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模组及即热式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0021发布日期:2023-08-20 18:1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加热模组及即热式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模组及即热式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1、速热加热家电设备是具备能够对水流进行快速加热的装置的设备,例如:速热饮水机、速热咖啡机、速热热水器等,其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饮用水、用水快速加热需求而研发的即热式加热设备。速热加热管模组是速热加热家电设备中的主要加热部件,该模组的加热性能直接影响到速热加热家电设备中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能,因此确保速热加热管模组的性能十分重要。

2、在现有的速热加热管模组中起保护作用的部件主要为温控器,当日常使用中速热加热家电设备中的水泵出现烧坏或停止工作时,一旦温控器无法有效控制加热管便会产生干烧问题,容易导致加热管出现烧毁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火情或电路网络短路等不良情况;技术人员发现,现有的温控器的感应端通常为平面结构,而例如加热管或加热胆等加热容器的外壁为弧形结构,这就导致温控器在接触加热容器时两者之间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接触面积受到限制,当受到装配误差或是在使用过程中两者发生偏移时,温控器便无法有效传导加热容器的温度信号,而导致加热容器出现烧毁现象,安全性能不佳,使用效果不好。

3、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模组及即热式加热设备,用于解决现有速热加热管模组中温控器与加热容器之间接触范围有限而影响温控器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模组,包括:

3、安装壳体,内部设有安装腔;

4、加热组件,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输水管和加热套管,所述输水管具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所述加热套管套设于所述输水管外侧并与所述输水管围合形成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的加热腔;以及

5、温控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且所述温控组件设有弧形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加热套管的外侧贴合连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体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安装开窗,所述安装开窗在所述进水端口至所述出水端口的方向上设于靠近所述出水端口的一侧,所述温控组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开窗内并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控器和导热块,所述温控器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并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贴合面设于所述导热块的一侧,且所述导热块设于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套管之间,且所述导热块远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与所述温控器的感温端贴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控器包括封盖、罩壳和复位杆,所述罩壳套设于所述封盖上,且所述罩壳分别与所述封盖与所述加热套管接触并用于将所述加热套管上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封盖上,所述封盖用于接收所述罩壳传导的热量并产生形变驱动所述复位杆移动以控制所述温控器的电路通断。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套管远离所述加热腔的一侧设有加热线路,所述加热线路电性连接于所述温控组件,且所述加热线路沿所述进水端口至所述出水端口的方向上环绕所述加热套管的外圆周壁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水管包括输水内管、进水座和出水座,所述输水内管的相对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进水座和所述出水座,且所述输水内管的外壁、所述进水座、所述出水座和所述加热套管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加热腔,所述进水端口设于所述进水座上,所述出水端口设于所述出水座上,且所述进水座和所述出水座分别与所述加热套管密封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座开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加热腔的进水导流孔,所述出水座开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水端口所述加热腔的出水导流孔;所述进水座还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于所述输水内管的一端,所述出水座封堵于所述输水内管的另一端,所述进水导流孔和所述出水导流孔分别环绕所述输水内管的外侧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两个密封座,所述加热套管的相对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密封座内,其中一个所述密封座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进水座和所述加热套管,另一个所述密封座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出水座和所述加热套管。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体还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连通于所述安装腔,所述散热孔在所述加热套管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套管重合。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即热式加热设备,包括输水管路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模组连通于所述输水管路;所述加热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加热模组的所述出水端口位于所述进水端口的上侧。

15、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在本实施例的加热模组中,通过在温控组件的一侧设置弧形的贴合面与加热套管的外壁接触,相较于现有的速热加热管模组,可以使温控组件与加热套管之间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温控组件的控制效果,使用效果好。另外,通过将输水管设于加热套管内以形成加热腔,可以降低加热套管在单位时间内需要加热的水量,从而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加热模组的加热能力得以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安装开窗,所述安装开窗在所述进水端口至所述出水端口的方向上设于靠近所述出水端口的一侧,所述温控组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开窗内并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控器和导热块,所述温控器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并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贴合面设于所述导热块的一侧,且所述导热块设于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套管之间,且所述导热块远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与所述温控器的感温端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包括封盖、罩壳和复位杆,所述罩壳套设于所述封盖上,且所述罩壳分别与所述封盖与所述加热套管接触并用于将所述加热套管上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封盖上,所述封盖用于接收所述罩壳传导的热量并产生形变驱动所述复位杆移动以控制所述温控器的电路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管远离所述加热腔的一侧设有加热线路,所述加热线路电性连接于所述温控组件,且所述加热线路沿所述进水端口至所述出水端口的方向上环绕所述加热套管的外圆周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包括输水内管、进水座和出水座,所述输水内管的相对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进水座和所述出水座,且所述输水内管的外壁、所述进水座、所述出水座和所述加热套管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加热腔,所述进水端口设于所述进水座上,所述出水端口设于所述出水座上,且所述进水座和所述出水座分别与所述加热套管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座开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加热腔的进水导流孔,所述出水座开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水端口所述加热腔的出水导流孔;所述进水座还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于所述输水内管的一端,所述出水座封堵于所述输水内管的另一端,所述进水导流孔和所述出水导流孔分别环绕所述输水内管的外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两个密封座,所述加热套管的相对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密封座内,其中一个所述密封座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进水座和所述加热套管,另一个所述密封座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出水座和所述加热套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还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连通于所述安装腔,所述散热孔在所述加热套管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套管重合。

10.一种即热式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管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模组连通于所述输水管路;所述加热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加热模组的所述出水端口位于所述进水端口的上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热模组及即热式加热设备。加热模组包括安装壳体、加热组件和温控组件;安装壳体内部设有安装腔;加热组件穿设于安装腔内;加热组件包括输水管和加热套管,输水管具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加热套管套设于输水管外侧并与输水管围合形成分别连通于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的加热腔;温控组件设有弧形的贴合面,贴合面与加热套管的外侧贴合连接。在本实施例的加热模组中,通过在温控组件的一侧设置弧形的贴合面与加热套管的外壁接触,相较于现有的速热加热管模组,可以使温控组件与加热套管之间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温控组件的控制效果,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苏时强,赵伟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和而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