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315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特别涉及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
现有燃气灶具由火盖、与输气管连为一体的炉头、燃气调节阀、点火装置、灶体、锅架组成。其弊端在于炉头与锅体的相对位置始终固定,未考虑随用气量的增减引起火苗高度的增减。当用气量调大即调大火时,火苗增高,大量火焰从锅底侧滑至锅的上部,热置损耗大;当用气量调小即调小火时,火焰矮,只用了火焰余热加热锅体。上述情况导致现有燃气灶热效率低,能耗大。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节省能源的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它包含火盖1、炉头2、输气管9、管头10、燃气调节阀21、点火装置、调距装置、灶体、锅架,输气管9的一端8与炉头进气管3之间由折叠式伸缩管5连接,以及调节炉头2上下升降的调距装置构成。
上述调距装置是由与燃气调节开关旋钮20同轴旋转的偏心轮15、杠杆16、杠杆支架17、导向柱12、导筒13、压簧14、拉杆筒18、拉杆19组成。
调距装置可以由轴、轴承、轴承支架、旋钮、园柱齿轮、齿条、导向柱、导筒、压簧构成。
调距装置可以由轴、轴承、轴承支架、旋钮、凸轮、导向柱、导筒、齿轮、拉簧构成。
上述输气管9的另一端内套入管头10并与管头10滑动配合连接,但可根据实际需要用螺钉23固定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炉头2与输气管9不是固连为一体,而是设计成输气管9的一端8与炉头进气管3用折叠式伸缩管5连接,炉头2通过调距装置可升降,从而克服了现有燃气灶因炉头与锅体之间距离始终固定,不能随火苗高低变化自动调节炉头与锅体之间距离的弊端,故能经常保持用火苗的氧化焰高温区加热锅体,提高热效率,节省燃气12%以上。(二)管头10可在输气管9的另一端滑动伸缩,并根据需要固定二者间距离,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现有灶具操作方法不变。
以下再结合附图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火焰结构温度分布原理,以充分利用火焰的氧化焰高温区加热锅体设计的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结构参见附
图1和附图2。火盖1位于炉头2上,炉头2下部有一段进气直管3,输气管9的一端8与炉头进气管3用折叠式伸缩管5连接,折叠式伸缩管5的上、下端分别与炉头进气管3及输气管一端8之间夹有绝热管4,绝热管4外是折叠式伸缩管5,折叠式伸缩管5外是管箍6,管箍6用螺钉将折叠式伸缩管5两端分别箍牢在管子上。炉头进气管3和输气管尾端8用二根导向杆7串通,能确保折叠式伸缩管5只能垂直伸缩,使炉头2沿导向杆7上下平稳滑动。燃气阀旋钮20与偏心轮15同轴,杠杆16支承在支架17上并可绕支架17的轴转动,杠杆16的一端紧贴于偏心轮15上,另一端的拉钩向下钩住炉头下部的拉杆筒18上的拉杆19。导向柱12固定在输气管9的支座上,导向柱12外套有导筒13,导筒13固定于炉头2下部,导筒13外是压簧14,压簧14两端分别顶住炉头2和输气管9,12、13、14的共同作用是对炉头2平等升降稳定导向。管头10的一端是由燃气喷嘴11向灶具注入燃气和引入空气的入口,另一端插入输气管9内,此插入端的外径略小于输气管9被插入端的内径,以确保管头10可沿输气管9轴线滑动伸缩。螺钉23作输气管9和管头10紧固用。灶具外接燃气管22是向灶具输燃气的管道,燃气调节阀21由其旋钮20调节进入炉头2的进气量大小,燃气通过燃气调节阀21前端的喷嘴11喷射入管头10内。
图1中的D反映锅体与炉头之间的距离。
调距装置可以用园柱齿轮、齿条结构导向柱垂直固定在输气管上,与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导筒垂直固定在炉头下并插入导向柱内,齿条垂直固定在导筒上,园柱齿轮与齿条啮合,轴的一端与园柱齿轮连接,另一端与燃气灶外旋钮连接,当燃气灶外旋钮转动时,园柱齿轮转动带动齿条作上下升降运动,炉头随之上下升降,与轴用齿轮联动的燃气阀也同时调节火焰长短。
调距装置可以用凸轮结构在炉头下部垂直固定一根轴,在输气管上部垂直固定一根轴与前一根轴同一轴线,上述二轴相对的一端之间空隙安置一个凸轮,凸轮的轴线呈水平方向,炉头下部和输气管上部之间固定有拉力弹簧使上述二轴的端头紧压于凸轮边缘,燃气灶外面的燃气旋钮转动时带动凸轮转动是导致炉头上下升降,与凸轮连接的轴与燃气阀门轴用齿轮联动,可以实现燃气量调节火焰长短与炉头上下升降同时调节火焰长短。
以下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的操作过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当未向灶具注入燃气和电子打火时,燃气阀旋钮20及与旋钮20同轴的偏心轮15均未转动,杠杆16未受到偏心轮15的向上推力,由于压簧14的作用,炉头2与锅体的距离最小即D最大。当旋转气阀旋钮20随着燃气进入灶具、电子打火及逐渐增大燃气量火苗增长(增高)过程中,因偏心轮15与气阀旋钮20同轴旋转,也逐渐增大对紧贴其上的杠杆16一端的向上推力,此向上推力传至杠杆16另一端的拉钩转变为对固定于炉头2下部拉杆筒18上的拉杆19的向下拉力,将炉头2向下拉动,即炉头2逐渐向下平移,使炉头2与锅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至D最小。上述操作过程实现了随着火苗增长(增高)炉头与锅体之间距离也自动同时增大。当燃气旋钮20反转将燃气量由大减小直到停止向灶具内送气过程中,与上述操作过程相反,随着火苗逐渐缩短(降低),炉头2与锅体之间的距离也同时减小、直至关气后炉头2恢复到与锅体之间的距离最小即D最大。
权利要求1.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它包含火盖、炉头、输气管、管头、燃气调节阀、点火装置、灶体、锅架,其特征在于输气管的一端与炉头进气管用折叠式伸缩管连接,以及装有调节炉头上下升降的调距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距装置是由与燃气调节阀旋钮同轴的偏心轮、杠杆、杠杆支架、导向柱、导筒、压簧、拉杆筒、拉杆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输气管至少一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输气管的另一端内套入管头与管头滑动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距装置是由轴、轴承、轴承支架、旋钮、园柱齿轮、齿条、导向柱、导筒、压簧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距装置是由轴、轴承、轴承支架、旋钮、凸轮、导向柱、导筒、齿轮、拉簧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头能升降的节能燃气灶,它由火盖、炉头、折叠式伸缩管、输气管、管头、燃气阀、点火装置、调距装置、灶体、锅架组成。调距装置由与燃气调节旋钮同轴的偏心轮、杠杆、杠杆支架、导向柱、导筒、压簧、拉杆筒、拉杆构成。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燃气灶炉头和锅体之间距离始终固定的弊端,炉头能随火苗高低升降,提高了热效率,节能12%以上。
文档编号F24C3/08GK2356243SQ9923086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8日
发明者黄一学 申请人:黄一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