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包固定扣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256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固定扣1000意外滑出感温金属盲管200,并且,通过设置第二插入限位块42与第一插入限位块41相连,不但能够方便拆装施力,降低拆装难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感温包100的线体,延长其使用寿命。
[0065]下面结合图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温包固定扣1000的组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0066]首先,将感温包100装入感温包固定扣1000的远端限位块21和近端限位块22之间,如图4所示,将感温包100的线体通过过线孔221,防止安装过程中损坏感温包100的线体。
[0067]手持感温包固走扣1000,将近似维形的导向部6插入到感温金属盲官200内,推动感温包固定扣1000沿轴向向感温金属盲管200内运动,此时,感温包100贴近感温金属盲管200的内壁运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感温包100可能会发生打滑,通过近端限位块22可以防止感温包100发生打滑现象。
[0068]当环形的安装部71插入感温金属盲管200时,感温包固定扣1000即将安装到位,此时,可观察第一插入限位块41与第二插入限位块42形成的环形翻边与感温金属盲管200管口的距离,缓慢推动感温包固定扣1000向内运动,使第一插入限位块41和第二插入限位块42抵接感温金属盲管200的管口,如图4所示,此时,安装已到位,即感温包100插入感温金属盲管200的深度符合要求。
[0069]下面结合图2和图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温包固定扣1000的拆卸过程做详细描述。
[0070]如图2所示,由于位于远端限位块21和近端限位块22之间的弹性件5呈“倒刺结构”,所以,能够防止感温包固定扣1000意外滑出感温金属盲管200,但弹性件5在拆卸过程中并不会增加拆卸的难度。
[0071]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插入限位块41与第二插入限位块42形成的环形翻边抵接感温金属盲管200的管口,所以,在拆卸时,仅对环形翻边施加沿轴向向外的拉力即可将感温包固定扣1000拉出感温金属盲管200。
[0072]并且,在拆卸过程中,感温包100贴近感温金属盲管200的内壁运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感温包100可能会发生打滑,通过远端限位块21可以防止感温包100发生打滑现象,使感温包100连同感温包固定扣1000整体拉出感温金属盲管200,而不是通过拉扯感温包100的线体将感温包100取出,这样,一方面能够简化拆卸的难度,另一方面还能保护感温包100的线体,避免损坏感温包100的线体。
[0073]当感温包固定扣1000连同感温包100 —体拉出感温金属盲管200之后,便可将感温包100从感温包固定扣1000中轻松拆下。
[0074]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温包固定扣1000,通过将感温包100设在感温包固定扣1000的内表面上,利用远端限位块21和近端限位块22固定感温包100在感温包固定扣1000内的安装位置,如图4所示,并通过第一插入限位块41和第二插入限位块42的外伸长度来判断感温包固定扣1000是否安装到位,由此来限制感温包100插入感温金属盲管200的深度,从而解决由于感温包100连接线材质较软而无法保证感温包100插入深度的问题,保证感温包100插入的深度符合要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感温包100感应水箱内水温的准确性。
[0075]而且,通过将远端限位块21和近端限位块22之间的一部分本体I向外弯折形成弹性件5,利用弹性件5的形变为感温包100施加压紧力,使感温包100紧贴感温金属盲管200设置,从而消除感温包100与感温金属盲管200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感温包100感应水箱内水温的灵敏度。并且,如图2和图4所示,由于两个弹性件5形成一种“倒刺结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感温包100意外滑出感温金属盲管200,保证感温包100可以正常工作。
[0076]同时,利用导向部6为感温包固定扣1000提供导向作用,在拆装过程中,感温包100都是与感温包固定扣1000整体进行拆装,所以,在安装时,近端限位块22可以推动感温包100向感温金属盲管200内运动,防止感温包100打滑,在拆卸时,远端限位块21可以推动感温包100向感温金属盲管200外运动,避免感温包100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使用寿命O
[007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7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7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横截面形成为弧形,所述本体具有插入端和限位端,感温包适于设在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上; 远端限位块和近端限位块,所述远端限位块和所述近端限位块分别沿轴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上,所述远端限位块位于所述插入端,所述近端限位块上设有适于通过感温包的线体的过线孔; 第一插入限位块,所述第一插入限位块从所述限位端的外周壁沿径向向外延伸;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形成为倾斜延伸的板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本体间隔开,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邻近所述限位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分离并向外弯折以限定出所述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两个且在轴向上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远端限位块和所述近端限位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在所述本体的插入端的端面上,所述导向部的横截面形成为弧形,且所述导向部的横截面积在从所述插入端到所述限位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本体的邻近所述限位端的一部分相连以限定出环形的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插入限位块,所述第二插入限位块从所述连接块的外周壁沿径向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二插入限位块的周向两端与所述第一插入限位块的周向两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限位块和所述近端限位块的自由端位于同一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所述远端限位块、所述近端限位块和所述第一插入限位块为一体成型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温包固定扣,其包括:本体,本体的横截面形成为弧形,本体具有插入端和限位端,感温包适于设在本体的内表面上;远端限位块和近端限位块,远端限位块和近端限位块分别沿轴向间隔开地设在本体的内表面上,远端限位块位于插入端,近端限位块上设有适于通过感温包的线体的过线孔;第一插入限位块,第一插入限位块从限位端的外周壁沿径向向外延伸;弹性件,弹性件设在本体的外周壁上。该感温包固定扣通过将感温包设在本体的内表面上,利用远端限位块、近端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插入块控制感温包及感温包固定扣的插入深度,并通过弹性件将感温包压紧在感温金属盲管的内壁上,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感温包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IPC分类】F24H9-20
【公开号】CN204535122
【申请号】CN201520076435
【发明人】张成亮
【申请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