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8838发布日期:2024-03-12 20:3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的空气调节及其能量回收,特别涉及建筑的污浊气体排放、新风输送及冷热回收,加热、制冷及管阀连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建筑物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也是工厂化动植物养殖的生长的场所,最近数年数据显示,现代城市人平均有 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65%的时间在家里,而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要比室外高出数倍,因此室内污染的空气比室外污染的空气危害性更大。一些医学方面的研究将气喘、气管炎,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与室内空气质量联系在一起,女性肺癌的秀发因素除吸烟外,与厨房小环境的空气污染有密切关系,人群中51%的肺鳞癌和61%的肺腺癌发生应归因于家庭厨房油烟污染。

2、室外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室外空气污染物指标主要包括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细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尽管近些年各地都采取了防治污染的各种技术措施,空气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若按国际通行标准衡量,显然很多区域全年的空气质量还是达不到优或良的标准。为了消除室外污浊气体对室内的影响,部分高档建筑主要采取在建筑物进风口处加装空气过滤、消毒装置等技术措施。但对于绝大部分既有建筑室外的空气是直接通过门窗缝隙或专设进风口而进入室内的,进入室内的污染气体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

3、对源自于室内自身的污染气体,主要产生于室内烹饪、卫浴间反味、室内装修等。主要成分有烷烃和烯烃,此外还有有机酸、醛类化合物、多环芳烃、氨气,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甲醛、苯系物,以及各种化学品中散发出来的混合有害气体。

4、对于现代居住建筑,一般都在室内设有厨房、卫浴间,为了解决厨房和卫浴间的排烟排气问题,在厨房内部或外部设有主排气管道或烟道、支排气管道,支排气管道与主排气管道连通,目前,人们习惯于将排烟口、排气口或排烟气机设在建筑物的上端。同时设有主下水管道和支下水管道,支下水管道与主下水管道连通。在卫浴间内或外也设有主排气管道、支排气管道,支排气管道与主排气管道连通,同时设有主下水管道、支下水管道,支下水管道与主下水管道连通,在主下水管道和支下水管道内没有水流或较少的水流流过时,其水管内处于气体状态。排气管道内的气流与下水管道的气流会通过没有密封好的止回阀或下水地漏和厨房空间、卫浴间空间相互连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5、解决室内有害气体的普遍技术方式:一是,在室外或室内设置主排气、排烟道,利用烟囱效应,在建筑物的上端排烟排气。二是,在厨房内设置排油烟机,在卫浴间内设置排气机,进行排烟排气。三是,在主排烟管道顶部设置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但由于受室内外和管道内外温差大小、压差大小,楼顶风向、风速,排气管的尺寸及阻力系数大小、排油烟机及排气机开机率不同、压力中性面的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排气系统,在一定工况条件下一般都会存在各户之间串味、串烟、倒灌、下水道反味和室内油烟臭气积存等现象。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1665015.6的《一种多层住宅排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等都是如此。但是,对于中高层或超高层住宅,仅在楼顶主排气管出口上安装排气装置,住宅底部若干层的排气管道内压力仍然较高,气流流速较低,排气量较小,排气管内上下压差不均匀度较高,从而经常出现倒烟、串味现象,特别是下水密封装置密封不严时,下水管道内的臭气吸入到房间内的现象。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520267.8的《一种排烟气道新风系统》在公共烟道的底部连接疏导管道系统,疏导管道系统的底部连接疏导器,疏导器内设有鼓风机,该鼓风机是向公共烟道内鼓风的而不是向外排气,这种技术方案对底层厨房或卫浴间的气流有一定射流疏导作用,但对中上层主管道内会增加静压,不利于中上层的排烟排气。同时,上述方法仍解决不了主排烟气管道抽风量较大,厨房和厕所内的下水密封装置密封不严时,下水管道内的臭气吸入到房间内的现象。

6、污浊气体和带有病毒的气体在室内的存留或在各层之间相互串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许多疾病都是通过排气道和下水道传播感染的。

