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多功能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2570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多功能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燃料的燃烧设备及其燃烧的调节和控制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使用的燃气灶具除一部分能自动点火外,不具有其它自动功能,这不仅给使用带来不方便,也易造成燃气的浪费,有时还会烧糊食物,烤坏锅壶,甚至引起爆炸、火灾等事故。另外,对于在我国使用最广的普通立式双眼煤气灶,如何在不对原灶具作任何改造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化,这也是摆在我国燃气灶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创造一种功能多、造价低、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燃气灶,而且它的自动控制部分可单独形成产品,直接安装在普通立式双眼煤气灶上,方便地实现自动化。
为此,除灶架、灶面、燃气管道及阀门、燃气开关、燃烧器及自动点火机构外,增设以下各机械和电子部分,而构成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燃气灶(1)在燃气开关轴15上设置套轴23及与之固定的大齿轮(或蜗轮)21,该套轴经离合器38与燃气开关相连接,马达18的动力经减速轮系传至所说的大齿轮(或蜗轮),并经上述离合器38旋动燃气开关轴15而关小或关闭燃气阀门,而克服弹簧力将燃气开关旋扭24往里推时,可使上述离合器分离而任意单独旋动燃气开关轴15。
(2) 在燃气开关轴15或与之固定的套轴23上固定一个拔杆14′,它的作用是燃气开关转至关闭位置时它压动该灶的电源开关39(K2),切断供电并使电路中有关电容放电,燃气开关旋至全开位置时它拨动点火开关17(K1)而自动点火,燃气开关从全开位置自动回旋至某个位置时它拨动一个小火予置行程开关16(K3),切断马达的供电而使燃气开关停留在该位置,所说的这个行程开关16(K3)安装在一个可绕燃气开关轴15作小范围转动的带有把手37的板上,扳动该把手可使所说的行程开关16(K3)处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小火予置位置。
(3)由电子线路板、点火器、报警器、温度探头机构、意外熄火自动关闭装置、各种自动开关、电源及相应的外壳、面板、操作元器件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
本自动燃气灶有如下优点(1)功能多,有下述若干种自动熄火;自点火起定时,任意时刻定时;小火予置,自动变小火;控温,开水;各种自动报警(定时、水温、水开、自保、漏气、火灾等),报警自动延时及终止;忘记关火自动保护(报警、熄火);燃气开关未复位自动报警并关严;电池电压不足;机械部分故障报警;熄火自动保护,漏气或火灾等紧急情况立即关火,险况未消除前一直报警;突然停电时备用电池自动供电。
(2)安全性好。由燃气灶引起的火灾等事故屡见不鲜,本灶具的问世将为解决这个问题作出贡献。
(3)造价低,它的自动控制部分的造价仅在25元左右(对单燃烧器的灶则更低),因而便于推广。
(4)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双燃烧器灶的控制面板上只有三、四个操作元件,操作者(如家庭妇女)很容易掌握,而使用起来比普通非自动化的燃气灶更方便。
(5)省燃气,这是由于能合理和及时地自动关小或熄灭火焰而得的效果。
(6)耗电少,因而可用干电池供电,这就更安全,安装也更方便。
(7)直接安装。用户可在不对原灶施行任何改造的条件下,将买来的自动控制装置直接安装在灶上。
通过阅读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具体地和详细地了解本发明。各附图如下附


