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炉热水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036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炉热水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炉灶的附件。
目前,家用煤炉使用的热水包多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热水包,封闭后用户不能拆开清洗其内部水垢,严重影响热水包的使用寿命。由于不能清洗热水包内部的水垢,届时只能报废换新。为了解决清洗水垢问题,也有一些可拆卸的热水包问世,但这些解决方案使用部件太多,无论是从生产还是使用角度都存在一定缺陷,使得生产成本过高和使用时拆装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的可拆式煤炉热水包,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内筒(3)、外筒(4),外筒(4)上有进水口(5)、出水口(6);所述的外筒(4)上、下两端分别有楔口(7)和楔口(8);内筒(3)的上、下两端分别有楔口(9)、楔口(10);上盖板(1)上有可嵌入楔口(7)的楔槽(11),可嵌入楔口(9)的楔槽(12);下盖板(2)上有可嵌入楔口(8)的楔槽(13)、可嵌入楔口(10)的楔槽(14);上盖板(1)上有通孔(15),下盖板(2)上对应孔(15)的位置有螺丝孔(16),螺杆(17)穿过通孔(15)紧固在螺丝孔(16)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楔槽嵌入和螺杆拉紧的方式组装,具有使用部件少,生产成本低,用户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家用煤炉上,提供淋浴和家庭用热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主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意俯视图。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构成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内筒(3)、外筒(4),外筒(4)上有进水口(5)、出水口(6);所述的外筒(4)上、下两端分别有楔口(7)和楔口(8);内筒(3)的上、下两端分别有楔口(9)、楔口(10);上盖板(1)上有可嵌入楔口(7)的楔槽(11),可嵌入楔口(9)的楔槽(12);下盖板(2)上有可嵌入楔口(8)的楔槽(13)、可嵌入楔口(10)的楔槽(14);上盖板(1)上有通孔(15),下盖板(2)上对应孔(15)的位置有螺丝孔(16),螺杆(17)穿过通孔(15)紧固在螺丝孔(16)上。
使用时,将外筒(4)的上端楔口(7)和内筒(3)的上端楔口(9)分别嵌入上盖板(1)的楔槽(11)和楔槽(12);外筒(4)的下端楔口(8)和内筒(3)的下端楔口(10)分别嵌入下盖板(2)的楔槽(13)和楔槽(14)。再将螺杆(17)穿过上盖板(1)的通孔(15),紧固在下盖板(2)的螺丝孔(16)上,即构成热水包。需要清洗时,松开紧固在螺丝孔(16)上螺杆(17),即可打开上盖板(1)和下盖板(2)进行内部清洗。
权利要求1.煤炉热水包,构成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内筒(3)、外筒(4),外筒(4)上有进水口(5)、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4)上、下两端分别有楔口(7)和楔口(8);内筒(3)的上、下两端分别有楔口(9)、楔口(10);上盖板(1)上有可嵌入楔口(7)的楔槽(11),可嵌入楔口(9)的楔槽(12);下盖板(2)上有可嵌入楔口(8)的楔槽(13)、可嵌入楔口(10)的楔槽(14);上盖板(1)上有通孔(15),下盖板(2)上对应孔(15)的位置有螺丝孔(16),螺杆(17)穿过通孔(15)紧固在螺丝孔(1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炉热水包,其构成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内筒(3)、外筒(4),外筒(4)和内筒(3)上、下两端分别有楔口(7)、(8)和楔口(9)、(10);上盖板(1)上有可嵌入楔口(7)、(9)的楔槽(11)、(12);下盖板(2)上有可嵌入楔口(8)、(10)的楔槽(13)、(14);螺杆(17)穿过通孔(15)紧固在螺丝孔(16)上,对上、下盖板实施紧固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楔槽嵌入和螺杆拉紧的方式组装。
文档编号F24B1/183GK2255558SQ96210460
公开日1997年6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日
发明者谭明学 申请人:谭明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