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923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炒锅等电子炉,它通过电热丝加热,由铝板导热传递给锅体,但它存在热效率低,耗电大等缺点。目前,有人搞了微晶红外电子炉,它也通过电热丝加热,在电热丝外罩一层微晶罩,它与电炒锅相比耗电量减少,热效率提高,但仍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且这种微晶罩一遇水会爆裂,安全性差,此外它长期使用炉盘会卡死,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它包括有炉壳1、炉盘2和保温体3,保温体3设置在炉壳1内,炉盘2安置在保温体3内,其特征在于在炉盘2内并排设有多根石英加热管4,它们并接在一起,在多根石英加热管4的上表面设有不锈钢网罩5,它将多根石英加热管4覆盖住,以防锅体碰损石英加热管4。
本实用新型采用石英加热管进行加热,其辐射效率高,达90%,节电明显,达30-40%,故本实用新型的热效率和节电效果十分理想。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中部石英加热管采用弯曲管状,扩大了与弧形锅体的接触面积,石英和热管两端用小瓷珠帽封堵,使得热量不从两端外散,而从中间辐射出去,这都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保温体采用独立体,使得炉壳温度下降,热能集中在内部,故使用更方便,安全性和热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石英加热管的示意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保温体3为一凹形独立体,它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隔热材料制成,它放置在炉壳1内,并与炉壳1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炉盘2就紧密安置在保温体3的凹口内。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炉壳1的热量。因为以往的电子炉中是在炉盘与炉壳之间充填保温材料,使保温层与炉壳合为一体,这样电加热元件工作时,保温层本身就吸热,它就将热量直接传递到炉壳上,使炉壳温度升高,一般在70℃左右,较烫手,使用不很方便,安全性不高,且浪费了大量热能,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的保温体3,且与炉壳1之间留有间隙,故可使炉壳1的温度降到30℃左右,热量集中在炉体内部,热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弧形锅底的锅使用时接触面小的问题,在炉盘2上设置的多根石英加热管4中,其中间部分的石英加热管4最好采用中间下弯曲的弯管形状(如图2),相应地不锈钢网罩5的中部亦成下弯曲状,以便弧形锅底的锅使用时,接触面增大,且较均匀,使热效率提高。在现有的石英加热管中,其两端不封堵,热量极易从两端散发出去,本实用新型将各石英加热管4的两端均用带有中心小孔的小瓷珠帽6封堵(如图2),各石英加热管4的电加热丝7的端头从小瓷珠帽6的中心小孔穿出并接在一起接电源,这样石英加热管4工作时,管内热量不会从两端散出,而是通过石英管向外红外透波发出热量,使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可在原来节能30%-40%的基础上又增加0.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锅架在炉架8上,接通石英加热管4的电源即可。并排放置的多根石英加热管4的根数和长度由炉体的口径决定,可做成系列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它包括有炉壳1、炉盘2和保温体3,保温体3设置在炉壳1内,炉盘2安置在保温体3内,其特征在于在炉盘2内并排设有多根石英加热管4,它们并接在一起,在多根石英加热管4的上表面设有不锈钢网罩5,它将多根石英加热管4覆盖住,以防锅体碰损石英加热管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其特征在于保温体3为一凹形独立体,它放置在炉壳1内,并与炉壳1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炉盘2就紧密安置在保温体3的凹口内。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其特征在于炉盘2上设置的多根石英加热管4中,其中间部分的石英加热管4最好为中间下弯曲的弯管形状,相应地不锈钢网罩5的中部亦成下弯曲状,以便弧形锅底的锅使用。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石英加热管4的两端均用带有中心小孔的小瓷珠帽6封堵。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红外辐射电子炉,其特征在于石英加热管4的根数和长度由炉体的口径决定,可做成系列产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炉,它包括有炉壳、炉盘和保温体,保温体设在炉壳内,炉盘设在保温体中,在炉盘内并排设有多根石英加热管,它们并接在一起,在多根石英加热管的上表面设有不锈钢网罩,它将多根石英加热管覆盖住,以防锅体碰损石英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热效率大大提高,节电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F24C7/04GK2136406SQ9221877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9日
发明者扈如亮, 管明 申请人:扈如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