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程双回程家用蜂窝煤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7589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程双回程家用蜂窝煤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蜂窝煤取暖炉。
传统的家用蜂窝煤炉是由炉瓦围成保温耐火炉膛,炉身筒与炉瓦间充填保温材料,炉具只能用于做饭和烧水用,功能单一。炉膛火口外露,热量散失大,燃煤热量利用率低,近年出现的做饭、取暖两用蜂窝煤炉,是在炉膛与炉身间设置一个加热夹套,以便不做饭时用煤火加热水或空气产生热水或热风进行室内取暖。但炉膛火口外露,热量散失现象仍末改变,因而燃煤热量仍有相当的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炉侧续煤,续煤时煤火不外露、燃煤热量散失少的双程双回程家用蜂窝煤取暖炉。
双程双回程蜂窝煤取暖炉有炉盘、炉身筒及由炉瓦构成的保温耐火炉膛和支承炉体的底座,炉膛外侧有环形夹套,夹套与炉身筒间空腔构成炉具的环形烟道腔。炉膛上口与炉盘间有一扁箱式加热器,加热器有至少有两个出火孔。加热器上、下壁面上有封闭挡墙将炉盘与加热器间空腔及加热器与炉膛上口间空腔与环形烟道腔隔绝,上、下封闭挡墙上有风门控制加热器与炉盘间空腔和加热器与炉膛上口间空腔与环形烟道腔间的通、断。环形夹套下部有进水管,其顶部出火接管与扁箱式加热器进水口连接,热水由加热器出水管引出供取暖用。环形烟道腔底部至少有两个出灰炉门,以便清除环形烟道腔内的落灰。炉膛上缘口处壁面上有续煤口,与续煤口对应的炉身筒壁面上的续煤炉门与炉膛续煤口连通。蜂窝煤利用续煤托架续入炉膛内。续煤托架上有炉瓦,续煤托架将蜂窝煤续入炉膛后,续煤托架上炉瓦构成炉膛上口壁面的一部分。
将炉具扁箱式加热器上方风门打开,掀开加热器出火孔封盖并将加热器下方风门关闭后,炉膛烟、火直冲炉盘盖圈处。烟气经加热器上方风门进入环形烟道腔进而进入烟筒排出炉外。将加热器上方风门关闭,加热器出火孔封盖,同时打开加热器下方风门,炉膛烟、火对加热器加热,烟气由风门进入环形烟道腔进而进入烟筒排出炉外。炉具有双程双回程烟、火通道,烟气通过扁箱式加热器、炉膛环形夹套将燃煤热量充分吸收,所得热水可用于洗涤和取暖。炉具续煤由炉侧进行,续煤时炉火被封闭在炉内,减少了热量散失及烟尘的外溢。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双程双回程家用蜂窝煤取暖炉的结构图。
如图所示,双程双回程家用蜂窝煤取暖炉有炉身筒(6)、支承炉体的底座(10)、由炉瓦构成的保温耐火炉膛(13)、炉膛外侧有环形夹套(7)、炉膛,环形夹套支承、固定在托架(9)上。炉膛上方有一扁箱式加热器(2),加热器上有至少两个出火孔,中间出火孔正对炉盘的炉盖圈(1)处。环形夹套下部有进水管(8)伸出炉外以便与水源相连接,其上部出水管(4)与扁箱式加热器进水口连接。扁箱式加热器有出水管(3)伸出炉外,热水由出水管引出供洗涤或取暖用。扁箱式出火孔处有封盖(20)将出火孔封盖,扁箱式加热器上、下壁面上有封闭挡墙(17)、(19)将加热器与炉盘间空腔及加热器与炉膛间空腔与环形烟道腔(5)隔绝。炉膛环形夹套与炉身筒间围成的空腔构成炉具的环形烟道腔,烟道腔与扁箱式加热器上方及下方空腔分别由位于扁箱式加热器上、下方封闭挡墙上的风门(16)和风门(18)控制通、断。
炉膛上口沿壁面上有续煤口,与炉膛续煤口对应处炉身筒壁面上有续煤炉门(15)。续煤托架(14)可由炉门伸入炉内将蜂窝煤续入炉膛中,续煤托架上有炉瓦,托架续煤后托架炉瓦构成炉膛上口壁面的一部分。炉身筒下部有出灰炉门(11)可将煤灰清除炉外,位于环形烟道腔底部的炉身筒壁面上沿横截周壁面分布有至少两个与环形烟道腔相通的清灰炉门(12)可将落入环形烟道腔内的尘灰清除烟道腔。
权利要求1.一种双程双回程家用蜂窝煤取暖炉,有炉盘、炉身筒、炉瓦构成的炉膛、支承炉体的底座,炉膛外侧有环形夹套,其特征是环形夹套与炉身筒间空腔构成环形烟道腔,炉膛上口与炉盘间有扁箱式加热器,加热器上至少有两个出火孔,加热器上、下壁面上有封闭挡墙将炉盘、炉膛上口与扁箱式加热器间空腔与环形烟道腔隔绝,加热器上、下方封闭挡墙上有风门控制环形烟道腔与加热器与炉盘、炉膛上口间空腔的通、断,炉膛环形夹套下部有进水管,其顶部出水管与扁箱式加热器进水口连接,环形烟道腔与炉具烟筒相通,环形烟道腔底部至少有两个出灰炉门,炉膛上缘口处壁面上有续煤口,与续煤口对应炉身筒壁面上有续煤炉门与炉膛续煤口相通,续煤托架有炉瓦,续煤后托架炉瓦构成炉膛上口壁面的一部分。
专利摘要双程双回程家用蜂窝煤取暖炉炉膛外侧有环形水夹套,环形夹套与炉身筒间空腔构成环形烟道腔,环形烟道腔与烟筒连接。炉膛上方有带有出火孔的扁箱式加热器,加热器通过接管与炉膛夹套连通,热水由热加热器出水管引出。加热器上、下方空腔由封闭挡墙上的风门控制与环形烟道腔的通、断、从而使炉烟火具有双程双回程通道,烟火中热量能够充分回收利用。炉膛上缘口侧壁面上有续煤口,从而防止了续煤时烟、火的外溢。
文档编号F24B5/00GK2099255SQ9122513
公开日1992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21日
发明者李春霖 申请人:李春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