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110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炉内热交换家用采暖、做饭炉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
经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并参阅中央电视台教育节目用书《家用暖气的安装与使用》(蔡敏学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及对现有相关专利的查询(机检1985年9月-1999年6月30日《中国专利公报数据库光盘》及99年NO、31~35(7月7日~7月28日)《中国专利说明书光盘》)。目前,家用暖气基本有以下类型①水套式家用暖气装置,它将炉膛中的煤燃烧、加热炉壁水套里的水,经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通过管道将热水送往采暖间的暖气包,利用暖气包的散热作用,使房间温度上升,达到采暖目的。其特点是水套使用寿命长,水的吸热能力强、热效率高。但存在循环不良的问题,尤其是小康型住宅中,套间多、管线长、拐弯多,最后的暖气包往往循环不好,且暖气包安装造价大。②空气夹套式民用炊事暖风炉(CN87 2 16669),靠炉膛煤燃烧、加热炉壁空气夹套中的空气,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管道自动或强制送入采暖间。其特点是热风易控制、不存在循环问题,炉具结构简单。缺点是空气夹层的内层直接接触火焰,往往一个采暖季就可能烧坏,另外,空气热容系数小,供热量往往过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良好、安装费用低、燃烧充分、上火升温快的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主要包括水加热、热风、鼓风、热风输送等部分。水加热部分由介质套、吸热片、耐火炉胆、炉膛、炉条、烟道介质套及烟道等组成,其中介质套与烟道介质套焊接成一体,使两者形成自下而上的封闭环形夹层空间,吸热片均匀焊接在介质套的上部圆周内;热风部分主要由高效散热器、上水管、回水管、集风罩及风机组成,其中上水管、高效散热器、回水管与水加热部分的介质套、烟道介质套形成回路,集风罩和高效散热器用螺栓密封连接,风机与集风罩及风管连接均为软连接;鼓风部分由鼓风管、灰斗上盖、密封盖、捅火门组成独立的与灰斗隔离的鼓风室,其中灰斗上盖与灰斗相连,密封盖盖在带有迷宫结构的灰斗上盖上,风机通过鼓风管与鼓风室连通,鼓风量可以通过设置在鼓风管中的调节阀进行调节;热风输送部分主要由送风管道、蝶阀及送风口组成,与风机相连的送风管道通过送风口将热风通入各采暖间,各采暖间的温度可以通过蝶阀进行调节;整个暖气装置用外罩整体罩住,空气只能从外罩下部所留的特定空间进入,经炉具散出的热量预热后进入高效散热器。
为了保证通入住宅(或办公室)的热风具有一定的湿度,在上水管处接入膨胀、加湿箱,膨胀、加湿箱的下部为膨胀腔,是介质液的膨胀空间;箱的中部设置了阻止液体上溅的隔板,隔板是带有多个小孔的网状形圆板,与箱体焊接在一起;隔板以上的空腔为加湿腔,加湿腔通过加湿管道与集风罩连通,箱体顶部设有加液口,加湿管道上加装有调节加湿量的阀门。
进一步加热介质套的上平面、增加采暖强度,上述炉膛口设有可调焖火盖,可调焖火盖由铆钉、调节盖、调节钉、底盖及支钉组成,调节盖与底盖上设有调节孔,调节盖与底盖可绕铆钉相对转动,调节钉固定在调节盖上,支钉焊接在底盖下面。
上述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具有以下特点①.结构紧凑,把高效散热器和炉具组合为一体,设计新颖,集中了水套式和空气夹套式暖气装置的优点,弥补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②.可调焖火盖设计,既可做封火盖,又可与介质套的上平面配合,通过焖火操作,增加受热面积和强度;介质套上焊接的吸热片布置在炉口上部的高温区,即充分利用热量,又不会对炉膛燃烧产生不利影响。
③.采用高效散热器,散热效率高、体积小、经济实惠。在同样采暖面积下,本装置的安装费用只有水套式暖气装置的50%。
④.鼓风室结构新颖,消除了鼓风时灰尘飞扬的问题。同时,炉膛鼓入的风为热风(约50度),因而起火、升温快,燃烧充分。
