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256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新型家用煤饼炉。
我国目前城镇居民用于烹饪、煮水的热源其公知的不外乎下述四种主要方式,即管道煤气,液化气,电炉及煤饼(球)炉。不过,管道煤气,液化气及电炉尽管具有升温快,使用简便清洁等优点,但是由于管道煤气投资费用浩大,液化气供气量有限,而使用电炉又受电力不足、电费偏高的限制,所以,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根据我国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和实际情况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广大的城镇居民还将继续以煤饼炉作为主要的热源。但目前使用的煤饼炉结构不太合理,存在很多弊端,如通常使用的煤饼炉对烧煮器具的加热仅为一个面(锅底),大量的热能未经充分利用而发散,换热效果差,使得现行煤饼炉热效能利用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而且炉子燃烧不良,升温慢,这使得烧煮食物很不方便,同时还存在封炉不可靠,经常熄火或烧尽,捅炉出灰时既不方便又不卫生等问题。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建立一种经过改进的燃烧条件好,保温效果优良,热能利用充分,煤耗低,排出废气少(与现行炉子比较可节煤50%,因而废气排出量也减少一半)且封炉时能预烧开水、饭菜等,比煤气炉更节省时间的高效节煤炉。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通常煤炉上加置保温区,依仗这一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热能的发散,断绝冷空气的侵入,以增加炉子的热交换能力。正因为炉子具有这一特性,即便仅依靠封炉时的热能补充,亦足以使水在换热区内很快达到沸点,使自行蒸煮成为可能。强化了冷空气的预热,促使炉子燃烧条件得到改善。通过准确地控制空气进风量,使封炉时的煤耗减到最低限度,并通过采用不同导热的保温材料及热容量低、膨胀系数小、不易破碎的薄形炉胆来提高炉子燃烧时的灵敏度。此外,支承煤饼的支点采用了薄形刃形搁脚,使在加煤饼时,最下层的灰饼自动下沉在园台形灰室内,这样就避免了勾灰。而可脱卸的灰室可省去抓灰,因此没有尘渣飞物,且灰饼内的未熄煤粒在灰室内可继续燃烧,加强了预热作用。
本发明将在下述实例中详加说明。


图1.,本发明总体示意图。
煤饼(20)置入薄形炉胆(6)内,搁置在薄形刃形搁脚(8)上,整个燃烧过程由下向上发展。利用脱落于园台形的且底部结合一直径略大于通风道的并带有保温层的底板的灰室(9)的热煤渣及炉膛下的辐射热加热灰室(9),与下保温通风道(28)结合组成空气预热区(22),使风门(10)打开时,对由进风口(13)进入的冷空气进行预热,倒置园台形灰室(9)的设立,一方面使进风产生环流而得到充分预热,另一方面能将预热的空气均匀地分配给煤饼,以提高煤饼的燃烧温度。高温燃气进入由上保温内衬套(3),受热器(2)结合组成换热区(18),且通过在底盘上呈辐射状排列的三块搁板(4),间隙板(16)限制换热区的端面间隙及径向间隙(保证换热区能容纳的最大受热器侧壁间隙的均匀,)在保温材料(17),保温盖(1)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保温换热区,并使受热器(2)的侧壁由通常的散热面转为受热面,从而扩大了受热器的受热面积,换热效果得以成倍提高。当受热器改用球形底(如炒菜锅)时,与内部为倒置园台形的由保温材料和凝结剂制成的端面保温圈(14)的斜面同样形成换热区(15),依仗同一间隙板(16)控制间隙,且在炉膛上加置园柱形拔风管(23),以避免燃气过早扩散而削弱换热效果。进风口(13)与炉胆(6)下部有一较长距离的通风道(28),目的在于加长预热区域且减少热量从进风口发散。而园台形灰室(9)底部加置保温层(24),能有效地防止底部散热。封炉时,盖上炉膛封盖(5),关闭风门(10),阻止煤饼边缘与中心产生空气对流。封炉时所需的进风量随季节变化,由可调换的炉膛封盖(5)上的有孔风量控制铁片(19)及调节有均匀分布若干个小孔上的风门(10)上的风量控制板(11)结合完成,以保证不致煤饼熄灭的最小空气量进入炉膛,使封过夜的煤耗为最低。平时燃烧热量的大小依靠风门(10)移动来完成。炉胆(6)上端有一呈“L”形的炉膛封盖座(27),其作用可使炉膛封盖(5)与之紧密接合,增加了气密性,以利于封炉时的风量控制。而炉胆(6)下部的托盘则用于支承及定位炉胆(6)。对于燃尽煤饼的处理,由于薄形刃形搁脚(8)阻力小,在加煤饼时能使最下层的煤饼沉入于园台形灰室(9)内,出灰时旋动手柄(26)取出灰室(9)即可。这样就减少了污染。
采用不同比热保温材料(7)(17)制成的炉体及热容量小且温差少而不易碎裂的薄形炉胆(6),使炉燃烧时的灵敏度和炉胆的寿命得到了提高。
权利要求1.带有保温换热区及空气预热区的家用煤饼炉,本发明的特征是,设有由保温盖(1),端面保温圈(14),园柱形拔风管(23),上保温内衬套(3),换热区底盘(25)组成的换热区(18),由炉胆上端炉膛封盖座(27),炉胆(6),炉胆托盘(21)及搁脚(8)组成的炉膛,通风道(28)和灰室(9)结合成的空气预热区(22),由炉膛封盖(5)和风门(10)组成的风量控制系统,及上保温内衬套(3),炉胆(6),通风道(28)与外壳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的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端面保温圈(14)系内部为倒置园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端面保温圈(14)由保温材料和凝结剂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上保温内衬套(3)为园柱形,底部向内翻边,上部内侧均匀分布八块间隙板(16)且上部外侧有环形薄铁板,此板外边同炉壳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换热区底盘(25)为园环形铁片且内边向下翻边,底盘上呈辐射状排列三块搁板(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炉胆为薄形炉胆(6)且上部安有一呈“L”形的园环状炉膛封盖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通风道(28)为管状且下部与一水平的进风道(13)相交,顶部与环形炉胆托盘(21)结合,紧贴托盘(21)均匀分布四块搁脚(8),通风道(28)内另安一灰室(9)组成空气预热区(22)。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通风道(28)顶端与进风道有较长距离,以加长预热区域且减少热量从进风口发散。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搁脚为薄形刃形搁脚(8)。
1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灰室(9)为可脱卸的倒置园台形,下部结合一直径略大于通风道(28)的底板,底板外设保温层(24)及手柄(26)。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炉膛封盖(5)为带提环的环形铁片且结合一可调换的不同孔径的风量控制铁片(19)。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饼炉,其特征是,风门(10)上均匀分布若干个小孔(12)且结合可移动的风量控制板(11)。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家用煤饼炉。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高效低耗(与现有炉子比较可节煤50%)且封炉时又可自行蒸煮,使用简便卫生,性能接近管道煤气等加热方式的新型煤饼炉。在通常的炉子上加置了绝热换热区,以增加受热器换热面积并加以优良保温,使热能利用得以充分;同时,对空气预热进行了强化,改善了炉子的燃烧条件;此外再通过一系列辅助装置的改进来提高炉子的性能。
文档编号F24B1/00GK2044045SQ8620456
公开日1989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8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86年6月29日
发明者陈耀纲 申请人:陈耀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