图1是一种全自动的立式双眼煤气灶,其中(a)是灶的总体外观图,(b)是安装温度探头的后视图,(c)是灶的自动控制盒的放大图。
附图2是台式双眼全自动燃气灶,其中(a)是灶的总体外观图,(b)是灶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机械部分示意图。
附图3是另一种全自动立式或台式(支架可拆)双眼燃气灶的总体外观图。
附图4是一种全自动单眼煤气灶的总体外观图。
附图5(a)是锅侧自动跟踪接触式温度探头机构示意图,附图5(b)是锅底自动接触式温度探头机构示意图,附图5(c)是直接放入式温度探头机构示意图。
附图6是熄火自动保护装置及放电针的示意图。
附图7是小火予置机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燃气灶所用的电源开关、自动点火开关及行程开关示意图。
附图9表示从马达到燃气开关轴的几种减速轮系机构,其中图9(a)是三级平面轮系与一级相交轴齿轮构成的混合轮系,图9(c)是两级平面轮系与一级蜗轮蜗杆构成的混合轮系,图9(d)是一级平面齿轮、一级相交轴齿轮、一级平面齿轮构成的混合轮系,图9(e)是三级平面轮系、一级相交轴齿轮、一级平面齿轮构成的混合轮系,图9(f)是一级蜗轮蜗杆、一级相交轴齿轮、一级平面轴齿轮构成的混合轮系,图9(b)是棘轮机构示意图。

图10-14是电子线路图。

图15是一种点火线路用的高压变压器的骨架(
图15a)及磁芯(
图15b)。

图16是四种控制面板布置方案。
图1是普通立式煤气灶,9即安装在灶面下的自动控制器。在煤气阀门开关长轴15上设有套轴23及与之连成一体的蜗轮21,马达18的动力经第一级蜗杆19、蜗轮20及第二级蜗杆22传到这里,再经长轴旋动燃气阀门关小或关闭燃气。
但这里会产生一个新问题减速轮系加上后,煤气灶开关钮将十分沉重,以至无法用手拧动。为解决这一难题,在长轴15与套轴23之间增加了一个离合兼棘轮机构38,图2(b)及图9(b)下部给出了它最简单的两种结构套轴23靠阀门一端制成如图所示的锯齿形,轴15上或是打眼穿进一个穿钉904,或是固定一个也有对应锯齿的小套轴209,在弹簧210的压力下,平时它们咬合,使马达的动力能很好地传递。而当用手往里推旋钮时,离合器即分开,使旋钮等不再受轮系的限制。从图中还可以分析出当旋钮沿关气方向拧动时,离合机构将打滑。以上两点,正符合了一般煤气开关旋钮的操作往里推着打开,不推回拧变小火或关,未改变用户的操作习惯,完满地解决了开关钮手动与自动的矛盾。
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本发明还采取措施解决了双眼灶共用一个马达和部分轮系的问题。参看
图1及图9,马达的动力经部分减速轮系传至公用长轴40后,经两个棘轮机构38传向左、右灶,但空间哪一个灶动作,则取决于马达的转向。图9(b)上方提供了该棘轮机构一种最简化结构在长轴40两端适当的位置,各打有两个小孔(或一个矩形孔)。将细钢丝弯成“U”形(或用一薄弹片)从孔中穿过,两旁留下合适的长度再照图所示方向弯折一下,即制成一个弹性棘爪36,它与制在小齿轮(或蜗杆)22里端里面的棘轮相配合,即可实现动力的定向传递,使两灶可分时协同动作。
在轴15靠阀门一端固定有一个拨杆14(见
图1及图9,它或与小套轴209固定,见图2),该拨杆在燃气灶的自动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为了使小火火苗大小可以预先选定,以适应蒸、熬、煎等不同的需要,将K3安装在一个可绕轴15小范围转动的固定有把手37的板上(见图7),显然,扳动把手37,可使K3处于不同的位置,即可实现从最大火到维持小火之间连续可选的小火预置。
上面提到的各种开关,可选用市售的小型微动开关,也可以自制,其具体结构见图8。这里弹性动片806与静片802构成常闭接点,与另一静片803构成常开接点。小弯弹片804可使接点动作干脆而快捷。弯片805末端有小台阶,提供804的静文点。整个机构被封闭在外壳808中,仅露出按钮801。807是它的对外连接螺孔。