7、此外,室内温度、湿度、噪声等指标的水平也是影响人们生活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8、在研究厨房、卫浴间的排气问题时,我们发现:(1)人们较多关注主排气道本体的结构问题和单一住户的排烟气问题,对排气道与下水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整栋楼宇的系统排气问题关注极少。实践和理论分析都证明了,只解决了排烟气道的串味、串烟、倒灌问题,仍然存在下水道向室内反味的问题;只解决一家的排烟气问题,无法解决整栋楼各住户的排气问题。(2)人们较多关注排烟气管道高温差时的烟囱效应及仅在主排烟气管上端安装排气装置,较少关注低温差时的烟囱效应及在主排气管下端、主下水管下端或上端的排气问题;极少研究将排烟气管上端口封闭,在主排烟气管下端安装排气装置或排气净化装置的效果。实际上,由于现代住宅大都采用燃气或电加热,锅底温度可达300℃~400℃,而在排油烟的过程中大量室内较低温度的气体的混合作用下,排入排烟气道中气体的温度并不高,一般烟道内比厨房内空间的温度高出3~10℃左右,在建筑物上端排烟其烟囱效应并不明显。烟囱内上下温差一般不超过10℃,烟囱效应极小,更何况在某些季节时段烟囱内的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如夏季外部高温,各家装有空调制冷时)。其烟囱效应完全不同于锅炉的烟囱内外温差200℃至1200℃的范围。

9、综上所述,排烟气道中的温度有时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如冬季),有时低于室外温度(如夏季外部高温,各家装有空调制冷时),空气温度越高,气体膨胀,密度越低,静压越低。当主排烟气管道内的烟气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即:主排气管内空气密度较高,静压较高。现有居住建筑普遍存在串烟、串味、反味、倒灌烟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工况情况下:(1)当某户室内温度较高,密度较低,静压较低,某户与安装制冷空调的住户之间或主排烟气管与某户之间之间常常出现相互串味、串烟现象。(2)当主排烟气管上端的排烟口处的风向切向吹入排烟口时会出现烟气反流或倒流现象。(3)当室内气压低于管道内气压时,烟道和下水道内的污浊气体会倒流到室内,出现倒烟、反味现象。(4)当厨房和卫浴间的排气机开启后,厨房和卫浴间内会出现负压,下水道的单向阀密封不严时,下水道的污浊气体会进入室内。(5)当各层抽油烟机开机率较高时,较低楼层出现排气不畅或串烟现象。(6)当室内有穿堂风经过时,造成室内气压低于排气管内和下水道内压力,常常会出现反味、串烟现象。(7)当天气阴雨时,大气和室内气压降低,经常会出现下水道反味现象。(8)当相邻的a住户安装了新风系统并开机,另一b住户安装了新风系统不开机或没有安装新风系统,a住户的污浊气体会通过门窗缝隙或b住户的进风、排气道进入b住户的现象。

10、工厂化动植物养殖的生长的场所的空气质量,也会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室温气体排放。由于动植物的呼吸、排泄、腐烂以及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对动植物和人的有害气体。工厂化动植物养殖的生长的场所内的空气组成与大气组成有很大差异。动植物养殖场中有害气体的成分十分复杂,达几十种,其中主要有氨、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甲烷。氨对人畜黏膜、结膜有刺激和破坏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中枢神经麻痹、肝脏和心脏损伤等。硫化氢主要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来,硫化物对人畜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并导致各种病。其它气体浓度较高及养殖场所内噪声超标时也会造成氧气不足或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为此,人们正在采取吸附、捕集等技术手段加以解决。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专利号为202310529169.5《一种绿色建筑的碳利用装置》。但该技术只解决排烟道的碳收集和利用问题。

