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磁灶用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2159发布日期:2023-10-11 13:3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新型电磁灶用垫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磁炉配件,更具体地说,涉及新型电磁灶用垫片。


背景技术:

1、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2、目前,在电磁炉使用时会配置垫片来防止锅与电磁炉表面打滑,但是常用的垫片在使用时会对电磁炉的线圈部位进行遮挡,影响对锅的加热,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电磁炉表面滴落的油渍会使放置的垫片打滑,降低了使用稳定性。

3、例如,公告号cn209026873u公开的一种电磁灶用垫片及其应用的电磁灶,所述垫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磁灶的面板上,在所述垫片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若干均布的防滑颗粒,在所述垫片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磁灶面板上的吸附结构,所述吸附结构包括若干均布的吸盘。

4、由上述公开方案可知,垫片通过吸盘吸附在电磁炉的表面,会造成电磁炉线圈的遮挡,而且电磁炉表面在炒菜滴落的油渍会使其表面打滑,降低吸盘的吸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电磁灶用垫片,该新型电磁灶用垫片通过设置的安装孔、连接孔和中心孔,使得垫片在安装后可以避免对电磁炉线圈部位的遮挡,而且通过不同直径的安装孔、连接孔和中心孔,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锅进行调节,大大的提高了其使用便利性,并且通过垫片本体设置的卡套和套孔,便于垫片牢牢的套在电磁炉的表面,不会因为电磁炉表面的油渍而产生打滑,大大的提高了垫片的安装牢固性和使用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新型电磁灶用垫片,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垫片本体的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一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的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二限位套,所述第二限位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垫片本体的一端设有圆弧形卡套,所述卡套与垫片本体合围有套孔,所述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的侧面均设有凸起部,该新型电磁灶用垫片通过设置的安装孔、连接孔和中心孔,使得垫片在安装后可以避免对电磁炉线圈部位的遮挡,而且通过不同直径的安装孔、连接孔和中心孔,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锅进行调节,大大的提高了其使用便利性,并且通过垫片本体设置的卡套和套孔,便于垫片牢牢的套在电磁炉的表面,不会因为电磁炉表面的油渍而产生打滑,大大的提高了垫片的安装牢固性和使用稳定性。

4、进一步的,所述垫片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槽和安装孔的内壁与第一限位套的侧面接触连接,限位槽可以与第一限位套设置的凸起部接触,限制第一限位套的安装位置,而且方便装拆。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中间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卡槽和连接孔的内壁与第二限位套的侧面接触连接,卡槽可以与第二限位套设置的凸起部接触,限制第二限位套的安装位置,而且方便装拆。

6、进一步的,所述卡套的内部固定复合有对称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加强筋采用可食用弹性不锈钢材料制成,加强筋不仅可以加强卡套的防变形能力,而且不会影响卡套的伸缩。

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散热孔呈等间距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垫片本体采用耐高温可食用硅胶材料制成。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1)本方案通过设置的安装孔、连接孔和中心孔,使得垫片在安装后可以避免对电磁炉线圈部位的遮挡,而且通过不同直径的安装孔、连接孔和中心孔,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锅进行调节,大大的提高了其使用便利性。

11、(2)本方案通过垫片本体设置的卡套和套孔,便于垫片牢牢的套在电磁炉的表面,不会因为电磁炉表面的油渍而产生打滑,大大的提高了垫片的安装牢固性和使用稳定性。



技术特征:

1.新型电磁灶用垫片,包括垫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11),所述垫片本体(1)的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一限位套(17),所述第一限位套(17)的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二限位套(20),所述第二限位套(2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孔(21),所述垫片本体(1)的一端设有圆弧形卡套(12),所述卡套(12)与垫片本体(1)合围有套孔(13),所述第一限位套(17)和第二限位套(20)的侧面均设有凸起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灶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孔(16),所述限位槽(15)和安装孔(16)的内壁与第一限位套(17)的侧面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灶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套(17)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槽(22),所述卡槽(22)的中间位置设有连接孔(19),所述卡槽(22)和连接孔(19)的内壁与第二限位套(20)的侧面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灶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12)的内部固定复合有对称的加强筋(14),所述加强筋(14)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加强筋(14)采用可食用弹性不锈钢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灶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散热孔(11)呈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灶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1)采用耐高温可食用硅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新型电磁灶用垫片,属于电磁炉配件技术领域,垫片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垫片本体的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一限位套,第一限位套的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二限位套,第二限位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孔,垫片本体的一端设有圆弧形卡套,该新型电磁灶用垫片通过设置的安装孔、连接孔和中心孔,使得垫片在安装后可以避免对电磁炉线圈部位的遮挡,而且通过不同直径的安装孔、连接孔和中心孔,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锅进行调节,大大的提高了其使用便利性,并且通过垫片本体设置的卡套和套孔,便于垫片牢牢的套在电磁炉的表面,不会因为电磁炉表面的油渍而产生打滑,大大的提高了垫片的安装牢固性和使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赵盼江,崔长青,王策,卞泽,刘登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京都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