⑤.家用暖气装置的多功能设计,使做饭或烧水、采暖、加湿同时进行,1小时即可完成,省时省力。其外观为高低柜式,美观大方。
⑥.可设计成不同系列产品,除家用外,同时也是日光温室、小型机关采暖的理想装置。


图1为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的外形示意图;图3为吸热片俯视图;图4为可调焖火盖的侧剖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
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主要包括水加热、热风、鼓风、加湿、热风输送等部分。
A、水加热部分水加热部分主要由介质套9、吸热片12、耐火炉胆8、炉膛11、炉条6、可调焖火盖35、烟道介质套16及烟道17组成。其中介质套9的周围填充有保温填料10,介质套9与烟道介质套16焊接成一体,使两者形成自下而上的封闭环形夹层空间;吸热片12共25片,均匀焊接在介质套9的上部圆周内(如图3所示),其主要作用是加强吸热。为了使自然循环作用更佳,介质套9和烟道介质套16、上水管23、回水管34、排污口7均为切线连接。两介质套(夹层)间隙为6~10mm。可调焖火盖35的作用是当做完饭或小火煮饭时,将可调焖火盖35盖在炉口上,炉火烟气需经过焖火盖35与炉口之间的12~20mm间隙,进一步加热介质套9的上平面、增加采暖强度。可调焖火盖(如图4所示)由铆钉37、调节盖38、调节钉39、底盖40及支钉41组成,调节盖38与底盖40可绕铆钉37(未铆紧)相对转动,用炉钩敲击调节钉39,改变调节盖38与底盖40三个均布φ10~15调节孔的叠合度,从而调节孔的大小,以改变焖火程度,达到任意使用效果。
B、热风部分热风部分主要由高效翼片散热器26、上水管23、回水管34、集风罩25、风机27组成。其中高效翼片散热器26由上水室24、下水室31、高效翼片管组成。翼片管可以是铜制,也可以是铝制的,因每米翼片管的散热面积可达1.5m2,因而是高效翼片散热器。风机27设计为微型单相电机为动力的低噪音风机、功率为80~500W(视炉具大小而定)。高效翼片散热器26的几何中心应高于耐火炉胆8的几何中心100~600mm。集风罩25和高效翼片散热器26用螺栓密封连接,风机27与集风罩25及风管连接均为软连接,以消除风机27对整个炉具和风管系统的振动。
C、鼓风部分鼓风部分主要由鼓风管33、灰斗上盖4、密封盖3、捅火门5组成独立的与灰斗隔离的鼓风室1。其中灰斗上盖4与灰斗2连为一体。操作时,将灰斗2拉出,拿掉密封盖3,再推入灰斗2,打开捅火门5,用炉钩进行清灰操作。平时,密封盖3盖在带有迷宫结构的灰斗上盖4上,将灰斗2的灰隔离,以便于鼓风操作。为了改善燃烧,达到快速上火、升温的目的,将风机27输出的热风分出一部分,用鼓风管33通入鼓风室1中。鼓风量可以通过设置在鼓风管33中的鼓风调节阀32进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
D、加湿部分加湿功能主要通过膨胀、加湿箱18及相应的管道来实现。膨胀、加湿箱18的下部为膨胀腔19,是介质液的膨胀空间;箱的中部设置了阻止液体上溅的隔板20,隔板20是带有多个小孔的网状形圆板,与箱体焊接在一起;隔板20以上的空腔为加湿腔21,箱体顶部设有加液口22。当烟道介质套16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状时,其上部将产生蒸汽向膨胀、加湿箱18逸出,风机27工作时,由于加湿腔21通过加湿管道与集风罩25相连通,因负压将加湿腔21中的蒸汽抽送到送风管36中,达到加湿目的。加湿管上可加装阀门,以调节加湿量。
E、热风输送部分此部分主要由送风管道36及蝶阀30、送风口29组成。送风管道36最好在土建时就暗设于墙体内,各采暖间28的温度可以通过各送风口29的蝶阀30进行调节。
F、外罩部分如
图1、2所示13—炉盘、14—炉盖,整个装置用外罩15整体罩住,以便使其具有美观的外形及良好的卫生条件。同时,可通过外罩15把炉具散出的热量集聚起来,用风机27抽走;另一方面,新鲜空气只能从外罩15下部所留的特定空间进入,使进入高效散热器26的空气达到预热效果,提高了热效率。
上述实施例主要是按家庭采暖、做饭、烧水、加湿等多功能要求设计,所用工作介质一般为水。