11、在能量消耗方面,例如:中国是能耗大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缺乏,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而建筑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制冷是最大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成左右,但能源效率目前仅为30%左右,能源消耗大和能效低不仅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和费用,也大大增加了室温气体的排放量。为此,人们采取了诸多技术措施解决建筑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一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二是采用热、冷回收装置回收能量。三是提高各种装置的效率。例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2221918859.7《建筑置换式节能通风系统》,能够部分解决新风换气和热回收问题,但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没有考虑独立的节能通风系统与建筑物原有的厨房排烟系统、卫浴间的排气系统、各下水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利用。二是,原有的厨房排烟系统、卫浴间的排气系统、各下水系统之间,在一定工况条件下仍然存在串味、串烟、倒灌、反味和室内油烟臭气积存等现象。三是,即便认为所设置的排风通道可利用原有厨房排烟道和卫浴间的排烟、排气道,在排风扇和送风机因停电、维修、清洗而停机时会出现烟气积存和排不出去的问题。又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2020907780.9《建筑物烟道的新风改造系统》,能够部分解决新风换气和热回收问题,但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没有考虑新风改造系统与建筑物原有的卫浴间的排气系统、各下水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利用。二是,原有的卫浴间的排气系统、各下水系统之间,在一定工况条件下仍然存在串味、串烟、倒灌、反味和室内油烟臭气积存等现象。三是,在风机因停电、维修、清洗而停机时会出现烟气积存和排不出去的问题。四是,没有明确设置新风管道及连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既能换新风,又能回收屋内的部分热能或冷能;既能有效防止串味、串烟、倒灌、反味和室内油烟臭气积存现象,又能在换热净化装置或排气装置或排气净化装置由于停电或维护清洗而停机时出现烟气大量积存现象;既能对室内外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又能向室内提供热能或冷能。建设健康住宅、宜居建筑、绿色建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建筑物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建筑物主体的各层室内或室外的主排烟气管、主送风管及主下水管,一栋建筑物设有n根主排烟气管、m根主送风管、l根主下水管,各主排烟气管通过支排气管与各层室内连通,各主送风管通过支送风管与各层室内连通,各主下水管通过支下水管与各层室内连通,所述各主排烟气管、各主送风管、各主下水管分别设有上端和下端,在所述建筑物的上部设有上端换热净化机组,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上至少设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进风通道、排风通道,换热器或全热交换芯体,过滤净化器,或其与进风机、排风机、碳吸收器、消毒杀菌器、消声器、气水分离器、湿度调节器的一种或多种功能部件的组合,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新风口、排风口与大气连通,或在排风口的排气质量指标达到或高于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时新风口与排风口连通。所述主排烟气管包括:设有厨房的主排烟管,设有卫浴间的主排气管和在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其它部位专门设置的主排气管。还可以将过滤净化器、消毒杀菌器、消声器、气水分离器、湿度调节器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安装在进风通道上,在排风通道上安装过滤净化器、碳吸收器、消毒杀菌器、消声器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上端之间或部分主排烟气管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上端或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与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回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在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上端、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上各自连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风阀,所述常闭式风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各主排烟气管、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连通,所述常闭式风阀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或等效地在各主排烟气管上端分别接出一条管路,在该管路的外端口上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风阀。优先地各主排烟气管、各连通管采用保温管道。

5、所述各主送风管上端之间或部分主送风管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上端送风连通管,所述各主送风管上端或第一上端送风连通管与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送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上端送风连通管;所述各主送风管与所述建筑的室外之间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进风阀,所述各主送风管与所述建筑的各层室内之间通过所述各支送风管连接有送风阀;所述各支送风管可与室内的卧室、大厅、厨房、卫浴间等连通。优先地,各支送风管的送风口设置在离下楼板较近的地方。优先地各主送风管采用保温管。

6、所述各主下水管上端之间或部分主下水管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上端下水连通管,在所述第一上端下水连通管与第一上端排气通连通管或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之间设置第二上端下水连通管,在所述各主下水管上端或在第一上端下水连通管上、第二上端下水连通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风阀,所述常闭式风阀的进气口与各主下水管上端或所述第一上端下水连通管、第二上端下水连通管连通,或等效地在各主下水管上端分别接出一条管路,在该管路的外端口上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风阀,在各常闭式风阀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

7、所述各主下水管的下端分别或通过下端下水连通管连通后接入止回阀或水封阀或管道拍门的进水口,所述止回阀或水封阀或管道拍门的出水口与污水管网连通。

8、所述各常闭式风阀在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打开。在上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期间,由于楼顶同一水平面的大气压基本相同,只要各主排烟气管出口、各主下水管出口的全压都高于楼顶的大气压,打开的常闭式风阀会向外排气,可基本防止出现各管路之间、各管道与室内之间在停机时产生串气、串味现象。

9、所述主排烟气管下端、主送气管下端优先地封闭。

10、当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进风机、排风机功率不足时,可在所述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上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在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新风口上装有上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或采取多台换热净化机组并联运行模式。多台机组并联时可根据工况需要开停部分机组,优先采用变频机组。

11、本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结构的主排烟气道,当各户排烟采用直排方式时,可在大楼的外部设置主排烟气道,各户烟道与主排烟气道连通。

