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返火炊事采暖多用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954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返火炊事采暖多用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事采暖炉具。
现有的炉具只有一个返火道,上环形水套与下环形水套相距很近,且下环形水套偏上而欺火,上环形水套与炉口内水套没有连通,使上环形水套的水循环不畅;炉口内水套的外侧套壁为正圆筒形,容水量大,只能构成一个返火道,燃烧受热面小,返火道经烟道口直接与烟筒相接,烟道内设置的加热管均呈水平状,没有设置上风门造成尘灰堵塞又不易清除而影响燃烧,上述结构的炉具还存在增热增温慢,热效及其利用率均低,使用不方便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折弯环形的上倒锥内水套与下锥内水套及挡火圈形成双返火道,增加燃烧受热面,减小容水量;使上环形水套通过水套连接盒与下锥形水套相连形成通畅的水循环,经副火道环行后再经烟筒连接水套接烟道口使热能充分利用,将加热管由水平状改为倾斜状,将下环形水套设在炉膛下部并在上、下环形水套间加设两个水盒消除欺火,使本炉具实现增热增温快,热效及其利用率高,维护使用方便的双返火炊事采暖多用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内烟筒1、出水管头2、烟筒外水套3、炉盘4、环形水套盘5、环形上水套6、连接管10、冲压弯头11、环形下水套13、炉膛壁14、炉篦15、返烟口及挡板19、返火口及挡板21、21′、防炼门22、除尘门23、回水管头24、烟筒除尘盖26、二进风口27以及挡火圈7、上倒锥内水套8、下锥内水套9、环形水套过水盒12、三角形连接盒16、加热斜管17、烟筒外水套连接盒18、风门20,其中在炉膛口外侧处设有呈倒锥形的上倒锥内水套8及呈锥形的下锥内水套9,两水套相对的两小径口端相匹配对接并连通构成折弯环形内水套,上倒锥内水套8的上部大径口端与炉盘4下底处的环形水套盘5的内侧端相连通,在其相接处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挡火圈7,下锥内水套9的下部大径口端分别通过两连接管10与对应的三角形连接盒16内侧端相连通,环形水套盘5的外侧端与上炉体炉周壁处的环形上水套6的上端相连通,环形上水套6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三角形连接盒16的上端相连通,两三角形连接盒16的下端与其对应的冲压弯头11相连通,三角形连接盒16与对应的冲压弯头11分别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冲压弯头11的下端分别经两个呈管状的环形水套过水盒12与设在炉膛壁14下部外侧的环形下水套13相连通,在靠近烟筒1一侧的环形水套盘5及环形上水套6处设有与其分别相连通的烟筒外水套连接盒18,烟筒外水套连接盒18的外侧端与烟筒1下部外围设置的夹层筒状的烟筒外水套3相连通,烟筒1筒内设有与两条以上与其斜交的加热斜管17将相对两侧的烟筒外水套3连通,在挡火圈7内侧呈折弯环形的上倒锥内水套8与下锥内水套9间构成主火道,在挡火圈7外侧的环形水套盘5与环形上水套6间构成副火道,在炉体前侧的挡火圈7上设有返烟口及挡板19,在炉体前侧下锥内水套9的中部设有对称的两个返火口及挡板21、21′,出水管经出水管头2与烟筒外水套3的上部相连通,回水管经回水管头24与环形下水套13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主要有1、设计合理,受热面大,热能得到充分利用,热效率高,节煤效果好;2、水循环效果好,没有循环死角,环形下水套没在炉膛外的下部预热,不会欺火,两锥形内水套的容水量小,增热增温快;3、维修使用均较方便,本炉具特别适用于家庭及小型单位炊事采暖。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双返火炊事采暖多用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双返火炊事采暖多用炉的炉体外形示意图。
参照