本发明的电子线路选用了一片CMOS门集成块,CMOS电路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用在这里帮我们解决了电路方面的几个难题其一,它功耗甚微,使燃气灶能脱离市电而用干电池供电;其二,它输入阻抗极高,便于实现定时及其它功能;其三,它的门电路的翻转总发生在电源电压一半的地方,使定时、控温等的精度对电源的依赖性降至最小,电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能得以保证。
由这片集成块为中心设计出的电子电路见
图10至
图14。下面分为点火、定时、控温、马达驱动与切换、延时、报警、自动保护、探漏、供电等单元作介绍本灶具采用电子脉冲点火。在上面提到的拨杆14压动K1、电源接通0.5秒至1秒期间,由三极管Q1、振荡变压器B2、电容C2及偏流电阻R1组成的电路产生振荡,经B2次级升压,二极管D1半波整流对电容C1快速充电(充至300-400V),此后在拨动略回拧,K1回弹常闭接点接通瞬间,C1经高压变压器B1初级迅速放电,于是在B1次级感应出数万伏脉冲高压将燃气点燃。这里。
图15提供了一种对加工要求较严的B1的骨架及磁芯结构图,图6画出了用放电针609经绝缘板607,连接弯卡606安装在燃气灶上的情况。对装有远红外煤气罩的燃烧器,放电针可套一瓷管从燃烧器下部的封泥中穿出,置于罩中的601所示位置,使其仍能自动点火。
在本灶的设计中,双眼灶中两灶的用途有所侧重,以简化结构,方便操作。其中一灶(如左灶)适于蒸、闷、煎等操作,而另一灶(如右灶)则用于烧温水、开水及炒菜等。这样,在电子电路中,两灶的电路有所差异,这在下面的介绍可以看出。
本电路采用简单的阻容定时,因电路翻转发生在定时电容充电至电源电压的一半的地方,此段充电曲线更接近直线,线型较好。定时时间长短可由下式估祘,即t(秒)=0.7R(MΩ)×C(μF)。具体到
图10,左灶定时元件是(W1+R3)与C3,其中R3确定最短定时时间,W1装在面板上,可从最短至最长时间内连续可调。而右灶由两个固定电阻(R19+R20)与C6组成,只有最长定时,起着“忘记关火自动保护”作用。这里,增设二极管D2或D6,是当K2将电路短接时,定时电容能快速放电,以便短期再次点火使用时,定时能自动从头开始。这两个二极管要用硅管,漏电愈小愈好。R2与R19使放电中的电流不至过大,电阻R4、R11、R21、R28对集成块起保护作用。左灶在面板上还设有一个按钮AN,按动它可使左灶在任意时刻(如水开上汽时)从零开始计时。
感温元件选用热敏电阻R5、R22。门电路的翻转发生在它们的阻值变到与之串联的电阻值相等的时刻。对左灶,调R6,使100℃时近似与此时的R5阻值相当,即左灶只是在水开时有动作。而对右灶,水开时将装在面板上的控温电位器W2拧至100℃位置,调R23使之报警。这样,右灶的控温,调节W2可从最低〔由R22与(R23+W2)阻值决定,一般选40℃〕至105℃之间连续选择。
上述定时与控温在电路中是“正或”关系,各自独立。但对于左灶,若要自动变小火,定时时间应比水开上汽时间长些才有意义,实际操作中也应这样。
本电路的驱动负载是耗电较多的马达。在或门Ⅱ(或N)输出高电平时,经电阻R14(或R29)使Q4与Q5(或Q9、Q10)饱和导通,马达即启动运转。图中Q4(或Q9)的集电极不是直接与Q5(或Q10)集电极相连,而是经电阻R15(或R15′)接电源正极可使Q5(或Q10)更好地饱和,压降减小。对于两灶共用一个马达及部分轮系,
图12提供了三种切换电路,其中(a)用一只小型单刀继电器J加上一个三极管Q4′及电阻R15″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平时J的常闭接点接通,对使用较频繁的右灶马达提供了通路。而当左灶有启动信号时,Q4导通,使Q4′、Q5也导通,J常开接点闭合,马达供电方向相反,反转。图(b)用两个继电器,电路对称,只是成本高些。而图(c)不用继电器,成本最低,但有时启动困难。
延时电路共有4处,这里介绍两个从报警到变小火或熄火的延时,左灶由R9、C4,右灶由R26、C7组成,一般调至40秒左右。左灶中D3、R10提供C4放电通路,以使变小火K3断开时马达能很快停止转动。