12、本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中底层建筑物的排烟气和冷热回收。

13、本技术文件中,所述换热净化机组可以是由各种功能器件集成的一体化机组,也可以是由各种分立功能模块连接的机组。

14、本技术文件中,所述主排烟气管、主送风管、主下水管的上端、下端,包括管道上端、下端的侧面和横截面端口。

15、本技术文件中,所述“主排烟气管”包括“主排烟管和主排气管”,“主排烟管”系指对应于厨房等处的主排烟管,“主排气管”系指对应于卫浴间等处的主排气管。

16、本技术文件中,所述n根主排烟气管、m根主送风管、l根主下水管,是指建筑物的每户多个厨房,多个卫浴间,单独的洗衣间对应的主排烟气管、主送风管和下水管等。

17、本技术文件中,所述常闭式风阀是指换热净化机组开机运行时风阀处于常闭状态,停机时处于关开状态的风阀;所述常开式风阀是换热净化机组开机运行时风阀处于常开状态,停机时处于常闭状态的风阀。包括手动或电动或气动或液压动力驱动的风阀,也包括阀板开度可调的风阀。当采用非手动常闭式风阀或常开式风阀时,可以通过控制器件与换热净化机组的动力源联动,实现常闭式风阀在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自动打开向外排气;常开式风阀在换热净化机组运行时可调整阀板开度,并在停机时自动关闭,防止管道之间串气。

18、本技术文件中,所述建筑物包括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或工作的带有厨房或卫浴间或两者都有的建筑物,还包括人工种养殖动植物的建筑物等。例如:住宅、别墅、宿舍、公寓、酒店、旅馆、疗养院,动植物养殖大棚、动植物养殖大楼、工厂等建筑。

19、上述的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各主排烟气管和各主下水管上端的各常闭式风阀上连接有排气帽,所述常闭式风阀的出气口与排气帽的进气口连通。当所述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排气帽排气,可更有效地防止烟气积存和各管道之间、各管道与室内之间串气、串味。所述排气帽是自然动力排气帽或是由自然动力与电动力结合的混合动力排气帽,或是带防护帽的纯电动小型抽风机等。

20、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上及第一上端下水连通管上、第二上端下水连通管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所述常开式风阀在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关闭,可进一步防止各管道之间串气。

21、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第二上端送风连通管上或在第一上端送风连通管上装接有上端热交换器,所述上端热交换器的能量输入侧与热源或冷源连通,所述上端热交换器的能量输出侧与所述第二上端送风连通管连通或与所述第一上端送风连通管连通。

22、本技术文件中,所述热交换器又称换热器,包括:电加热换热器、水或气加热换热器、储热储冷式换热器、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等。热交换器的作用是向建筑物内提供热量或冷量,并可在室内热量或冷量不足时实现温度调节。优先采用太阳能加热换热器。

23、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上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或在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排风口上装有上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当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排风机功率不足时,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可有效提高排气量。

24、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新风口上装有上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或在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送风口上装有上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当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进风机功率不足时,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可有效提高进风量。

25、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上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或在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排风口上装有上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在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新风口上装有上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或在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送风口上装有上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当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的进风机、排风机功率不足时,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可有效提高排气量和进风量。

26、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建筑物高度的中部或对应于建筑避难层附近设置中部换热净化机组,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中部之间或部分主排烟气管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中部或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与中部换热净化机组回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中部排气连通管;在所述各中部主排烟气管上、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中部排气连通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风阀,所述常闭式风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中部、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第二中部排气连通管连通,所述各常闭式风阀在所述中部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打开向外排气。

27、在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中部之间的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中部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所述常开式风阀在所述中部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关闭;在所述各主送风管中部之间或部分主送风管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中部送风连通管,所述各主送风管中部或第一中部送风连通管与中部换热净化机组送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中部送风连通管。本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高层或特高层建筑物的排烟气和冷热回收。

28、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各常闭式风阀上接有排气帽,所述常闭式风阀的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帽的进气口连通。

29、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建筑物的下部或地面上设有下端换热净化机组。

30、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下端之间或部分主排烟气管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下端排气连通管,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下端或第一下端排气连通管与下端换热净化机组回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

31、所述各主送风管下端之间或部分主送风管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下端送风连通管,所述各主送风管下端或第一下端送风连通管与下端换热净化机组送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

32、在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下端之间的第一下端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所述常开式风阀在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关闭。

33、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上或在第一下端送风连通管上装接有下端热交换器,所述下端热交换器的能量输入测与热源或冷源连通,所述下端热交换器的能量输出侧与所述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连通或与所述第一下端送风连通管连通。

