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炉排二次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3116阅读:18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炉排二次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常生活用的立式小型双炉排二次燃烧炉,适于取暖、供热水、蒸饭等用途的常压多用燃烧炉。
一般公知的燃烧炉常采用单层炉排,为减少烟尘排放量,采取了各种改造措施,例如增加通风量,提高炉内温度,使挥发分尽可能加快燃烧速度等。也有的燃烧炉结构改造成烧型煤的炉型,虽然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烟尘排放的问题,但是型煤成本较高且上火速度慢,因此在推广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普遍采用的双炉排反烧式燃烧炉,一般都用于立式小炉。这种炉的型式较多,其烟尘排放量基本上可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排放标准,可是由于上炉排都是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炉排上的煤层易焖火,烟气阻力大,流通也不好,所以燃烧效果不理想。清炉、加煤时,操作不慎会冒黑烟。为克服现有燃烧炉的不足之处,一般都采用加高、加大燃烧室和加高烟囱的办法,来增加炉排面积和使烟气顺利流通。但是这些办法却使炉体庞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双炉排二次燃烧炉,它可增加炉排通风面积,有利于烟气流畅,显著提高燃料燃烧效果和消烟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炉内燃烧室中,采用排列成凹曲面形的水冷炉排将燃烧室分成上、下两室。上燃烧室的顶部利用排列成拱形曲面的水管并包覆耐火材料封顶,在下燃烧室的下炉排与水冷炉排之间设置带有孔形出风口的二次供风系统。
由于水冷炉排布置成凹曲面形,而不是采用现有炉排那种平面布置的形式,所以在同样大小炉体上,可明显增加炉排通风面积,使空气进入加煤口后,很容易从两侧斜下方穿透煤层、火层,再转向,因此,烟气阻力小,便于流通。上燃烧室利用水管包覆耐火材料封顶,可充分利用拱顶热量,提高热交换效率。二次供风系统的风室上制有孔形出风口,风室采用耐火材料包覆。由出风口小孔中喷向炉内的热空气,不但可以补一次空气供应不足,而且搅动炉内火焰,使烟气中尚未燃烧的挥发份与热空气充分混合,增加与火焰接触的时间,有利于烟气充分燃尽。另外当风室包覆的耐火材料受热达到红热程度时,未完全燃烧的炭粒撞到其上,可进一步燃烧,使排烟浓度小于林格曼0.5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Ⅰ型结构半剖视图。
图2是
图1沿A-A线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Ⅱ型结构半剖视图。
图4是图3沿B-B线剖视图。
根据
图1~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操作情况。该装置是一种立式小型低压多用炉,它包括套装一起的内筒体7和外筒体9、组装在炉内的燃烧室、由竖烟火管或横水管组装成的对流换热体8和烟筒10、以及组装在炉底的炉座1。其中燃烧室设有双层炉排,上层炉排是排列成凹曲面形的水冷管构成的水冷炉排5。这种水冷炉排5比一般成平面布置的炉排通风面积大,上燃烧室产生的烟气很容易穿透煤层、火层,烟气流通阻力小。水冷炉排5将燃烧室分成上、下两室,上燃烧室采用排列成拱形曲面的水管式拱顶6,该拱顶6的水管用铁板连成一体后包覆耐火材料。下燃烧室的下炉排2采用剖分式铸铁炉排,有利于安装、维修。在水冷炉排5与下炉排2之间设置带有孔形出风口风室的二次供风系统。这种二次供风系统的进风口由设在炉体上的带有挡风板的连通管组成,与连通管相通的弯形风室4固定在内筒体7上,其形状与内筒体7曲率相同,横截面为梯形,风室4上制有孔形出风口并用耐火材料包覆。风室4安装在内筒体7的两侧。燃烧室上方至烟筒10之间装有对流换热体8。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结构型式的对流换热体8,“Ⅰ”型采用横水管组装成的对流换热体8;“Ⅱ”型采用竖烟火管组装成的对流换热体8。在外筒体9上与横水管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手孔,以便及时清理水管中积垢。外筒体9上开有上、下炉门,上炉门使用中常开,向炉内通一次风,下炉门3常关,只有不用火时封炉才打开。点火时上、下炉排可同时加煤,但正常燃烧后,下炉排不再加煤。将上炉排上的煤层压住火,直至不产生明火时为止,可明显减小黑烟。燃尽的炉渣由炉座1的灰门排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凹曲面的水冷炉排和二次供风系统提供的热风,所以采用较矮的烟筒就能得到较好的燃烧效果和消烟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双炉排二次燃烧炉,包括套装一起的内筒体和外筒体以及组装在炉内的燃烧室、对流换热体和烟筒以及组装在炉底的炉座,其特征在于排列成凹曲面形的水冷炉排将燃烧室分成上、下两室,上燃烧室采用排列成拱形曲面的水管并包覆耐火材料封顶,在下燃烧室的下炉排与水冷炉排之间设置带有孔形出风口风室的二次供风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供风系统的风室固定安装在内筒体的两侧,其形状与内筒体曲率相同,横截面为梯形,风室上制有孔形出风口并用耐火材料包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常生活用的立式小型双炉排二次燃烧炉,适于取暖、供热水、蒸饭等用途的常压多用燃烧炉。它采用双层炉排和二次供风系统。利用排列成凹曲面形的水冷炉排和带有孔形出风口风室供热风,增加炉排通风面积,有利于烟气流畅,显著提高燃料燃烧效果和消烟效果。
文档编号F24H1/22GK2033885SQ8821046
公开日1989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5日
发明者赵京生 申请人:沈阳市取暖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