报警有光、声两种方式。光报警由两只红色发光二极管LND1(左灶)、LND2(右灶)及相应的驱动电路Q2、R8、R7或Q7、R25、R24组成,它能告诉用户是那一个灶在动作。声报警用耗电少、发生效率高、电路简单的压电陶瓷片(FM),对于三极型的,仅由三极管Q6及两个电阻R16、R17即可,对于二极型,可用小型变压器B4及电容C11代替R16,见
图13。
本自动燃气灶具有多种自动保护功能,其中之一如前面提及的“忘记关火自动保护”,这一重要功能实质上是定时,燃气阀门一开即起作用,用户不会有意或无意将其取消。对于左灶,时间长短由定时电位器位置决定,而右灶可选1-2小时。也就是说本灶具只能连续使用这么长时间,时间一到,即会报警、熄火。若要超过这段时间继续使用,左灶只须按一下AN,右灶关火再重开一次即成。另一自动保护功能是“煤气阀门未关严自动保护”,这里是指手动关火,若未关严,K2没断开,定时等仍起作用,到时自然会报警、关严。第三种自动保护是“故障报警”,如马达不转、机械部分出问题、电池电压不足等,因在这几种情况下,K2也不会断电,报警声会长鸣不停,提醒用户注意。
第四种自动保护功能叫“熄火自动保护”,即灶具在使用中因意外如风吹、水溢等将火熄灭,此时燃气不断外漏,十分危险。
请看图6,在连接弯卡606上通过弹簧605固定有熄火自动保护传感器XB,它的构造很简单,由静弹片603、双金属片604及与之相连的耐热传导丝602及外壳组成。平时在燃烧器有火时,火焰烤602并传至604,使之弯曲,接点断开。而当火灭时,双金属片因温度下降而回弯,接点接通,若此时燃气阀门开着(即K2未断电),或门Ⅱ与Ⅳ立刻翻转,使马达转动,关闭阀门,以保安全。
但这里会出现一个新问题点火前因XB温度低而接通,将会产生阀门打开立即又自动关闭的误动作,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电路中由Q3、R13、C5、C2、R12(或Q8、R30、C8、D8、R27)等组成一延时接通电路,当Q3(或Q8)导通时,XB(或XB′)在火焰的烘烤下早已断开,就不会有上述情况发生了。
熄火自动保护也可由气敏器件(QM)来完成,
图11给出了一种。这里R35、C32及Q34组成防止预热阶段误动作的延时电路。R38是QM的灯丝限流电阻,与之相并联的发光二极管LND4可作气敏电路的工作指示。R36可调节气敏报警灵敏度。Q35、Q36等组成放大与倒相电路,Q36的集电极输出经三芯插头插入
图10的插孔CK中。
由于气敏器件的灯丝耗电多,寿命短,须设有开关K4,不用时应将其关断。由于耗电多,不能用电池而用市电供电,
图11画出了一种典型的稳压电源。该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至7伏左右,除了给探漏电路供电外,可作为整个电路的电源。此时干电池可换成小型号的或叠层电池,仅作辅助之用。CK的接法及二极管D9、D35的作用,这是本发明的一个小的创新,是目前一些交一直流两用机(如收录机、台式收音机等)可以借鉴的在插头未插入时,D9被短接,电池无耗损地对电路供电,插头插入时,稳压电源通过D35供电,此时因电池电压较低(如6伏),二极管D9虽不被短接,但反偏,电池非但不耗电,反而通过D9(选用正向压降小的
管,如3AX81的一个PN结)微电流充电,能大幅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而更为重要的,用电器使用中若突然停电,会瞬间自动切换电池通过D9开始供电,使各种功能正常进行,而D35由于反偏,防止电池的电“倒流”,使耗电多的如气敏器件停止工作。当市电来后,一切又恢复如前。
对于单眼煤气灶,或者双眼灶中仅一个全自动的灶,
图13与
图14提供了两种电路。
图13电路简单,与
图10的一半很类似。这里只须注意一下转换开关K5的作用合上时,不再能变小火,适合于如右灶的烧温水、开水;而打开并将W2调至100℃时,即与左灶蒸东西的操作完全相同。
图14的基本原理与
图10相同,但功能更强些。明显区别是它的功能转换通过琴键开关K6来完成,下面介绍各档的情况三档均未下按时,控温不起作用,但有W1与W1′两级定时;1档下按,热敏电阻R5与(R6+R6′)配合使或门在100℃时翻转,报警、延时熄火,即烧开水;2档下按,或门仍是100℃时翻转,但不报警,会自动变小火,由W1′定时,时间到熄火,适用于蒸馒头、炖肉、煲汤等操作;3档下按,或门在较高的温度下(如103℃)翻转,其它动作同2档,适合于闷米饭。