34、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建筑物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各层室内或室外的主排烟气管、主送风管及主下水管,一栋建筑物设有n根主排烟气管、m根主送风管、l根主下水管,各主排烟气管通过支排气管与各层室内连通,各主送风管通过支送风管与各层室内连通,各主下水管通过支下水管与各层室内连通,所述各主排烟气管、各主送风管、各主下水管分别设有上端和下端,在所述建筑物的下部或地面上设有下端换热净化机组,所述换热净化机组上至少设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进风通道、排风通道,换热器或全热交换芯体,过滤净化器,或其与进风机、排风机、碳吸收器、消毒杀菌器、消声器、气水分离器、湿度调节器的一种或多种功能部件的组合;所述过滤净化器、消毒杀菌器、消声器、气水分离器、湿度调节器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安装在进风通道上,在排风通道上安装过滤净化器、碳吸收器、消毒杀菌器、消声器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当排风口的排气质量指标达到或高于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时新风口与排风口连通。所述主排烟气管包括设有厨房的主排烟管,设有卫浴间的主排气管和在建筑物内部或外部其它部位专门设置的主排气管。

35、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下端之间或部分主排烟气管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下端排气连通管,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下端或第一下端排气连通管与下端换热净化机组回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

36、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上端接有常闭式风阀,在常闭式风阀上接有排气帽,所述常闭式风阀的进气口与主排烟气管连通,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帽的进气口连通;或等效地在各主排烟气管上端分别接出一条管路,在该管路的外端口上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风阀,在各常闭式风阀上接有排气帽。

37、所述各主送风管下端之间或部分主送风管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下端送风连通管,所述各主送风管下端或第一下端送风连通管与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送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所述各主送风管与所述建筑的室外之间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进风阀,所述各主送风管与所述建筑的各层室内之间通过所述各支送风管连接有送风阀;所述主送风管上端封闭。所述各支送风管可与室内的卧室、大厅、厨房、卫浴间等连通。优先地,各支送风管的送风口设置在离下楼板较近的地方。优先地各主排烟气管、各送风管、各连通管采用保温管道。

38、所述各常闭式风阀在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打开。所述各常闭式风阀在上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期间,由于楼顶同一水平面的大气压基本相同,只要各主排烟气管出口、各主下水管出口的全压都高于楼顶的大气压,打开的常闭式风阀会向外排气,可基本防止出现各管路之间、各管道与室内之间在停机时产生串气、串味现象。换热净化机组安装在建筑物的下部或地面上有利于设备的安装、维修维护、降低震动、噪声对建筑物及室内的影响。本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中底层建筑物的排烟气和冷热回收。

39、上述的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各主下水管上端连接有常闭式风阀,在各常闭式风阀上连接有排气帽,所述常闭式风阀的进气口与各主下水管上端连通,所述常闭式风阀的出气口与排气帽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各主下水管的下端分别或通过下端下水连通管连通后接入止回阀或水封阀或管道拍门的进水口,所述止回阀或水封阀或管道拍门的出水口与污水管网连通。

40、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下端之间的第一下端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所述常开式风阀在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关闭,防止各管道之间串气。

41、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上或在第一下端送风连通管上装接有下端热交换器,所述下端热交换器的输入测与热源或冷源连通,所述下端热交换器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连通或与所述第一下端送风连通管连通。下端热交换器的输出侧还可以连接储能器。

42、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建筑物高度的中部或对应于建筑避难层附近设置中部换热净化机组,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中部之间或部分主排烟气管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中部或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与中部换热净化机组回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中部排气连通管;在所述各中部主排烟气管上、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中部排气连通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常闭式风阀,所述常闭式风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各中部主排烟气管、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第二中部排气连通管连通,所述各常闭式风阀在所述中部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打开;在各常闭式风阀出气口上还可以接有排气帽。本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高层或特高层建筑物的排烟气和冷热回收。

43、在所述各主送风管中部之间或部分主送风管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中部送风连通管,所述各主送风管中部或第一中部送风连通管与中部换热净化机组送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中部送风连通管。

44、在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中部之间的第一中部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中部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所述常开式风阀在所述中部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关闭。

45、该技术方案可进一步降低主排气管内中间部位的静压,提高中间部位住户的排气速度,特别适用于高层或特高层居住建筑。对于特高层建筑,在主排气管高度范围内可间隔一定距离接入多台机组。

