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用型煤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4250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用型煤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煤锅炉,尤其是一种燃用型煤的锅炉。
现有的烧煤锅炉一般燃用散煤,锅炉主体由盛水的锅筒和燃煤的炉体两大部分构成。炉体的燃烧室位于环形锅筒的中下部,横贯锅筒的横水管穿过燃烧室的上部,烟道位于燃烧室的上方,在燃烧室的下部架空设置有供放置燃煤的炉桥。煤炭通过进煤口投入燃烧室燃烧,燃烬后的灰渣从炉桥下部排出。由于燃用散煤粉尘较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明显地大于燃用型煤,因此应大力推广燃用型煤。但是,现有锅炉燃烧室的上述结构形式不利于燃用型煤时的进料和排渣,不利于维持燃烧过程的连续性,直接改烧型煤有一定困难。此外,现有燃煤锅炉的烟道一般为平直形式,即一般不出现弯折或弯折程度很小,烟气在锅炉体内滞留时间较短,烟气余热的利用不够充分,从而降低了现有锅炉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烧煤锅炉的上述弊病,提供一种适用于燃烧型煤的、热效率较高的新型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在现有锅炉的锅筒之下设置一个横贯炉体的通道,燃烧室设在通道的中部,烟道位于燃烧室的上方并通过锅筒的中部。通道的一端为进煤口,另一端为出渣口。进煤口在不进煤时处于关闭状态,进煤时再打开。出渣口则处于常开状态,煤在燃烧室燃烧时所需的空气从出渣口进入,通过燃烧室后从烟道排出,即出渣口兼作燃烧室的进风口。由于煤燃烧后排出的炉渣尚有一定余热,从出渣口进风有利于利用炉渣余热提高供风温度,使燃烧室的煤燃烧得更为充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通道下部沿通道纵向设置有滑轨,滑轨的两端延伸至进煤口和出渣口,以便于进煤和出渣。当型煤通过滑轨推入进煤口后,进煤口关闭,煤块先在位于燃烧室与进煤口之间的进煤通道预热段预热。经预热一定时间后,煤块被推入燃烧室燃烧。燃烧后形成的块状炉渣通过滑轨推至出渣口,排出炉体。在此过程中,将预热后的煤块推入燃烧室燃烧和将燃烬的炉渣推至出渣口是同时完成的,从而简化了操作。由于煤块通过预热后再燃烧,能够使其很快燃起旺火,这不但保证了燃烧过程的连续性,而且还彻底消除了其它各型锅炉在加煤时火力降低、冒黑烟的弊端。在本实用新型中,烟道由现有锅炉的平直形式改成了曲折形式。曲折形式的烟道有利于延长烟气在锅炉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烟气热量,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曲折形式的烟道可以是S形烟道,也可以是盘绕形式或其它类似形式的烟道。为便于控制煤块的燃烧,实现临时或长时间封火,本实用新型锅炉的烟道上部设置了风量控制机构,通过风量控制机构控制燃烧室内的空气流量,进而实现对火势大小的控制。风量控制机构可以简单地采用插板或翻板形式的控制板构成,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锅炉与现有烧煤锅炉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便于操作的特点,能适用于各种型煤的燃烧,降低燃料消耗,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
图1是一种开水锅炉的剖视图。
由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开水锅炉主要由锅筒和炉体两大部分构成。锅筒主要包括水预热室1、开水室2、热水室3和横水管4、5。炉体主要包括燃烧室6、分别与燃烧室6两侧相联通的进煤通道7和出渣通道8、曲折形式的烟道9。进煤通道7、燃烧室6和出渣通道8构成了一条横向贯通的通道,在通道内设置有用作进煤和出渣的滑轨10。烟道9和横水管4、5位于燃烧室6的上部,烟道9穿过锅筒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直线型烟筒壁上交错设置挡烟板11形成了曲折形式的烟道。在烟道9的上部,设置有翻板形式的风量控制结构12。在进煤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封闭门13。
权利要求1.烧煤锅炉,具有锅筒、燃烧室及烟道,烟道位于燃烧室的上方并通过锅筒中部,其特征是燃烧室(6)位于锅筒的下部,燃烧室(6)的一侧设置进煤通道(7),在与进煤通道(7)相对的燃烧室另一侧设置出渣通道(8),烟道(9)为曲折形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煤锅炉,其特征是设置有贯通进煤通道(7)、燃烧室(6)和出渣通道(8)的滑轨(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煤锅炉,其特征是在烟道的上部设置有风量控制机构(12)。
专利摘要燃用型煤的锅炉,燃烧室位于锅筒的下部,燃烧室的一侧为进煤的通道,在与进煤通道相对的燃烧室另一侧设置出渣的通道,烟道为曲折形式。与现有烧煤锅炉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便于操作的特点,能适应各种型煤的燃烧。
文档编号F24H1/00GK2050138SQ8921308
公开日1989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9日
发明者李水生 申请人:李水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