下面对温度探头机构进行说明。参见图5(a),我们不妨称它为“锅侧自动跟踪接触式温度探头机构”,它的构造,是在每灶的后面经4个螺母514、空芯螺栓513连接一个可直立可平放的立板3,立板上由螺钉502固定有连接弯卡501及紧固螺母511,金属外套管503装入弯卡中并可前后调节其位置。与探头506相连的内套管505能在外套管中灵活滑动,它们内部装有弹簧504。感温元件509紧贴圆铜环510并被封入金属小管508中,该小管与探头外壳间有绝热材料507。在使用中,将锅或壶向后推着放上灶架时,内套管在外套管中滑动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锅,而感温元件即与外界隔热而与锅侧511紧密接触,可如实探测出锅里水的温度。
上述机构还可以设有另一种自动保护功能高压锅自动保护。探头的接入,在电路上也采取一些措施(如控温钮调至105℃),就可以在高压锅内(与温度对应)的压力超过一定值时报警并关火,防止事故的发生。
锅底自动接触式见图5(b),其探头机构与图(a)类似,外套管515与内套管516间经连接片519相连,它们由弹簧523固定在底板526上。为了扩大本灶具的使用范围,在与内套管相连的连杆524上开有一个定位孔520,使用中将拉环525向下拉(或将整个探头机构向下按)到一定位置,定位舌钉522进入定位孔,整个探头机构即定位在下方,使火焰不再烧它们,本灶具可作炒菜等其它操作。若将把手521向右搬一下,探头机构即上跳复位。
直接放入式见图5(c),活动立杆529可防止烤坏导线,探头可由双金属片527、静接点526及金属外壳528构成,调至90℃左右,使用中放入壶嘴上,水开才会有热汽喷出,使双金属片闭合,此种探头烧开水较合适。
本灶具若不设气敏器件,可用干电池供电,四节1号电池可用一年以上。为了免去更换电池的麻烦,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火焰温度发、充电的设想。仍参看图6,这里601是一组热电偶。耐热传导丝610在火焰烘烤下,将热能传给它们发电并对小型蓄电池充电,二极管D能防止不发电时电池的电“倒流”。
本发明的自动控制部分可安装在常见的各种燃气灶上,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
图1至图4。其中图2是市场上多见的台式双眼灶,自动控制部分装在灶盒200里,控制面板211置于两燃气旋钮间,它的侧面有小火预置把手37及定时起始按钮AN(29)。本灶设有探漏装置,因而要用市电,205是电源线及插头,204是气敏电路开关(K4)。面板上的功能部件是左灶定时旋钮31、水开微调33、报警指示灯30;右灶控温旋钮26、水开微调27、报警指示灯28;另外,中间还有市电指示黄色灯203,气敏工作指示绿色灯202等。
图3与
图1的结构类似,只是灶具有灶盒301,支架1可制成活动的,既能当台式又能当立式灶具使用。
图4前面已有介绍,它是一种功能最强的全自动单眼灶,这里,401即可以向下定位的锅底接触式探头。它的面板上有燃气开关钮24、报警指示灯30、第一级定时电位器(W1)及第二级(W1′)定时起始按钮29、水开微调33以及功能转换琴键开关403等。
图1的立式双眼煤气灶,在我国使用最广,据有关人估计,其总数不少于1千万。将本发明的自动控制器由用户自己装,不改造燃气管路,甚至在原灶上一个孔也不用打,这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小盒34就是符合于这种要求精心设计的,它的前面形状较复杂,在上部台阶上固定有一个结实的金属连片42,上开两个与灶上螺母孔对应的圆孔,整个小盒就是依靠此并借原灶两螺钉与灶体固定牢。控制面板41倾斜安装以便于用户操作与观察,它实际是一个抽屉的斜盖,将它外拉,整个电路板便可露出,以便检查修理。它的下方是电池盒盖32,内装电池,此位置使更换电池很方便。小盒的左侧有小火预置把手37,小盒顶部有盖(未画出),盖要严密,以防上部漏进水。小盒上按标准距离及长度,自备有两个煤气开关钮24、长轴15及面板35(为安装调试更加方便而这样)安装时只须将带有销钉的长轴15塞入煤气阀门的缺口中,拧紧两螺母25即完成。对于温度探头机构3与7,
