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31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充分利用余热而达到节能效果的燃气型开水器。
以燃气为燃料的开水器已有报导和使用,如公告号为CN 2042578U的中国专利文献所涉及的就是此类装置。其加热部分的主体结构与常规的开水锅炉相似,中部为与换热结构相配合的加热沸腾室,下方为设置有燃烧器的燃烧室,换热结构的上方有集烟室,并经传热材料与一补水箱相隔离,在补水箱与加热部分间设置有补水下降管,以便补水箱内已被集烟室中的烟气余热先行预热了的水补充注入加热室内加热煮沸。但在其结构中,集烟室与外界相通的烟囱采取的是由集烟室侧壁直接排空的方式,试验显示其对余热的利用并不充分。此外,其补水用的下降管自炉体内穿行与加热煮沸室相通的结构,虽对预热有利,但对实际使用中的检修、更换等操作却带来诸多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能对烟气余热的利用更加充分的节能型燃气开水器。
本实用新型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的结构中,与加热有关的主体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中部仍为与换热结构相配合的加热部分,下方为设置有燃烧器的燃烧室,换热结构的上方有经传热材料与补水箱相隔离的集烟室,补水箱与加热部分间设置有补水下降管。其中集烟室与外界相通的排烟管采用自补水箱中穿过的形式,并以传热材料的壁层与补水箱相隔离。在此结构基础上,在与加热有关的主体部分中至少在所说的补水箱的外壁处被覆有保温隔热材料层,最好是该主体部分的全部都被覆有常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层。此外,所说的补水下降管可设置于所说的该主体之外,以便于生产及日常的维护操作,但其外也应包襄有保温隔热材料。当与加热有关的主体外壁均被覆有保温隔热材料层时,该补水下降管可采取设置于该被覆于主体外围的保温隔热材料层中的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使排烟管自补水箱中穿过,增加了与补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和时间,加之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后,对所排放烟气中余热利用率的提高和由此带来的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对比的试验测试显示可提高5%以上。
以下用附图所示的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的实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在如图所示的燃气开水器中,与加热相关的主体1的中部为与常规形式的换热器10相配合的热水煮沸室11,并在其适当高度处设有开水出水口12。热水煮沸室11的下方为设置有所希望使用的燃气燃烧器9的燃烧室,换热器10的上方有经金属材料等传热材质的壁层与补水箱3相隔离的集烟室5。补水箱3中可设置有浮球式进水阀7,并在上方按常规方式设有一排空管6。集烟室5与外界相通的排烟管4自补水箱3中穿过,并也以金属等常用传热材质的壁层与补水箱相互隔离。在包括补水箱3在内的该主体1的外周均被覆有可根据需要自由选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层2。补水箱3与热水煮沸室11间设置的补水下降管8设置于被覆于主体1外围的该保温隔热材料层2中。
权利要求1.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其主体(1)的中部为与换热结构(10)相配合的加热部分(11),其下方为设置有燃烧器(9)的燃烧室,换热结构(10)的上方有经传热材料与补水箱(3)相隔离的集烟室(5),补水箱(3)与加热部分(11)间设置有补水下降管(8),其特征在于集烟室(5)与外界相通的排烟管(4)自补水箱(3)中穿过,并以传热材料的壁层与补水箱相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其特征在于主体(1)中至少在所说的补水箱(3)的外壁处被覆有保温隔热材料层(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补水下降管(8)外包裹有保温隔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补水下降管(8)设置于被覆于主体(1)外围的保温隔热材料层(2)中。
专利摘要一种余热节能型燃气开水器,其主体的中部为与换热结构相配合的加热部分,下方为设置有燃烧器的燃烧室,换热结构的上方有经传热材料与补水箱相隔离的集烟室,补水箱与加热部分间设置有补水下降管,其中集烟室与外界相通的排烟管自补水箱中穿过,并以传热材料的壁层与补水箱相隔离。
文档编号F24H1/22GK2372617SQ9923085
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7日
发明者陈坚 申请人:成都天顺燃油燃气热水炉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