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数字模拟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48097发布日期:2023-09-23 21:4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数字模拟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节能建筑,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数字模拟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绿色建筑是绿色、节能与低碳建筑三大概念中涵盖范围最广的一个。美国环保局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纵览建筑总寿命周期的综合规划与分析,在各阶段合理的创造和使用一切可行的,有利于保护环境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手段所产生的建筑。这种手段将经典建筑设计的涵盖面拓展至节约、公益、耐用与舒适度这些新方面。”不难发现,这个定义和我国提倡的两型社会定义——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十分相似。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112944701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属于建筑外墙集热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板、集热器和散热器,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集热器,集热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集热器相对应的导流管,散热器的输入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集热器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支撑板,集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转带动活塞打气筒进行周期性动作,通过活塞打气筒的动作对集热器的上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杂物的不断积攒降低集热器的集热效果。

3、但是该集热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4、1、装置的集热板持续暴露在外部,进而使得装置的防护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5、2、同时在建筑内部温度过高时,不能进行很好的散热,功能较为单一,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数字模拟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外壳,可以将集热板收纳起来,进而可以提升装置的防护性能,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将第一门板下降,提升建筑的换热性能,还能利用清洁组件对集热板进行清洁,灰尘收集起来统一处理,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采用数字模拟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顶部滑动贯穿有第一矩形盒,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盒,所述第二矩形盒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集热器,所述第二矩形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集热器移动的驱动组件;

4、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门板,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开设有与第一门板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门板升降的升降组件;

5、所述第一安装槽靠近第一矩形盒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用于对集热器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

6、所述第一矩形盒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出风角度的调整组件。

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矩形盒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第二矩形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半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四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贯穿第二矩形盒并与集热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所述半齿轮与第三齿条相啮合。

8、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槽一侧内壁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矩形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

9、可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槽一侧内壁的多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多个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刷毛。

10、可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三安装槽一侧内壁的第四齿条,所述第三安装槽的一侧内壁转动贯穿有多个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四齿条相啮合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四齿条的顶部与第三安装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五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矩形盒的内部并固定套设有斜板。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圆板,所述安装圆板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扇叶,所述第四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三齿轮相啮合。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矩形盒的一侧开设有竖孔,所述第一矩形盒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横孔,多个所述横孔均与竖孔相连通,所述横孔与竖孔均与第三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四齿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横孔和竖孔配合使用,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与第二滑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矩形盒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一矩形盒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进风口配合使用,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与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矩形盒的底部通过导流管与集热器相连通。

14、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收纳盒。

15、一种采用数字模拟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6、s1、在需要集热时,可以启动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半齿轮转动,此时半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不与第五齿轮相啮合,进而可以使得第二矩形盒整体沿着外壳的底部内壁进行移动,此时第二矩形盒带动第二齿条横向移动,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竖直向上移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门板竖直向上移动,当第二矩形盒移动至第一门板的位置时,第一门板完全移动至第二门板的一侧,不会阻挡第二矩形盒;

17、s2、此时半齿轮继续转动,半齿轮不再与第三齿条相啮合,可以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带动集热器转动,此时可以根据阳光的照射角度,可以提升装置的集热效率,在需要供热时,可以通过导流管将热量传输给第一矩形盒,通过多个斜板之间的间隙排出,第一矩形盒与建筑内部相连通,调整建筑内部的温度;

18、s3、在需要调整出风角度时,可以横向拉动拉杆,拉杆带动第二滑块横向移动并拉伸拉簧,此时拉杆从横孔的内部移出并在竖孔的内部移动,竖孔带动第四齿条竖直向上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此时第四齿条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六齿轮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带动斜板转动,进而调整出风角度;

19、s4、在需要清洁集热器时,可以启动第二伺服电机,使得半齿轮反向转动,半齿轮带动第二矩形盒向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横向移动,此时集热器与多个刷毛相抵触,此时第二矩形盒带动竖杆向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横向移动,此时竖杆推动竖板横向移动,竖板带动挡板横向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此时进风口不被阻挡,可以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安装圆板和扇叶转动,进而实现换气功能,降低建筑内部温度,同时通过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刷毛和安装板转动,对集热器的一侧进行清洁,灰尘掉落至收纳盒的内部进行收集,便于统一处理,使用方便。

20、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中,在需要集热时,可以启动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半齿轮转动,此时半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不与第五齿轮相啮合,进而可以使得第二矩形盒整体沿着外壳的底部内壁进行移动,此时第二矩形盒带动第二齿条横向移动,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竖直向上移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门板竖直向上移动,当第二矩形盒移动至第一门板的位置时,第一门板完全移动至第二门板的一侧,不会阻挡第二矩形盒;

22、本发明中,此时半齿轮继续转动,半齿轮不再与第三齿条相啮合,可以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带动集热器转动,此时可以根据阳光的照射角度,可以提升装置的集热效率,在需要供热时,可以通过导流管将热量传输给第一矩形盒,通过多个斜板之间的间隙排出,第一矩形盒与建筑内部相连通,调整建筑内部的温度;

23、本发明中,在需要调整出风角度时,可以横向拉动拉杆,拉杆带动第二滑块横向移动并拉伸拉簧,此时拉杆从横孔的内部移出并在竖孔的内部移动,竖孔带动第四齿条竖直向上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此时第四齿条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六齿轮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带动斜板转动,进而调整出风角度;

24、本发明中,在需要清洁集热器时,可以启动第二伺服电机,使得半齿轮反向转动,半齿轮带动第二矩形盒向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横向移动,此时集热器与多个刷毛相抵触,此时第二矩形盒带动竖杆向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横向移动,此时竖杆推动竖板横向移动,竖板带动挡板横向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此时进风口不被阻挡,可以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安装圆板和扇叶转动,进而实现换气功能,降低建筑内部温度,同时通过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刷毛和安装板转动,对集热器的一侧进行清洁,灰尘掉落至收纳盒的内部进行收集,便于统一处理,使用方便。

25、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