图1、图2及图3给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上文已叙述的内容及现有炉具的其它内容不再复述。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炉具有主、副两个返火道,炉火经主返火道再经副返火道环行又经烟筒外水套连接盒18的内壁火道进入烟道口及烟筒1内,由此使下锥内水套9、上倒锥内水套8、环形水套盘5、环形上水套6、烟筒外水套连接盒18、烟筒外水套3及加热斜管17内的水均经过反复多次加热,使热能充分得到利用。烟筒1内的加热斜管17较原水平管增温快。当炉火旺时,盖上封火圈,炉口以上的余火仍能从副返火道环行而使热能得到有效地利用。本炉具炉口处为折弯环形的上倒锥内水套8及下锥内水套9,容水量小,环形下水套13设在炉膛外侧下部而由两条管状的环形水套过水盒12与上部的水套相连,不会产生欺火,有利于炊事用火。本炉具设置的风门20可方便地通过此清除掉返火口21、21′处的灰尘,防止烟筒1吸力过大影响炊事用火。炊事用火时把返火口挡板21、21′推入,风门20打开,烟筒1的吸力被风门20进风所补充。
在风门20中部可设有进气管,以其助燃,使炊事用火更加旺盛。
在主返火道及副返火道内的上倒锥内水套8及环形水套盘5壁上设置有吸热板25,使热能充分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内烟筒(1)、出水管头(2)、烟筒外水套(3)、炉盘(4)、环形水套盘(5)、环形上水套(6)、连接管(10)、冲压弯头(11)、环形下水套(13)、炉膛壁(14)、炉篦(15)、返烟口及挡板(19)、返火口及挡板(21)、(21′)、防炼门(22)、除尘门(23)、回水管头(24)、烟筒除尘盖(26)、二进风口(27)的双返火炊事采暖多用炉,其特征为还包括有挡火圈(7)、上倒锥内水套(8)、下锥内水套(9)、环形水套过水盒(12)、三角形连接盒(16)、加热斜管(17)、烟筒外水套连接盒(18)、风门(20),其中在炉膛口外侧处设有呈倒锥形的上倒锥内水套(8)及呈锥形的下锥内水套(9),两水套相对的两小径口端相匹配对接并连通构成折弯环形内水套,上倒锥内水套(8)的上部大径口端与炉盘(4)下底处的环形水套盘5的内侧端相连通,在其相接处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挡火圈(7),下锥内水套(9)的下部大径口端分别通过两连接管(10)与对应的三角形连接盒(16)内侧端相连通,环形水套盘(5)的外侧端与上炉体炉周壁处的环形上水套(6)的上端相连通,环形上水套(6)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三角形连接盒(16)的上端相连通,两三角形连接盒(16)的下端与其对应的冲压弯头(11)相连通,三角形连接盒(16)与对应的冲压弯头(11)分别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冲压弯头(11)的下端分别经两个呈管状的环形水套过水盒(12)与设在炉膛壁(14)下部外侧的环形下水套(13)相连通,在靠近烟筒(1)一侧的环形水套盘(5)及环形上水套(6)处设有与其分别相连通的烟筒外水套连接盒(18),烟筒外水套连接盒(18)的外侧端与烟筒(1)下部外围设置的夹层筒状的烟筒外水套(3)相连通,烟筒(1)筒内设有与两条以上与其斜交的加热斜管(17)将相对两侧的烟筒外水套(3)连通,在挡火圈(7)内侧呈折弯环形的上倒锥内水套(8)与下锥内水套(9)间构成主火道,在挡火圈(7)外侧的环形水套盘(5)与环形上水套(6)间构成副火道,在炉体前侧的挡火圈(7)上设有返烟口及挡板(19),在炉体前侧下锥内水套(9)的中部设有对称的两个返火口及挡板(21)、(21′),出水管经出水管头(2)与烟筒外水套(3)的上部相连通,回水管经回水管头(24)与环形下水套(1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返火炊事采暖多用炉,其特征为在风门(20)的中部设有进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返火炊事采暖多用炉,其特征为在主返火道及副返火道内的上倒锥内水套(8)及环形水套盘(5)壁上设置有吸热板(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事采暖炉具,它主要包括内烟筒、烟筒外水套、上、下环形水套、挡火圈、上倒锥内水套、下锥内水套、环形水套过水盒、三角形连接盒、冲压弯头、加热斜管及吸热板等,由其结构构成的主返火道及副返火道是本炉具的主要特点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合理,受热面大,热能得到充分利用,热效率高,水循环效果好,增热增温快,维修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F24B9/00GK2241278SQ96200540
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8日
发明者田瑞标 申请人:田瑞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