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式增湿饱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516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附式增湿饱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度发生器的增湿饱和器。
通常使用的标准湿度发生器,如分流法湿度发生器、双压法湿度发生器和双温法湿度发生器等各种湿度发生器的增湿饱和器,都是使一股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为纯水所饱和。为使需要增湿的气体(又称载气)能够更加接近或达到饱和,人们设计了多种结构的增湿饱和器。这些增湿饱和器由于结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饱和度不够、体积大、结构较复杂、气阻大等。如平面式增湿饱和器体积大或饱和度不够;离心式增湿饱和器体积大、结构复杂;鼓泡式增湿饱和器易夹带水珠、气阻大;托盘式增湿饱和器体积大、结构复杂;迷宫式增湿饱和器气阻大、结构复杂等。增湿饱和器的作用就是使载气充分地与水面接触,从而使载气达到饱和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又容易使载气达到饱和的吸附式增湿饱和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增湿饱和器内放置能够吸附水的材料而实现的。一般纤维材料,如合成纤维、植物纤维、无机纤维、动物纤维及其一般纤维纺织物等都具有吸附水的性质,由于增湿饱和器内放置了能够吸附水的吸附材料,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水与载气的接触面积,使载气容易达到饱和,同时,使增湿饱和器的体积大为减小、重量减轻,而且几乎不增加气阻。
本实用新型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将用于吸附水的吸附材料制成栅板状,与气流方向平行地排列在增湿饱和器内,如图〔1〕所示。1、是气体入口,2、是增湿饱和器外壳,3、是纤维材料制作的栅板,4、是气体出口,5、是蒸馏水。纤维材料以使用化学纤维材料为好,这样可延长纤维材料的使用寿命。
通过分流法湿度发生器的原理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干气由入口1进入,通过气压指示稳流阀2稳流后分成两路,一路经干气流量计3输出到混合室6;另一路经增湿饱和器4增湿后,通过湿气流量计5输出到混合室6。混合室6输出的即是已知湿度的标准气体。7是增湿饱和器的温度指示器,8是吸附材料,它是贴附在增湿饱和器内壁上,9是蒸馏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湿度发生器的增湿饱和器,包括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增湿饱和器外壳和蒸馏水,其特征在于增湿饱和器内放置了用于吸附水的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增湿饱和器,其特征在于它所说的吸附材料是合成纤维、植物纤维、无机纤维、动物纤维及其纤维纺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增湿饱和器,其特征在于增湿饱和器内放置的纤维材料制成栅板状,栅板的排列与气流方向相同。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增湿饱和器,其特征在于增湿饱和器内壁附加一层吸附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湿度发生器的吸附式增湿饱和器,它是通过在常用的平面式增湿饱和器内放置能够吸附水的吸附材料提高载气饱和度的。增湿饱和器的外形可采用方形结构,将吸附材料制作成栅板状。由于在增湿饱和器内放置了吸附材料,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水与载气的接触面积,使载气容易地达到饱和。同时,使增湿饱和器的体积大为减小,重量减轻,而且不增加气阻。
文档编号F24F6/02GK2103760SQ91221339
公开日1992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12日
发明者周庆福 申请人: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