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燃煤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405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燃煤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装置。
采暖装置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锅炉集中片区采暖,其二是独立装置采暖,如电热汀、油汀和水暖炉等。锅炉集中采暖最为经济,因而使用较为广泛,但投资大,采暖只能集中在区内。电热汀和油汀采暖使用成本高,电和油属于高洁能源,普遍用于采暖目前在我国尚不现实。水暖炉(煤炉)采暖继锅炉之后成为最普遍的采暖方式,但其采暖效果差、安装复杂、寿命短、维护费用高、加煤频繁、使用极其不便。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采暖效果好、寿命长、维护简单、一次加煤长时间使用、采暖温度可调、以型煤为燃料的红外线燃煤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采用卧式燃煤炉胆和叠放在该炉胆上的内部充有导热介质的卧式筒状锅体,炉胆一端设有可调风门,另一端设置盲板,并开设烟气出口,与烟气出口连通的烟管贯穿筒状锅体,由烟管管壁和锅体侧壁构成截面为环状的导热介质容腔;热交换管位于锅体上方,两端与锅体连通,热交换管外周间隔设置散热翅片。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卧式炉胆和叠放在该卧式炉胆上的卧式筒状锅体,并将烟管贯穿锅体,使得充入在筒状锅体内的导热介质有了较大的吸热界面,因而热效率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内充入目前热超导工艺技术中的导热介质,可使其更具有传热速度快、吸放等温性好、热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可靠、维护简单之优势。
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卧式炉胆,其炉膛为一长道,因此,一次性加煤量多,可长时间使用,免去频繁加煤的不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
图1、图2,采用卧式燃煤炉胆1和叠放在该炉胆1上的内部充有导热介质的卧式筒状锅体2,炉胆一端设有可调风门3,另一端设置盲板4,并开设烟气出口5,与烟气出口5连通的烟管6贯穿筒状锅体2,由烟管管壁和锅体侧壁构成截面为环状的导热介质容腔;热交换管7位于锅体2上方,两端与锅体2连通,热交换管7外周间隔设置散热翅片8。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热交换管7的后侧,设置弧形辐射板9。在炉胆1及锅体2外周,设置保温层10。在炉胆1的底部,设置纵向滑轨11。
使用时,打开盲板4,将型煤自此沿炉胆底部的滑轨滑入炉膛,在推入炉膛的各块型煤a、b、c、d、e和f中,最接近风门处的型煤首先燃烧,之后燃烧逐步向烟气出口处推移,充分燃烧后的煤渣自风门排出。充入在锅体内的导热介质除了通过锅体底部吸收来自炉胆的热量之外,同时还吸收贯穿锅体的烟管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导热介质由液态转为气态,气态导热介质在锅体上方的热交换管内放出热量重新变换为液状,重又流入锅体内,以此循环往复,从而完成采暖之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燃煤取暖器,其特征是采用卧式燃煤炉胆(1)和叠放在该炉胆(1)上的内部充有导热介质的卧式筒状锅体(2),炉胆一端设有可调风门(3),另一端设置盲板(4),并开设烟气出口(5),与烟气出口(5)连通的烟管(6)贯穿筒状锅体(2),由烟管管壁和锅体侧壁构成截面为环状的导热介质容腔;热交换管(7)位于锅体(2)上方,两端与锅体(2)连通,热交换管(7)外周间隔设置散热翅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燃煤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管(7)的后侧,设置弧形辐射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燃煤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炉胆(1)及锅体(2)外周,设置保温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燃煤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胆(1)的底部,设置纵向滑轨(11)。
专利摘要红外线燃煤取暖器,特征是采用卧式燃煤炉胆和叠放在该炉胆上的内充导热介质的卧式筒状锅体,炉胆一端设有可调风门,另一端设置盲板,并开设烟气出口,与烟气出口连通的烟管贯穿筒状锅体,由烟管管壁和锅体侧壁构成截面为环状的导热介质容腔;热交换管位于锅体上方,两端与锅体连通,热交换管外周间隔设置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采暖效果好、寿命长、维护简单、一次加煤长时间使用、采暖温度可调。
文档编号F24B3/00GK2304028SQ9723670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8日
发明者黄开午 申请人:张克铭, 黄开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