒换热器相连,所述外机箱的一侧壁开设有外机进风口,所述外机箱另一对侧开设有外机出风口,所述室外风机安装于外机出风口处,所述室外风机引入外部空气经过室外机水帘换热器和室外机氟媒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12.所述室外机水帘换热器包括室外布水箱、室外集水盘、第二循环水泵和室外循环水管,所述室外布水箱底面开设有第三布水口,所述室外机氟媒换热器的上端插设于第三布水口,所述室外机氟媒换热器的下端与室外集水盘固接,所述室外布水箱与集水盘之间通过室外循环水管连通,所述室外循环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水泵,所述室外机氟媒换热器的一端与电磁四通阀连通,另一端与膨胀阀连通。
13.所述回水箱内还设有排水泵和供水管,所述排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排水管,所述供水管上设有电动球阀。
14.所述内机箱外表壁上还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
15.所述室外集水盘内连通有外机进水管和外机排水管,所述外机进水管和外机排水管上均设有电动球阀。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增设有室内机水帘换热器和室外机水帘换热器,室内机单元采用水-气直接进行热交换,室外机采用水膜和空气同时对冷媒铜管进行强化换热,相比于传统表冷器的空气与铜管及翅片的间接接触换热,其换热效率和换热速度均有大幅度提高。
18.2、本实用新型室内机水帘换热器中的冷媒水可以对空气中的浮尘进行清洁洗涤,对空气中的甲醛进行溶解,从而净化了室内空气,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且冷媒水具有加湿功能,防止室内空气干燥造成使用者有不适感。
19.3、与目前的表冷器比较,在制造环节节约了铜铝材料、机械使用及人力投入,大大降低了造价。
20.4、本实用新型室外机水帘换热器中的冷媒水直接将进入的灰尘带走,可保持室外机氟媒换热器表面清洁无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单元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单元示意图;
23.图中:1、室内机换热结构;101、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2、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0、第一室内布水箱;1021、第一室内导流柱;1022、室内集水盘;1023、回水箱;1025、第一布水口;1026、集水管;1027、第一循环水泵;1028、室内机循环出水管;1029、室内机循环进水管;10210、第二室内布水箱;10211、第二室内导流柱;10212、第二布水口;10213、排水泵;10214、供水管;2、室外机换热结构;201、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2、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0、室外布水箱;2021、室外集水盘;2022、第二循环水泵;2023、室外循环水管;2024、第三布水口;2025、外机进水管;2026、外机排水管;3、内机箱;31、面板;311、液晶显示屏;4、室内风机;5、膨胀阀;6、内机进风口;7、内机出风口;8、外机箱;9、气液分离器;10、压缩机;11、电磁四通阀;12、室外风机;13、外机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净化型高效率分体空调,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间形成一个闭合制冷、制热回路;
26.室内机单元包括室内机换热结构1,室内机换热结构1包括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和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与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进行热交换,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27.室外机单元包括室外机换热结构2,室外机换热结构2包括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和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将其内的水膜包覆在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的冷媒铜管外,自上而下螺旋流动,与流动空气同时对冷媒铜管进行热交换。
28.本实施例中的分体式空调制冷和制热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的空调工作原理相同,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间形成一个闭合制冷、制热回路,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回路主要流程为: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0(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电磁四通阀11—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制冷剂放热冷却成常温高压液体)—膨胀阀5(制冷剂降压节流成低温低压液体)—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液态制冷剂吸热蒸发成低温低压蒸汽)—电磁四通阀11—气液分离器9;现有技术中的制热回路主要流程为: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0(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电磁四通阀11—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液态制冷剂放热冷却成常温高压液体)—膨胀阀5(制冷剂降压节流成低温低压液体)—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液态制冷剂吸热蒸发成低温低压蒸汽)电磁四通阀11—气液分离器9。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室外机的冷媒和空气的冷热交换均采用表冷器实现,冷媒与空气之间间隔有一层冷媒管管壁及翅片造成热交换效率低,能效比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的灰尘和甲醛采用现有技术的空调无法解决,本设计中的室内机换热结构1增设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室外机换热结构2增设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由于水帘可以直接与空气接触进行热
交换,且直接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效率高,水媒能带走空气中的灰尘与甲醛,因此本设计采用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先与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进行热交换,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再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制冷过程中,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蒸发吸热,吸收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水媒中的热量,导致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的水媒温度下降,水媒再与室内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使室内空气温度下降,水媒并将空气中的灰尘与甲醛(甲醛易溶于水)带走,实现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与此同时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放热,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与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接触,将部分热量传递给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与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中的水帘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水网,因此散热面积加大,大大提高了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置于水帘中,有效保持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表面清洁无尘。