其它实施例(一)日光温室加温装置实施例因日光温室中不需加湿,相反需要除湿,因此不需加湿装置。工作介质可以用沸点较高的YD系列载热介质,以提高热风温度,达到除湿的要求。相应地高效散热器26要采用铝翼片管散热器,以适应高温的要求。另外,在采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水加热部分和热风部分可以分体制造安装,介质的循环可用管道泵进行强制循环(二)小型机关采暖装置实施例小型机关采暖面积较大时,水加热部分和热风部分也可分体制造安装,工作介质一般为水,以便加湿,介质的循环也可用管道泵进行强制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主要包括水加热、热风、鼓风、热风输送等部分,其特征在于水加热部分由介质套(9)、吸热片(12)、耐火炉胆(8)、炉膛(11)、炉条(6)、烟道介质套(16)及烟道(17)等组成,其中介质套(9)与烟道介质套(16)焊接成一体,使两者形成自下而上的封闭环形夹层空间,吸热片(12)均匀焊接在介质套(9)的上部圆周内;热风部分主要由高效散热器(26)、上水管(23)、回水管(34)、集风罩(25)及风机(27)组成,其中上水管(23)、高效散热器(26)、回水管(34)与水加热部分的介质套(9)、烟道介质套(16)形成回路,集风罩(25)和高效散热器(26)用螺栓密封连接,风机(27)与集风罩(25)及风管连接均为软连接;鼓风部分由鼓风管(33)、灰斗上盖(4)、密封盖(3)、捅火门(5)组成独立的与灰斗隔离的鼓风室(1),其中灰斗上盖(4)与灰斗(2)相连,密封盖(3)盖在带有迷宫结构的灰斗上盖(4)上,风机(27)通过鼓风管(33)与鼓风室(1)连通,鼓风量可以通过设置在鼓风管(33)中的调节阀(32)进行调节;热风输送部分主要由送风管道(36)及蝶阀(30)、送风口(29)组成,与风机(27)相连的送风管道(36)通过送风口(29)与各采暖间(28)连通,送风管道(36)中设有调节各采暖间(28)温度的蝶阀(30);暖气装置用外罩(15)整体罩住,外罩(15)下部留出空气进入的特定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水管(23)处接入膨胀、加湿箱(18),膨胀、加湿箱(18)的下部为膨胀腔(19);箱的中部设置了阻止液体上溅的隔板(20),隔板(20)是带有多个小孔的网状形圆板,与箱体焊接在一起;隔板(20)以上的空腔为加湿腔(21),加湿腔(21)通过加湿管道与集风罩(25)连通,箱体顶部设有加液口(22),加湿管道上加装有调节加湿量的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炉膛(11)口设有可调焖火盖(35),可调焖火盖(35)由铆钉(37)、调节盖(38)、调节钉(39)、底盖(40)及支钉(41)组成,调节盖(38)与底盖(40)上设有调节孔,调节盖(38)与底盖(40)可绕铆钉(37)相对转动,调节钉(39)固定在调节盖(38)上,支钉(41)焊接在底盖(40)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效散热器(26)由上水室(24)、下水室(31)及高效翼片管组成,高效翼片散热器(26)的几何中心应高于耐火炉胆(8)几何中心100~6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介质套(9)和烟道介质套(16)、上水管(23)、回水管(34)、排污口(7)均为切线连接,两介质套/夹层间隙为6~1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机(27)设计为微型单相电机为动力的低噪音风机。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家用暖气装置,主要包括水加热、热风、鼓风、热风输送等部分,水加热部分的介质套与烟道介质套焊接成一体,形成自下而上的封闭环形夹层空间,热风部分的上水管、高效散热器、回水管与介质套、烟道介质套形成回路,集风罩和高效散热器密封连接,风机与集风罩软连接,风机通过鼓风管与鼓风室连通、通过送风管道与各采暖间连通。该暖气装置循环良好、安装费用低、燃烧充分、上火升温快,是家庭、日光温室、小型机关理想的采暖装置。
文档编号F24B9/04GK2397438SQ99242949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8日
发明者田维璞 申请人:田维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