46、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主下水管的下端与止回阀或水封阀或拍门之间的管路上向上连接有气水连通管的下端口,在该气水连通管的上端口上装有排气阀或自动隔水排气阀,所述排气阀或自动隔水排气阀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气水连通管的上端口连通,所述排气口通过气体连通管与所述主排烟气管下端或第一下端排气连通管或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连通。

47、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

48、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下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或在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排风口上装有下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当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排风机功率不足时,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可有效提高排气量。

49、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新风口上装有下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或在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送风口上装有下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当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进风机功率不足时,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可有效提高进风量。

50、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

51、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下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或在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排风口上装有下端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在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新风口上装有下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或在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送风口上装有下端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当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进风机、排风机功率不足时,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可有效提高排气量和进风量。

52、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排风口上装有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或冷凝器,或在所述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或冷凝器,或所述蒸发器或冷凝器放置在建筑物外部;热泵机组的冷凝器或蒸发器安装在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送风口上,或串接在所述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上。

53、所述蒸发器在制热时为蒸发器,在制冷时为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在制热时为冷凝器,在制冷时为蒸发器。所述蒸发器或冷凝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蒸发器或冷凝器,也可以是分体的蒸发器或冷凝器,分体的蒸发器或冷凝器分别安装在换热净化机组的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的管路上。

54、在冬季供热时,室外新风通过鼓风机从新风入口进入新风通道,通过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加热致不会使换热净化机组发生结霜或结露的温度,然后进入换热净化机组;室内污浊气体通过排气机从换热净化机的回风口进入排风通道,经换热净化机组后进入热泵机组的蒸发器,降温后直接排出室外。

55、在夏季制冷时,热泵机组通过四通阀转换,其制冷运行过程与制热过程相反。

56、当所述蒸发器或冷凝器放置在建筑物外部时,吸收室外的低品位能。

57、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排风口上装有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或在所述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将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的载热剂输入口、输出口串接在进楼的自来水管路上。可向室内供应热水。还可以在冷凝器载液剂的输出口的自来水管上串接加热或换热器或储热器,以便调节水温。

58、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下端换热净化机组的新风口的管路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在常开式风阀的进气口与送风口之间并联有常闭式风阀;在下端换热净化机的回风口的管路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在常开式风阀的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并联有常闭式风阀。当系统不需要热回收和净化时,下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常开式风阀关闭,常闭式风阀打开,以减小换热净化机组的损耗。本技术方案适合于带有排气机或排气净化机和鼓风机或鼓风净化机的换热净化机组安装在建筑物的上部、中部、底部各种模式。

59、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与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之间安装有热管,热管的蒸发段安装在第二下端排气连通管内,热管的冷凝段安装在第二下端送风连通管内;优先采用双向传热热管或分离型热管,热管可以加强热能或冷能的回收。

60、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建筑物上端装有上端化热净化机组,在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上端侧壁之间或部分主排烟气管上端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在所述各主排烟气管上端侧壁或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侧壁与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回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所述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上、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所述常开式风阀在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关闭。

61、在所述各主送风管上端侧壁之间或部分主送风管上端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上端送风连通管,在所述各主送风管上端侧壁或第一上端送风连通管与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送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上端送风连通管;

62、在所述各主下水管上端口侧壁之间或部分主下水管上端口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上端下水连通管,在所述第一上端下水连通管与第一上端排气连通管或第二上端排气连通管之间设置第二上端下水连通管,在所述第一上端下水连通管上、第二上端下水连通管上串接有常开式风阀,所述常开式风阀在所述上端换热净化机组停机时关闭。

63、上述的任意一种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换热净化机组是多台机组并联运行。多台并联机组可根据工况需要开停其中部分机组,优先采用变频机组。

64、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1)当所述换热净化机组正常排气运行时,可消除各管路之间、各管道与室内之间的串味、串烟、倒灌、反味和室内油烟臭气积存等现象。当所述换热净化机组由于停电或维修清洗而停机时,可防止各管道之间及与室内之间出现严重的相互串气和污浊气体积存现象;降低病毒的传播感染风险,同时实现新风换气。(2)所述换热净化机组具有冷、热回收功能,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3)所述换热净化机组具有过滤吸收空气颗粒物和温室气体等功能,可净化室内外空气。(4)所述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具有热能、冷能传输功能和湿度调节功能,可供给或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5)所述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既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各种既有建筑改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