29.本实施例中,室内机单元还包括内机箱3、室内风机4和膨胀阀5,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室内风机4和膨胀阀5均安装于内机箱3内部,所述内机箱3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的一端与室外机单元的电磁四通阀11连接,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的另一端与膨胀阀5连接,膨胀阀5另一端与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连接,内机箱3下端外壁开设有内机进风口6,内机箱3上端外壁开设有内机出风口7,室内风机4安装于内机箱3内部靠近内机出风口7处,室内风机4引入室内空气通过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进行热交换,并从内机出风口7排出。
30.本实施例中,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包括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第一室内导流柱1021、室内集水盘1022、回水箱1023和外套水管1024,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为圆环体密封结构,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中部形成有一个通孔,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固装于内机箱3上部内壁,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底面开设有第一布水口1025,第一室内导流柱1021的上端竖直插接于第一布水口1025内且与第一布水口1025间隙配合,第一室内导流柱1021的下端与室内集水盘1022固定连接,室内集水盘1022固装于回水箱1023上侧,回水箱1023固装于内机箱3内部下侧,室内集水盘1022与回水箱1023通过集水管1026连通,回水箱1023内安设有第一循环水泵1027,第一循环水泵1027输出端连通有室内机循环出水管1028,室内机循环出水管1028另一端与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的出水端连通有室内机循环进水管1029,所述室内机循环进水管1029与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连通,所述室内风机4固装于通孔上侧。第一布水口1025交错排列在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底面,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内的水媒从第一布水口1025流出,形成水膜沿着第一室内导流柱1021自上而下流动,水媒流入室内集水盘1022最后通过集水管1026到达回水箱1023,回水箱1023内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1027,给水媒输送提供动力,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有两条管道和四个接口,回水箱1023内的水媒通过室内机循环出水管1028经过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的水管道、室内机循环进水管1029最终回至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从而形成一个水循环回路,氟媒从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的氟媒管道通过并与水管道内的水媒进行热交换。
31.本实施例中,室内机水帘换热器102还包括第二室内布水箱10210和第二室内导流柱10211,第二室内布水箱10210为圆环体密封结构,第二室内布水箱10210安设于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的通孔处,第二室内布水箱10210与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形成间隙配合,第二室内布水箱10210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布水口10212,第二室内导流柱10211的一端竖直插接于第二布水口10212内且与第二布水口10212间隙配合,第二室内导流柱10211的另一端与室
内集水盘1022固定连接,所述室内机循环进水管1029与第二室内布水箱10210连通。室内空气从内机进风口6进入,穿过外侧的水帘,向上移动,从第二室内布水箱10210与第一室内布水箱1020的间隙穿过,并从内机出风口7吹出,空气进入后先与外部水帘进行热交换,在空气上移过程中还会与内部水帘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32.本实施例中,室外机单元还包括外机箱8、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0、电磁四通阀11和室外风机12,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为“之”字型氟媒管道,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0、电磁四通阀11和室外风机12均安装于外机箱8内,电磁四通阀11的四个接口分别与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0、室内机套管式换热器101和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相连,外机箱8的一侧壁开设有外机进风口,外机箱8另一对侧开设有外机出风口13,室外风机12安装于外机出风口13处,室外风机12引入外部空气经过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和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进行热交换。
33.本实施例中,室外机水帘换热器202包括室外布水箱2020、室外集水盘2021、第二循环水泵2022和室外循环水管2023,室外布水箱2020底面开设有第三布水口2024,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的上端插设于第三布水口2024,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的下端与室外集水盘2021固接,室外布水箱2020与室外集水盘2021之间通过室外循环水管2023连通,室外循环水管2023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水泵2022,室外机氟媒换热器201的一端与电磁四通阀11连通,另一端与膨胀阀5连通。所述室外布水箱2020为方体密封结构,当然其他形状的室外布水箱2020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34.本实施例中,回水箱1023内还设有排水泵10213和供水管10214,排水泵10213的输出端连通排水管,供水管10214上设有电动球阀。
35.本实施例中,内机箱3外表壁上还设有面板31,面板31上设有液晶显示屏311。液晶显示屏311与本实用新型中的其他电元器件电性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36.本实施例中,室外集水盘2021内连通有外机进水管2025和外机排水管2026,外机进水管2025和外机排水管2026上均设有电动球阀。
3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