图1(b)画出了它的连接方法用一“U”形两端有Y的连接片12,插入灶面与支架相接的接缝中,拧紧原螺钉13即可。其它如放电针、熄火自动保护探头等前面已有介绍。
最后,以双眼灶为例,介绍本发明的自动燃气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普通操作全自动燃气灶的普通操作与一般自动点火双头灶相同,有些更便当1.点火按压并旋转煤气开关钮至全开(即水平位置),稍停略回拧,炉具就可自动点燃。若遇极少数未点燃情况,只须按着开关钮微动再回拧即可,无须像压电陶瓷点火那样将开关钮复位重开。
2.火焰调节燃气开关钮打开至水平位置时,火力最强,返回则火力逐渐减弱,直至最后关闭熄火。
3.熄火将开关钮旋转退回原位即可。普通操作适用于炒菜,一般用右灶(若用左灶可将其定时旋钮反时针拧至最大)。
在普通操作时,各种自动保护功能(如忘记关火、煤气开关钮未复位以及漏气、火灾等)均起作用。
二、自动操作首先将温度探头机构的立板搬至垂直,将水平弹簧管向前或向后拉至合适位置(根据壶或锅的大小,只要锅的大小相差不太悬殊,该机构均可自动跟踪,一次调节后一般不必再动)。
1.烧温水(右灶)将壶或锅水平往后推着置于右灶锅架上,温度探头即自动与其后侧良好接触,拧动控温旋钮至预定温度(40-100℃之间)。点着火,人可离去。水温达到时报警,1分钟内若不作处理,煤气开关钮便自动复位并熄火。
2.烧开水将控温旋钮对准100℃位置,其它如上所述。若只烧开水,控温旋钮一次调好后无须再动,此时的烧水操作比用普通灶还简单(如可少一个熄火动作)而用户不必为何时水开、水开时溢出熄火、长时间水开浪费燃气和烧坏壶等操心了。
3.蒸、闷、炖、煎、熬等(左灶)有两种方法①不用温度探头,水开上汽后手动变小火,拧定时旋钮至所需时间(即从上汽到熟的时间),按一下定时起始按钮;②使用温度探头点火、定时(即从点火到熟的总时间),人可离去,水开上汽时报警并自动变小火(火苗大小可通过拨动小火预置把手的上、下位置预先确定,用户在几次使用后可掌握其规律。以适应蒸、闷等不同要求)。不论上面何种方法,定时时间到即自动报警,同样1分钟内若不作处理,便自动熄火。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燃气灶,它有灶面、灶架、燃气管道及阀门、燃气开关、燃烧器及自动点火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以下各组成部分(一)燃气开关轴15上设有套轴23及与之固定的大齿轮(或蜗轮)21,套轴23经离合器38与轴15相连接,马达18的动力经减速轮系传至21,并经38旋动15而关小或关闭燃气阀门,而克服弹簧力将燃气开关旋钮24往里推时,可使离合器38分离而任意单独旋动燃气开关轴15,(二)在燃气开关轴15或与它固定的套轴23上有一个拨杆14,燃气开关转至关闭位置时,它压动该灶的电源开关39(K2),切断供电并使电路中有关电容放电,开关旋至全开位置时,它拨动点火开关17(K1)而自动点火,开关从全开位置自动回旋至某个位置时,它拨动小火予置行程开关16(K3),切断马达供电而使开关停留在该位置,而16(K3)安装在一个可绕轴15作小范围转动的带有把手37的板上,扳动把手37可使16(K3)处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小火予置位置,(三)由电子线路板5点火器报警器温度探头机构意外熄火自动关闭装置各种自动开关、电源及相应的外壳面板与操作元器件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子线路板由点火、与定时、与控温与、马达驱动与、报警与、延时及自动保护线路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意外熄火自动关闭装置由感温元件(604)、耐热传导体(602)及延时电路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子线路板的核心器件为一片CMOS门集成块,它与电位器W1、电阻R3(或电阻R19、R20)及电容C3(或C6)组成定时电路,与热敏电阻R22(或R5)、电位器W2、实芯电位器R23(或R6)组成控温(或水开)电路,上述两电路组成“正或”关系,它们的输出分三路一路经D5(或D7)进行声报警,一路经R8(或R25)进行光报警,第三路经R9、C4(或C26、C7)延时,再经或门Ⅱ(或Ⅳ)至由R14、R15(或R29、R15)、三极管Q4、Q5(或Q9、Q10)组成的马达驱动电路。
