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8927发布日期:2024-03-05 15: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进气管(11)、出气管(12)、进水管(13)和出水管(14),所述壳体(1)内设有换热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两个转盘(2),所述换热管(15)设于两个转盘(2)之间,所述换热管(15)的一端穿过一个转盘(2)并与进气管(11)连通,所述换热管(15)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转盘(2)并与出气管(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5)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并盘绕成螺旋状,所述转盘(2)上设有穿孔(20),所述换热管(15)的端部穿设在所述穿孔(20)内,所述换热管(15)的外壁与所述穿孔(20)的内壁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胶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动机(31)和轴体(32),所述轴体(32)的一端与转盘(2)的一侧端面连接,所述轴体(32)的另一端设有竖直伞齿轮(33),所述电动机(31)位于出气管(12)的外侧,所述电动机(31)的输出轴延伸至出气管(12)的内侧,所述输出轴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竖直伞齿轮(33)啮合的水平伞齿轮(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转盘(2)上的穿孔(20)与所述进气管(11)相互连通,另一个所述转盘(2)上的穿孔(20)与所述出气管(12)处于连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2)内还设有轴承座(35),所述轴体(32)穿设在所述轴承座(35)内,所述转盘(2)和所述轴承座(35)分别位于所述竖直伞齿轮(33)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滑套(4),一个所述滑套(4)位于所述进气管(11)的上方,另一个所述滑套(4)位于所述出气管(12)的上方,两个所述滑套(4)内均插设有一个滑杆(5),两个所述滑杆(5)之间设有一个压条(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的外壁与所述滑套(4)的内壁贴合,所述滑杆(5)的底部与所述凸轮(7)的外缘贴合,所述滑杆(5)的顶部与所述压条(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7)与转盘(2)连接的一侧端面与出气管(12)位于壳体(1)内的一侧端面之间存在距离,所述凸轮(7)的外壁上设有凹槽(70),所述凹槽(70)首尾相连并呈环状,所述滑杆(5)的底部与所述凹槽(70)的槽底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套(4)的顶部均设有一个缺口(40),两个所述缺口(40)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缺口(40)均位于所述压条(6)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出水管(14)和进水管(13)在弯折及汇集后呈同轴设置的状态,所述进气管(11)、出水管(14)和进水管(13)由内到外依次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气再循环余热回收装置,涉及烟气余热利用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气管、出气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两个转盘,所述换热管设于两个转盘之间,所述换热管的一端穿过一个转盘并与进气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转盘并与出气管连通;一个所述转盘与进气管的内壁贴合,另一个转盘与出气管的内壁贴合,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同轴设置,所述出气管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盘转动。本申请具有能够提高烟气余热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耿和平,丁一宁,丁建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永祥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