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电磁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308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电磁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磁热效应直接将电磁能转变为热能并通过散热器散热取暖的取暖装置。
随着电力工业发展展和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冬季的取暖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传统的烧煤取暖方式逐渐为电热暖器所代替,各种各样的电取暖器(如石英炉、红外炉、电阻炉等)相继面市。与传统的取暖方式相比,这些电取暖器显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这些电取暖器都存在着可见光损失,因此热效率不高;而且,其内部温度往往高达几百度,因此易损坏,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热效率高且寿命长的电磁取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散热器的中心圆管中安装一个由铁芯和正交绕组构成的电磁芯棒,正交绕组通以单相交流电并以电容移相,使之获得一高速旋转磁场并在散热器管壁中产生强大的涡流,从而将电磁能直接转变成热能并通过散热器散热取暖。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高效电磁取暖器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高效电磁取暖器正剖视图;图2为高效电磁取暖器的左视图;图3为高效电磁取暖器电磁芯棒正交绕组的接线图。
参考
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高效电磁取暖器由散热器1和电磁芯棒构成。散热器1由普通碳钢制成,其结构型式可以是串片式、板式或其他型,其中心有一圆管。电磁芯棒由圆柱形铁芯2和沿轴向缠绕在圆柱形铁芯上的两个正交绕组构成并安装在散热器的中心圆管中。圆柱形铁芯2由普通碳钢制成,其表面有一对轴向主绕组槽和一对轴向副绕组槽以及4个以上均匀分布的轴向小槽3。主绕组槽所在的平面与副绕组槽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主绕组槽的深度应大于副绕组槽的深度。轴向小槽的宽度应大于深度,其宽度与深度之比以(1.5~2)1为宜。正交绕组由主绕组4、副绕组5以及移相电容器6联接而成,主绕组4和副绕组5分别安装在铁芯2的主绕组槽和副绕组槽中,副绕组5与移相电容器6串联后与主绕组4并联,其两端通以220伏单相交流电。为了使正交绕组不致过热而烧毁,正交绕组导线的电流密度应小于或等于6安培/毫米2。为了保证在电磁芯棒中形成强大的旋转磁场并得到足够的高次谐波,应选择相移电容C的数值,使得相移角为70~80°。为了确保散热器管壁的发热能满足取暖要求,同时又不致使铁芯温度过高,应选择正交绕组的主、副绕组的匝数,使铁芯的磁通密度为9000~11000高斯,使散热器管壁的磁通密度为16000~18000高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廉,而且没有可见光损失,故而热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作家庭居室的取暖器。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磁热效应将电磁能直接转变为热能并通过散热器散热取暖的电磁取暖器,所述散热器由普通碳钢制成。其结构型式可以是串片式、板式或其他型式,其中心有一圆管;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所述散热器中心的圆管中安装有一个由圆柱形铁芯和沿轴向缠绕在圆柱形铁芯上的两个正交绕组构成的电磁芯棒;所述圆柱形铁芯由普通碳钢制成,其表面有一对轴向主绕组槽和一对轴向副绕组槽以及4个以上均匀分布的轴向小槽,主绕组槽平面与副绕组槽平面互相垂直,主绕组槽的深度大于副绕组槽的深度,轴向小槽的宽度与深度之比为(1.5~2∶1);所述正交绕组由分别安装在主绕组槽和副绕组槽中的主绕组、副绕组以及移相电容器组成,副绕组与移相电容器串联后与主绕组并联,其两端通以单相220伏交流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取暖器,其特征是所述电磁芯棒正交绕组导线的电流密度小于或等于6安培/毫米2,相移角为70~80°;所述铁芯的磁通密度为9000~11000高斯,所述散热器管壁的磁通密度为16000~18000高斯。
专利摘要高效电磁取暖器涉及一种利用磁热效应将电磁能直接转变为热能并通过散热器散热取暖的取暖装置,由串片式、板式或其他型式散热器以及安装在散热器中心圆管中的电磁芯棒组成,电磁芯棒由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两个册接正交绕组构成,正交绕组串接移相电容器并通以单相220伏交流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廉、热效率高,可以广泛用作家庭居室的取暖器。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38211SQ88209458
公开日1989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15日
发明者杨任力, 戴军 申请人:杨任力, 戴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