5.按照权利要求1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从马达(18)至大齿轮(或蜗轮)(21)的减速轮系采用平面齿轮系或蜗轮蜗杆系或平行轴与相交轴混合轮系或平行轴与交错轴混合轮系,或平行轴、相交轴及交错轴混合轮系。
6.按照权利要求1或5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对于有两个燃烧器的燃气灶,两个燃烧器共用一个马达及部分轮系,由共用长轴(40)及棘轮机构(36)实现定向动力传递,该棘轮机构由固定在长轴(40)上的弹性棘爪(36)及在小齿轮(或蜗杆)(22)内部的棘轮组成,并且,所说的电子线路中包含一个切换电路,其构成为继电器J、三极管Q′4、电阻R″15或继电器J、J′或三极管Q′5、Q′10。
7.按照权利要求1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离合器(38)由套轴(23)一端的锯齿,借助于弹簧(210)的弹力与固定在轴(15)上的带有对应锯齿的小套轴(209)啮合,或与穿过轴(15)的穿钉(904)啮合而构成。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子线路板中设有探漏电路,由气敏器件QM,灵敏度调节电阻R36,防止予热中误动作的由Q34、R35和C32组成的延时电路,由Q35、Q36组成的放大电路及开关K4组成。
9.按照权利要求1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温度探头机构为锅侧自动跟踪接触式,由可立起或放平的板子(3)、经连接卡(501)与(3)相接的外套管(503)、与探头(506)固定而可在外套管中伸缩的内套管(505)、与圆铜片(510)紧贴并被封入金属管(508)中的感温元件(509)、弹簧(504)及绝缘材料(507)组成,或锅底自动跟踪式,由外套筒(515)、内套筒(516)、与圆铜片(510)紧贴并被封入金属管(508)中的感温元件(509)、绝缘材料(507)及使上述机构与锅底接触或脱离的定位机构组成,或直接放入式,由立杆(529)、内有感温元件的探头(506)及导线(512)构成。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自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其整体结构自动控制部分、燃气开关及燃气开关轴做成一个整体的独立部件,借助于原燃气开关面板上的两螺钉安装在立式双眼煤气灶的灶面下,或自动控制部分与灶的其它零件装入一个灶盒中而成一整体,或自动控制部分与灶的其它零件装入一个灶盒中而成一整体,操作面板上设操作转换开关(开水、煲汤、蒸饭),温度探头机构置于无火的燃烧器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燃气灶。它借用原煤气灶阀门实现了燃气流量的自动控制,采用了成本极低的熄火自动保护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燃气灶开关钮的自动与手动、自动变小火、电路集成化、双灶共用部分机构、干电池供电等许多难题,使该灶具有功能多、造价低、耗电少、省燃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其自动控制部分可直接安装于普通立式煤气灶上。
文档编号F24C3/02GK2039809SQ86208008
公开日1989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86年10月14日
发明者张腾广 申请人:张腾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