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560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等,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花粉、异味、甲醛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0003]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都是采用底部进风,顶部出风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较高的压损,能效比不高。而且体积相对较大,占用空间。在一些空气净化器上常常会用到电离吸附组件,由于电离吸附组件需要通电,因此现有的一些空气净化器上的电离吸附组件不易拆装,而且拆装存在不安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拆装清洗,过滤效果好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底座、前面板、电离吸附组件、第一级过滤层、第三级过滤层、风机、电源和高压控制板;所述壳体呈框型,其内部由隔板分隔成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第一工作区位于第二工作区的前方;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第二工作区连通;所述隔板向第二工作区凹限形成一个容槽,容槽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级过滤层和电离吸附组件;所述前面板封装在容槽口并与壳体的前端面齐平,前面板上设有进风口 ;所述第二工作区对应出风口处设有由隔板与壳体形成的卡槽,第三级过滤层设置在卡槽内;所述底座设置在壳体的后端面,底座上固定设有风机,风机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风道密封板;所述风道密封板与容槽的底部接触并形成风道,风道与壳体上的出风口对应连通;所述容槽的底部设有通孔,通孔与风机相对应;所述电源与高压控制板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电源与风机电连接,电源与高压控制板电连接,高压控制板与电离吸附组件电连接。
[0006]上述隔板上固定设有高压电触点、安全开关;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线路板,风机与电源通过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所述高压电触点与高压控制板电连接,高压电触点与电离吸附组件为接触式电连接,高压控制板与电源通过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前面板上设有与安全开关的触控片配合的触片,安全开关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0007]上述壳体上设有指示灯、指示灯遥控板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指示灯与指示灯遥控板电连接,指示灯遥控板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0008]上述底座上设有气味传感器,气味传感器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0009]上述壳体的下侧板上设有通风口 ;所述高压控制板、控制线路板、电源、气味传感器固定设置在风道密封板背对风机的一侧且与通风口对应。
[0010]上述第一级过滤层为活性碳棉粗滤;所述第三级过滤层为HEPA和/或吸附异味颗粒滤网。
[0011]上述底座上设有挂装孔。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空间利用合理,通过隔板很好地引导空气流向,不仅缩小产品体积,而且不影响过滤效果;(2)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电触点与电离吸附组件为接触式连接,便于后期拆装清洗;(3)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线路板、气味传感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实现更加智能的控制;(4)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能充分的保证在缩小体积的同时也让产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5)本实用新型通过挂装孔可以挂装在墙壁上,美观其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底座2、前面板3、电离吸附组件4、第一级过滤层5、第三级过滤层6、风机7、电源8、高压控制板9、控制线路板11和气味传感器12 ;所述壳体I呈框型,其内部由隔板1-1分隔成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第一工作区位于第二工作区的前方;所述壳体I的左右两侧设有出风口 1-2,出风口 1-2与第二工作区连通;所述隔板1-1向第二工作区凹限形成一个容槽,容槽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级过滤层5和电离吸附组件4 ;所述前面板3封装在容槽口并与壳体I的前端面齐平,前面板3上设有进风口 3-1 ;所述第二工作区对应出风口 1-2处设有由隔板1-1与壳体I形成的卡槽,第三级过滤层6设置在卡槽内;所述底座2设置在壳体I的后端面,底座2上固定设有风机7,风机7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风道密封板10 ;所述风道密封板10与容槽的底部接触并形成风道,风道与壳体I上的出风口 1-2对应连通;所述容槽的底部设有通孔1-3,通孔1-3与风机7相对应;所述电源8、高压控制板9、控制线路板11和气味传感器12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隔板1-1上固定设有高压电触点、安全开关;所述风机7与电源8通过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所述高压电触点与高压控制板9电连接,高压电触点与电离吸附组件4为接触式电连接,高压控制板9与电源8通过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所述前面板3上设有与安全开关的触控片配合的触片,安全开关与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所述气味传感器12与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
[0018]所述壳体I上设有指示灯、指示灯遥控板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指示灯与指示灯遥控板电连接,指示灯遥控板与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
[0019]所述壳体I的下侧板上设有通风口 1-4 ;所述高压控制板9、控制线路板11、电源8、气味传感器12固定设置在风道密封板10背对风机7的一侧且与通风口 1-4对应。
[0020]所述第一级过滤层5为活性碳棉粗滤;所述第三级过滤层6为HEPA和/或吸附异味颗粒滤网。
[0021]所述底座2上设有用于挂装在墙壁上的挂装孔。
[002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I)、底座(2)、前面板(3)、电离吸附组件(4)、第一级过滤层(5)、第三级过滤层(6)、风机(7)、电源⑶和高压控制板(9);所述壳体(I)呈框型,其内部由隔板(1-1)分隔成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第一工作区位于第二工作区的前方;所述壳体(I)的左右两侧设有出风口(1-2),出风口(1-2)与第二工作区连通;所述隔板(1-1)向第二工作区凹限形成一个容槽,容槽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级过滤层(5)和电离吸附组件(4);所述前面板(3)封装在容槽口并与壳体(I)的前端面齐平,前面板(3)上设有进风口(3-1);所述第二工作区对应出风口(1-2)处设有由隔板(1-1)与壳体(I)形成的卡槽,第三级过滤层(6)设置在卡槽内;所述底座(2)设置在壳体(I)的后端面,底座(2)上固定设有风机(7),风机(7)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风道密封板(10);所述风道密封板(10)与容槽的底部接触并形成风道,风道与壳体(I)上的出风口(1-2)对应连通;所述容槽的底部设有通孔(1-3),通孔(1-3)与风机(7)相对应;所述电源(8)与高压控制板(9)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电源(8)与风机(7)电连接,电源(8)与高压控制板(9)电连接,高压控制板(9)与电离吸附组件⑷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上固定设有高压电触点、安全开关;所述底座(2)上设有控制线路板(11),风机(7)与电源(8)通过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所述高压电触点与高压控制板(9)电连接,高压电触点与电离吸附组件(4)为接触式电连接,高压控制板(9)与电源(8)通过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所述前面板(3)上设有与安全开关的触控片配合的触片,安全开关与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设有指示灯、指示灯遥控板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指示灯与指示灯遥控板电连接,指示灯遥控板与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气味传感器(12),气味传感器(12)与控制线路板(1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下侧板上设有通风口(1-4);所述高压控制板(9)、控制线路板(11)、电源(8)、气味传感器(12)固定设置在风道密封板(10)背对风机(7)的一侧且与通风口(1-4)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所述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过滤层(5)为活性碳棉粗滤;所述第三级过滤层(6)为HEPA和/或吸附异味颗粒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6其中之一所述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挂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底座、前面板、电离吸附组件、第一级过滤层、第三级过滤层、风机、电源和高压控制板;所述壳内部由隔板分隔成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所述壳体位于第二工作区的左右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工作区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级过滤层和电离吸附组件;所述前面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工作区对应出风口处设有卡槽,第三级过滤层设置在卡槽内;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风机,风机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风道密封板;所述风道密封板与容槽的底部形成风道,风道与壳体上的出风口对应连通;所述容槽的底部设有通孔,通孔与风机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过滤效果好。
【IPC分类】F24F1-02, F24F11-02, F24F13-28
【公开号】CN204555092
【申请号】CN201520216138
【发明人】陈盛, 郦东兵
【申请人】海柯蓝(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