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93759阅读:来源:国知局
式2的说明,将前次的异常发生时的运转数据(过去的数据)设为z[i],将差分数据设为W[i]。另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将最新异常发生时的运转数据设为X [i],将差分数据设为Y[i],由此对前次异常发生时的数据和最新异常发生时的数据进行区分。
[0083]如图5所示,在冷热机I发生了最新异常的情况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将异常发生紧后的运转数据x[i]全部保存于第一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另外,将保存于第一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的第2早的运转数据设为基准数据(Xs)。接着,将差分数据(Y[i] = X[i] - X[i+1])全部保存于第一差分数据用8bit存储器13。
[0084]在备份存储器14中存在能够保存数据的区域(异常I)和区域(异常2)。
[0085]这里,假设冷热机I当前为正常状态,但作为过去的数据的运转数据Z[i]以及差分数据W[i]被保存于备份存储器14的区域(异常I)。另外,区域(异常2)为了将运转数据Z[i]作为差分数据W[i]对数据进行汇集而设置,是备份存储器14的空区域。
[0086]这里,在发生了最新的异常的情况下,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10将备份存储器14的区域(异常I)中保存的过去的全部数据移动至区域(异常2),将区域(异常I)设为空区域。
[0087]然后,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10将基准数据(Xs)和差分数据(Y[i])从第一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以及第一差分数据用Sbit存储器13保存至备份存储器14的区域(异常I)。
[0088]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1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基于图6的各步骤,并参照图1和图5进行说明。
[0089](S200)
[0090]传感器8从冷热机I检测运转数据,并向CPUll发送数据。
[0091](S201)
[0092]CPUll比较运转数据和异常值文件15的异常值数据,判断冷热机I是否发生了异常。在异常未发生的情况下转移至(S202),在异常发生的情况下转移至(S204)。
[0093](S202)
[0094]定时器16判断是否经过了 15秒采样周期。在经过了 15秒的情况下,向(S203)转移。
[0095](S203)
[0096]每隔采样周期15秒,将制冷剂的压力数据保存至第一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将制冷剂的温度数据保存至第二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a,将压缩机2的驱动电机的电流的数据保存至第三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b。
[0097]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反复进行(S200)?(S203),一直以15秒间隔在第一?第三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12a、12b中保存最新的数据。
[0098](S204)
[0099]在异常发生时,将异常发生时的制冷剂的压力数据保存于第一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将制冷剂的温度数据保存于第二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a,将压缩机2的驱动电机的电流的数据保存于第三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b。
[0100](S205)
[0101]将第一?第三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12a、12b中保存的第2早的运转数据设为基准数据(Xs)。
[0102](S206)
[0103]求出差分数据(Y[i] =X[i] -X[i+1])的全部,并保存于第一?第三差分数据用8bit 存储器 13、13a、13b。
[0104](S207)
[0105]将备份存储器14的区域(异常I)的全部数据移动至备份存储器14的区域(异常2) ο
[0106](S208)
[0107]将基准数据(Xs)和差分数据(Y[i])从第一?第三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12a、12b以及第一?第三差分数据用8bit存储器13、13a、13b保存至备份存储器14的区域(异常I)。
[0108]如以上那样,和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通过将采样周期较长的运转数据记录为差分数据,能够大幅度减少备份存储器14的记录数据容量。并且,通过将差分数据的采样数减少I个,相对于实施方式I中的差分数据的记录数,能够将2倍件数的异常前数据记录于备份存储器14。
[010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第2早的运转数据设为基准数据(Xs),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3个以后早的数据设为基准数据(Xs)。
[0110]实施方式3.
[0111]图7?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图。
[0112]以下以与实施方式I的不同点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3。本实施方式3在将采样周期15秒和采样周期2秒并行来进行运转数据的采样这一点不同。
[0113]在异常前数据解析中,要求表示冷热机I异常发生紧前的过渡状况的数据。于是,通过与15秒采样周期并行地以2秒这样较短的采样周期采样运转数据,取得异常发生时的详细数据变化的信息,来进行冷热机I的异常发生时的原因调查和验证。
[0114]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中的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10的构成的概略图。
[0115]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中的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10中,新设置第四?第六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22、22a、22b和第四?第六差分数据用 8bit 存储器 23、23a、23b。
[0116]另外,定时器16设定2秒和15秒作为采样周期,每隔采样周期向CPUll发送信号。
[0117]采样周期15秒的运转数据保存于第一?第三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12a、12b和第一?第三差分数据用Sbit存储器13、13a、13b。另一方面,采样周期2秒的运转数据保存于第四?第六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22、22a、22b以及第四?第六差分数据用8bit 存储器 23、23a、23b。
[0118]图8是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中的数据变动和2种类的采样周期之间的关系的图。
[0119]如图8所示,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10以15秒采样周期从冷热机I记录10分钟间的运转数据,并且并行地以2秒采样周期从冷热机I记录30秒间的运转数据。
[0120]图9是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中的备份数据的记录状态的概略图。另外,在运转数据中,有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以及压缩机2的驱动电机的电流的数据等,在图9中,以记录制冷剂压力的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的运转数据,由于同样进行记录因此省略图示。
[0121]如图9所示,第四?第六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22、22a、22b具有排列U[i]的结构。第四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22为了临时记录制冷剂的压力数据,将每I数据设为16bit的容量,从CPUll接收运转数据并记录。同样地,第五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22a记录制冷剂的温度数据,第六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22b记录压缩机2的驱动电机的电流的数据。
[0122]异常前数据记录装置以采样周期2秒的间隔将30秒间的运转数据依次保存于u[i],因此排列全部为U[0]?U[14]。运转数据以先进先出的方式保存于排列。即,U[0]是最新的运转数据,U[14]是最早的运转数据。另外,将最早的数据设为基准数据(Us)。
[0123]同样地,第四?第六差分数据用8bit存储器23、23a、23b具有排列V [i]的结构。第四差分数据用8bit存储器23为了临时记录制冷剂的压力数据的差分数据,将每I数据设为8bit的容量,从CPUll接收差分数据并记录。同样地,第五差分数据用Sbit存储器23a记录制冷剂的温度数据的差分数据,第六差分数据用Sbit存储器23b记录压缩机2的驱动电机的电流的数据的差分数据。
[0124]差分数据V[i]被求得为运转数据U[i]和其一周期前的运转数据U[i+1]的差分(V[i] =U[i] 一 U[i+1])。将该各个差分数据V[i]保存于第四?第六差分数据用Sbit存储器23、23a、23b。由于对U[0]?U[14]也进行相同的处理,因此差分数据V[i]为V[0]?V[13]。差分数据和运转数据同样地以先进先出的方式保存于排列。即,V[0]是最新的差分数据,V[13]是最早的差分数据。
[0125]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1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将基准数据(Xs)和差分数据(Y[i])从第一?第三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12、12a、12b以及第一?第三差分数据用Sbit存储器13、13a、13b保存于备份存储器14作为异常前数据。
[0126]另外,将基准数据(Us)和差分数据(V[i])从第四?第六运转数据用16bit存储器22、22a、22b以及第四?第六差分数据用8bit存储器23、23a、23b保存于备份存储器14作为异常前数据。
[0127]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设备的运转数据存储装置1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基于图10的各步骤,参照图7?图9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