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双循环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31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管式双循环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是一种套管式双循环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现有技术中,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较为成功、较为普遍的是太阳能热水器,这些太阳能热水器大多由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冷、热水管,控制阀等组成,利用水温与密度的变化,使之产生自然循环,从而为用户提供热水。这种自然循环是通过连接于水箱与集热器之间的上升管和下降管实现的,而且多为单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一是增大沿程热损失,二是使循环速度受限,因此,现有的这种循环方式不利于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其加热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套管式双循环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它由储水箱,双太阳能集热器,控制阀,上升管,下降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与下降管相连通的集热器下集水管内设有套管。该套管的端部设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与集热器上集水管的热水出口相对应,形成对角流动,从而构成集热器内的等程式流动,有利于加快循环速度,提高热效率。与集热器上集水管相连的上升管在最短距离内穿过储水箱箱壁伸至箱内上部,以便减少沿程热损失。双太阳能集热器的下集水管通过三通管与同一下降管相连,该下降管与双太阳能集热器的上升管就同一储水箱而言,构成了双循环系统,以便提高加热速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采用了双循环套管式结构,因此,增加循环次数,提高加热速度。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大部份管道均设于储水箱内,因此,可降低热损失,并能有效防止夜间温差带来的逆流现象。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无毒无害,热效率高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B-B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限于此。
图中,1为水箱水位控制阀,其下安装有冷水进水管10,该进水管外设有外套管11,2为储水箱,3为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设有两个,其下部的下集水管4内设有内套管5,该内套管的端部设有出水孔6,内套管5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13与下降管8的下端连通,下降管8的上端与储水箱2连通,集热器上部的上集水管7与上升管9的下端相连,上升管9的上端穿过储水箱箱壁进入储水箱上部,使热损失尽量消耗在箱内,两个太阳能集热器2共用一根下降管8,通过内套管5,集热器内管以及上升管9形成双循环系统,从而加速循环过程,提高加热速度,12为热水出水管,接于用户热水管。
权利要求1,一种套管式双循环太阳能热水器,由储水箱,双太阳能集热器,控制阀,上升管,下降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与下降管相连通的集热器下集水管内设有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端部设有出水孔,且另一端与下降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与集热器上集水管相连的上升管穿过储水箱箱壁伸至储水箱内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双太阳能集热器的下集水管通过三通管与同一下降管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式双循环太阳能热水器,由储水箱,双太阳能集热器,控制阀,上升管,下降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与下降管相连通的集热器下集水管内设有套管。它可增加循环次数,提高加热速度,降低热损失,并能有效防止夜间温差带来的逆流现象。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无毒无害,热效率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F24J2/20GK2367977SQ9923086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5日
发明者吕延成 申请人:吕延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