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煤炉换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678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型煤炉换煤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炉具领域的型煤炉。
型煤与散煤相比,燃烧效率高,烟尘污染小,故在民用炉具方面被广泛地推广应用。型煤炉缺点是换煤比较困难。如纵向单排型煤排列的民用型煤炉,在需要换煤时,要把炉膛内的全部型煤钳出,换下最底层的废煤,然后将煤依次放回,将新煤放在炉膛内顶层。用于饭店、食堂等纵向多排型煤排列的大型型煤炉,换一次煤就更加困难,从而限制了其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纵向多排型煤排列的大型煤炉的快速换煤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型煤炉换煤机构,在炉膛内壁固定有炉篦,上有可容纳一块型煤的空缺,炉篦中间装有轴承,轴承上的轴与炉篦平面垂直。轴上部固定连接与炉篦平行且贴近的蜗轮,蜗轮上面有型煤孔,轴下部固定连接与蜗轮上的型煤孔等数量的拔板。炉膛内侧炉篦缺口下部有固定在炉壁上的托板,托板与炉篦间距与型煤高度相等;带手柄的蜗杆由固定于炉壁外侧上的轴承支撑。在型煤炉壁上部开有可封闭的型煤装进口。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蜗轮上的型煤孔B与托板相对应,底层的一块废煤落在托板上,在型煤装进口加一块新型煤。手柄顺时针旋转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将动力通过蜗杆与蜗轮的齿相啮合传给蜗轮,蜗轮推动B区的型煤在炉篦上旋转移动将废型煤剪切分离,同时蜗轮通过轴驱动拔板转动,将托板上的废型煤清除。蜗轮继续旋转将型煤孔C上的型煤旋转移到B区,然后加入新型煤,依次更换型煤孔D、E上的型煤,至此,一次换煤结束。



图1为本实用新型A-A向剖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按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作描述。型煤炉换煤机构,炉篦3用螺钉7固定在型煤炉炉膛内侧,上有可容纳一块型煤的空缺,炉篦3中部装有轴承8,轴2与炉篦3平面垂直;轴2上部用螺钉10固定连接与炉篦3平行且贴近的蜗轮1,蜗轮1上面有型煤孔B、C、D、E,轴2下部用螺母9连接与蜗轮1上的型煤孔等数量的拔板6;炉膛内侧炉篦3缺口下部有用螺钉5固定在炉壁上的托板4,托板4与炉篦3间距与型煤高度相等;带手柄14的蜗杆12由固定于炉壁外侧上的轴承11、13支撑。型煤炉壁上部开有可封闭的型煤装进口。
权利要求1.型煤炉换煤机构,其特征在于炉篦3固定在型煤炉炉膛内侧,上有可容纳一块型煤的空缺,炉篦3中部装有轴承8,轴2与炉篦3平面垂直;轴2上部固定连接与炉篦3平行且贴近的蜗轮1,蜗轮1上面有型煤孔,轴2下部固定连接与蜗轮1上的型煤孔等数量的拔板6;炉膛内侧炉篦3缺口下部有固定在炉壁上的托板4,托板4与炉篦3间距与型煤高度相等;带手柄14的蜗杆12由固定于炉壁外侧上的轴承11、13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炉换煤机构,其特征在于,炉篦3由螺钉7固定,托板4由螺钉5固定,蜗轮1与轴2由螺钉10固定,拔板6与轴2由螺母9固定。
专利摘要型煤炉换煤机构,炉箅3固定在炉膛内侧,上有可容纳一块型煤的空缺,炉箅3中部装有轴承8,轴2上部固定连接上有型煤孔的蜗轮1,下部固定连接拔板6,炉箅3,缺口下部有固定在炉壁上的托板4,托板4与炉箅3间距与型煤高度相等,带手柄14的蜗杆12由固定于炉壁外侧上的轴承11,13支撑。该机构可克服纵向多排型煤排列的大型型煤炉换煤困难,达到方便、快速。
文档编号F24B13/04GK2089583SQ91211720
公开日1991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25日
发明者常兆文, 韩玉山 申请人:常兆文, 韩玉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